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旱地雪狼 接上期:步兵为什么恨坦克?因为他们一出现,我们跟着就会遭到越军的炮击 ———————— ★ ———————— 2营的5连,在副营长周元生的带领下,正在攻打郭注山,他们打得比我们更鬼,也比我们更巧。 当他们接近敌人的阵地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静悄悄的看不到任何守军,就像是没人防守一样。周元生感觉这不是正常现象,郭注山左侧就是同谅公路,右后方是扣马山,这么重要的阵地怎么可能不设防?于是,他在命令炮兵准备的同时,要求步兵们分散在山脚隐蔽,然后命令士兵以冲锋号为令,听到冲锋号就一起高喊冲锋,并在原地用手中的各种武器向越军阵地射击,引诱越军走出坑道对我进行反击,从而达到引蛇出洞的目的。 果不其然,没过几分钟藏在坑道里的越军就沉不住气了,他们纷纷跳出来准备阻击我们,越军上当了。看到越军都跳了出来,周元生马上命令炮兵开炮。 就这样反复了两次之后,阵地上的越军已经被我们的炮火打的够呛了。 到了第三次攻击的时候,周元生在命令一部分士兵按照老套路一边打枪,一边大喊冲锋的时候,还派了马旭旺等几个战友利用地形隐蔽地往上摸,直到他们摸到距离敌前沿战壕十几米地方的时候才被越军发现,但这个时候越军再想逃跑已经来不及了,随着马旭旺他们一轮手榴弹的炸响,马旭旺他们冲进了敌人的战壕。 事后前线总指挥许世友对此大加称赞,他说:“这就是智慧,在军事上叫谋略,这个副营长会打巧仗。” ![]() 网络配图 我们攻下303高地后,大部队开始从303高地两侧向前运动,我们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3号和7号高地。8连的进攻3号高地,我们连进攻7号高地。 7号高地,也是敌军在扣马山西北侧的最后一个防御阵。 这时的雾越来越大,进入扣马山一带的山林后,到处都是密林。再加上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50米。我们在林子里根本找不到扣马山主峰,甚至连扣马山主峰的方向都找不到了。 2营的遭遇和我们一样,也迷失了方向。 后来,师指挥所想了个让炮兵往扣马山顶打燃烧弹的主意,用燃烧弹给我们指引方向。可能是天气情况太差,浓雾和雨水把火光遮挡的严严实实的,我们还是看不见。实在没办法,于是师指挥所再次通知我们,炮兵将会向扣马山顶进行急速射击,让我们朝着炮火最猛烈的方向攻击。 最终,我们又找到了攻击的方向。 这时,连里命令我们排在7号高地的东北方向对高地发起攻击,必须在扣马山总攻前攻占该高地。当我们正要进入攻击出发阵地时,我们团的胡副团长带着团里的侦察排来到我们连。而且,侦察排里有几个战友还是战前和我们一起前出越南捕俘的熟人。胡副团长重重拍了我的肩膀一下,只说了两个字——“小心”。接着他让警卫员从挎包里拿出两个橘子递到了我的手里,啥话也没说。但我们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出发前,我们几个就把那两个橘子分了,在场的士兵每人一小块。 临别前,我对侦查排的那几个熟悉的战友说:“如果我牺牲了,麻烦兄弟们替我回家看看我的父母,他们只有我这一个儿子。”说完这句话后,我们就出发了。 仗打到了这个份上,我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攻打7号高地时,我们大家按照事先的约定,当我们的炮火开始延伸的时候,我们就用手榴弹压制战壕里的越军,尽量让他们不敢抬头,给我们接近敌战壕争取时间。当我们进入越军阵地时,发现越军正猫着腰分别从三个从坑道里往外冲,于是我们一轮冲锋枪过去,把那三个坑道的洞口封死了。同时,也不管洞里还有多少越军,直接把手榴弹和炸药包一起往洞里猛轰,直到把那几个坑道口都给炸塌了为止。 我们刚刚占领了山头不久,敌人报复的炮火就打了过来。好家伙,这一顿猛烈的炮火足足轰了我们5分钟,耳朵根子被炸的生疼。幸好命不该绝,我们又活着回来了。 事后,我们总结这么几条经验:攻打敌人的阵地,首先要合理利用我们的炮火准备,要在炮火准备的有限时间内尽量接近敌人,当我们的炮火开始延伸时,只利用三分之一的兵力继续冲锋,其他战友则继续用手榴弹压制敌人。只要爆炸声不断,越军就不敢冒头,这样就可以拖延越军从坑道里出来的时间,让冲锋的战友在最短时间内突破敌人的防线。在冲进敌军阵地的瞬间,用火力封锁坑道内越军藏匿的洞口。只要封住了洞口,这个阵地基本上就算拿下了。当然,兵力太少的时候有时很难控制局面。因此,其他的战友也必须也尽快冲上去。 成功的关键有两点:首先是要相信我们炮兵射击的精度,其次就是要相信战友们投弹位置的准确度。还好,这些能力本来就是我们平时训练的重点。 ![]() 网络配图 我们连的运气一直都比较好,没碰上什么太难啃的硬骨头,伤亡也不是很大。也许这就是我们平时努力训练的结果吧。通过实战,我们终于相信”平时训练多流汗,战时才可少流血”这句前辈留下的至理名言了。 由于我们这个方向的地形相对有利,而且敌人的防守也相对薄弱,因此我们的进攻展开的比较顺利,但488团3连那边的417高地和487团2连的536高地就不同了。那里的地形对我进攻部队非常不利,因此,他们打得非常惨烈。 417高地在扣马山东南方向,位于扣马山前沿,上可支援扣马山,下可控制同登到谅山的铁路和公路。 山并不高,但要接近417高地必须横穿公路和铁路,期间还有一片几百米宽的水稻田和开阔地。高地上驻有越军的一个步兵连,一个85加农炮连和一个营指挥所。当时,3连进攻巴罗高地的战役中,连长和指导员就先后负伤撤了下来。下午在进攻417高地时,继任连长和第三任连长又在通过水稻田和开阔地时同时负伤,第二任指导员在攻打417高地的时候也身负重伤被迫撤了下来。紧接着,在向417高地进攻的战斗中,连里的三名排长和跟随作战的副营长也都相续负伤。 连队失去了指挥员,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情况十分危急,在这个紧要关头,团里配属给3连执行通讯任务的步谈机员陈日升挺身而出,他拿起指导员的手枪,主动挑起了指挥重担。 他一边用步谈机和营部联系报告战况,一边带领战士向417高地进攻。在进攻中,他身中数弹情况下仍然带来战友们对417高地进行了三次冲锋,在拿下阵地的最后时刻,由于失血过多而壮烈牺牲。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一个步兵连,一天之内伤亡3任连长,2任指导员,3个排长和一位跟随作战的副营长,仍然能够保持士气,继续攻击敌人阵地,并且最后攻下敌人的阵地。 这是一群多么壮烈的勇士。 这是一支多么英勇顽强的部队。 对扣马山主峰阵地的总攻开始了。师里的7个炮兵营同时向扣马山主峰阵地实施火力急袭。炮火把整个天空都炸成了橘红色,地动山裂…… ![]() 我军炮兵阵地 对于越军来说,失去了扣马山阵地的那一刻,就等于同时宣布了谅山的失守。当我们登上扣马山顶峰时,我看到了另一边的谅山。 谅山以南,就是一马平川的越北平原。越南人在越北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我们踩在了脚下。 25 摧枯拉朽克谅山 1979年3月1日9时30分,我们的300门大炮再次昂首列阵,愤怒的炮口直指越南首都的北大门——谅山。 163师仍然担任主要方向的攻击任务。 489团主力在536高地以东展开,沿坤来方向进攻谅山大桥。同时沿同谅铁路西侧向谅山北市区攻击;488团主力负责夺取谅山市奇穷河大桥。488团和489团再一次并肩作战,突击并进。 当天黄昏,489团首先攻入了商业厅和谅山市火车站。但是攻击大石山和小石山的1营和2营的进攻却严重受阻。因为,石山阵地的前沿有一片800米长的开阔地,刚好是我们攻击的必经之道。越军在阵地周围布置了坦克、高射炮等重武器。处在石山半山腰的石洞和石缝里也都布置了轻、重机枪。山顶上还放了高射机枪,火力之猛烈难以想象。 整个一个下午,我军的多次进攻都都失败了。 傍晚,1营在大小石山的北面发现了一条水沟,可以隐蔽的接近敌人阵地。于是,趁着夜黑,1连2排长的排长何水木带着一个排,顺着水沟摸到小石山下,在敌人鼻子底下的一条一米多深的水沟里潜伏了下来。 黎明时分,他们便向敌人阵地发动了猛烈的突然袭击。 同时,2连乘机也冲进了敌人的阵地,全营官兵一鼓作气,连续攻占了越军在小石山前沿的5个阵地,并拿下了三清洞疗养院和小石山西北侧的机械厂,击毁越军的装甲车和运兵车各一辆。 这个2排长何水木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早在同登战役时,他就曾孤身一人抵进敌人的前沿阵地不足200米的距离,半自动步枪的一个快速射击,击毙了越军的一个敌重机枪手和4个副射手。当从4名越军从隐蔽部出来人企图接近重机枪时,何水木抬手又是几枪,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仅用了11发子弹就击毙7名越军,为我军的进攻部队扫清了障碍。后来,何水木带领着他们排又巧妙的打了越军援兵车队的一个埋伏,一战消灭了20多个越军。战后,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 拿下了小石山,接着就是大石山和三清洞。 二清洞和三清洞里的越军都被堵在洞里。这两个洞是天然的大溶洞。越军把它们加固成防御堡垒,一方面用来藏兵,一方面用作军火库,溶洞可以直接通往石山上面的溶洞。 又是一个同登法国炮台式的大溶洞堡垒。 但我们的士兵们也已今非昔比。同登一役,我们已经变成打洞专家了。不管他三七二十一,首先用82无后座力炮、火箭筒和各种轻重武器压住敌人。喷火兵来了,二话不说,先给他们来一顿烤鸭。接着,工兵再用炸药来一个地动山摇。干干净净,连清点敌尸的活都省了。 哪有时间抓俘虏啊! -------------------- 未完 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