分享

中医认为,手是健康第一预警机制

 观风云再起 2023-06-23 发布于浙江

  

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望诊观气色、观舌象已为人所知,但望诊还有手诊、耳诊、足诊等就很少人知道了,实际上,真正高明的医生,对于“手”的关注绝不下于“舌”!

倪海厦老师就对手高度重视,他在讲课时多次说过中医判定人体健康的诸多标准中,手是第一预警系统。

手与心

所谓“心手相连”,手是心支配的,手上有心经、心包经;手是四肢的末梢,最能反映心脏循环功能和气血通畅情况。

所以一个人的手是否四季温暖,直接反映出心脏射血功能强弱。人的心脏不断跳动,心能生火,心的热量主要传导到小肠,一小部分就传到手上,手冷就说明心脏的力量不够了,手冷就要高度重视了,如果还有手麻现象,往往是心脏病的前兆。

手冷脚冷的人就是中医说的“阳虚”体质,阳虚的人容易感受风邪、寒邪,也是最适合“桂枝汤”的人群——也叫“桂枝汤体质”,普遍表现为:不耐寒热,衣服稍穿多则汗出燥热难耐,稍穿 少则全身发凉湿冷;对风、冷、花粉等容易过敏,容易感冒鼻塞流涕,手脚易凉。

对于这种体质的人,食用桂枝汤就能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滋阴和阳,最主要能加强心脏的收缩功能,使手足温暖。

除了手的温度之外,中指是心包经经过的路线,中指主要反映心脏的症状。中指一般以圆长健壮为佳,指型直而不偏曲,大多心脏机能好,元气旺盛,精神饱满而少病。如果中指苍折细弱,提示心脏机能较差,造血功能欠佳。

手心处还有劳宫穴,是心脏的大补穴,能缓解疲劳。

手与肺

张景岳说:“经脉流动,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 足之所以能步,手之所以能摄,除靠肝血的濡养,心气的推动,还要靠肺的输布才能完成。

大拇指对应人体肺经,手掌上的大鱼际就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按揉鱼际能治咳喘。大鱼际的色泽、弹性反映出肺的情况。

医家最常用的“寸口”诊脉法就在手腕的桡动脉上。寸口脉属于手太阴肺经,张景岳云:“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一耳。”

寸口脉是肺脉气血最旺盛、经气流注最显著的部位,最能反映出肺的变化。

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肺脉为十二经脉之始终,全身经脉气血都要朝会于肺,然后在肺的宣降作用下,通过“百脉”将气血、津液、水谷精微运行到各脏腑器官。因此,五脏六腑的盛衰情况,必然会在肺脉上反映出来。脉象是诊病的最主要依据。

因此诊寸口脉可察知宗气、水谷精气、元气的变动情况,又可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动态,所以是诊脉的最理想部位,也是中医学重要的诊疗方法。故《素问·经脉别论》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手与肝

肝主筋,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筋失濡养,筋脉拘挛,手足曲伸无力,热病耗伤肝血,血不养筋,出现手足震颤、抽搐。

其中食指主要反映肝病症状,食指偏曲指间有漏缝、苍白瘦弱,容易劳累,萎靡不振,提示肝脏机能较差,易患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两侧露有青筋,提示肝脏排毒不畅,第二节可提示肝脏表面变化,指肚部位可提示双目视力状况。

另外手掌颜色如为黄色带红,被称为肝病掌,是慢性肝病的特征;手心发黄,全掌黄,是肝胆病症。手掌紫红色,被称为血瘀掌,代表肝气郁结。

肝之盛衰还可影响到指甲荣枯的变化。如肝血充盈则爪甲就坚韧、光泽、红润。肝血不足,则爪甲多薄而软,甚则苍白、干枯、变形而易脆裂。

甲印与健康

健康的甲印,要求双手十指指甲根处要有八个月牙,俗称小太阳。从拇指到无名指,月牙从大到小排列,小指可以没有。甲印大小从甲根向甲缘量起应在2mm左右(大拇指可到2—3mm,其余依次减少到2mm左右)。甲印边缘整齐、清晰,中部凸出显得饱满。此种甲印多见于身体健康者,说明气血冲和、脏腑阴阳相对平衡。

与正常甲印相比增大或缩小,或甲印的指数增多或减少,十指全有或全无等,都称为异常甲印。

如果月牙很少,甚至只有大拇指有,其它四指都没有,或者比较小,属于寒型甲印。这表示身体处于阳虚状态,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是阳气不能通达到四肢末端的表现。此种病人脏腑功能低下,导致寒邪入侵或自生。

如果月牙变大或有甲印的指数增多,均属热型甲印。热型甲印是体内阳气旺盛,脏腑功能强壮的表现。正常人甲印越大。说明身体素质越好(还当与身体其它情况相参)。在疾病情况下,则表示阳气偏盛,阴液相对不足,此为实证,或病久阳盛而致阴虚,证属虚实夹杂。与寒型甲印相比治疗容易见效。

总之,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本脏》所说:“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手能反映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故古人将手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是很有道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