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董凤琴|夏天那些好玩的事儿

 新锐散文 2023-06-23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夏天那些好玩的事儿

冬日的村庄是枯瘦的,裸露着的土地干巴巴的,脱光了叶子的树干瘦骨嶙峋,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只能在院子里玩踢毽子,夏天来了,村庄一下子就丰润起来了,从外村走过来,你都看不见村里的房屋,那真是孟浩然笔下的绿树村边合啊,孩子们在绿色村庄内外里跑着耍着......
我的童年是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那时侯夏天雨水特别多,雨水把村外边的小河小沟都涨饱了,小河小沟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甜瓜菜瓜,吃不了卖它!”随着喊声,孩子们象地里的瓜一样一个又一个扑通扑通地跳进河里,跳到河里的瓜们在水里乱扑腾,大一点的孩子在弟弟妹妹面前炫一把泳姿,不会的就在水里学狗刨,玩到高兴处就开始打水仗,水花儿淹没了小朋友的脸,孩子多时你根本就不知道谁向你开枪,有调皮的蹲在水里拉住对方的腿,扑哧一声俩个人就一起扎猛子进到水里了,不知不觉里就学会了游泳,这种技艺保留到现在,记得在京城的游泳馆里游,一位热心的泳者发现我游泳不标准,别人是一次一换气,我却是两次一换气,他就教我正确的方法,虚心听讲的我进到水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用正确的方法却差点淹着,于是不得不换回“甜瓜菜瓜,吃不了卖它!”教会的办法,盐碱地给予的童子功是不能丢的(笑)。

雨水养鱼啊,最好玩的就是几个小朋友摸鱼,一个孩子看见河沟里有鱼,几个孩子就一起上,在河沟里堵住那段儿有鱼的水,用家里的破碗没有碗的就用两只小手往外淘水,等水少了鱼就露出来了,几只小手在泥巴里摸,泥巴是滑的,小鱼是滑的,抓住一条小鱼很不容易,有时是一双小手抓住,有时是四只小手一起按住,最着急的是眼看着要到手的鱼给滑走了,孩子们在摸鱼中培养了团队精神,晚上村子里不少人家的院子里飘出了贴饼子熬小鱼的香味儿。
小满前后,麦粒饱胀了,大麦熟开花了,花朵大多是粉红色的,一串一串开在杆上,小姑娘总爱掐一朵捏在手心里把玩一会儿,你给我戴上一朵,我给你别上一支 ,美美打扮着自己,村里的花可多了,与大麦熟不一样他们都是实用型的,大朵大朵的是黄色的倭瓜花,记得我家小院里沿着墙根儿种了十来根儿倭瓜,瓜秧快爬上墙头时一朵朵的倭瓜花就登场了,先是在枝蔓上长出一个缩着口的象小钟表似的花朵儿,淡绿色花苞上“镶”着几条淡黄色细丝,当你去干别的事时它就慢慢地张开了花瓣儿,明黄色的花朵儿象只酒杯,斟满了阳光,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蹲在倭瓜花前看看它,嗅嗅它的气味,农家孩子更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怎么也舍不得摘下这能结个大倭瓜的花啊,要说倭瓜开花是热烈的,那一架的丝瓜开花却是羞答答的,好似娇羞的姑娘,天亮时人们起来干活儿时丝瓜花就捂住了灿烂的笑容,太阳快要落山了,人们快要收工了,这小小的丝瓜花张开了花瓣儿,星光下,走到丝瓜花前摸一摸那花瓣儿上的细粉,心里想着何时这美丽的花朵儿才能结成那长长的翠绿丝瓜啊,好像闻到了母亲做的丝瓜炖鲫鱼的清香,紫色的茄子花象一朵朵小喇叭,它好似在说,别看咱朵儿小,可咱结的果儿大,孩子们看着这些能结果的花朵儿心里总有些期待,自然也就舍不得折花了。田野里盛开着野花,有淡粉色的打碗花,细细的叶子上一开就是三五朵儿,折下来插在头的右边,暗绿色的紫花地丁开着紫色花朵儿,折下来插在头的左边,马齿苋开着小星星的淡黄色花朵儿,咱也折下来插在头上,插满野花的小姑娘美哒哒地走在田埂上好似个小喜神。

也傍桑荫学种瓜,农村孩子的娱乐是和劳动连在一起的,大人们收割完麦子后,孩子们就成了捡麦穗儿的主力军了,家家孩子们都比着谁起早,带着露水孩子们在一垄一垄的麦茬地里低着头捡麦穗儿,捡好一把就捆起来放在筐里,一边捡一边唱着歌儿,劳动着快乐着。夏天还是割草的季节,弯弯草、热草割下来后鲜草一部分交生产队喂牲口,一部分留给自己家的羊吃,还要留下一部分晒干后码成草垛留给冬天的羊儿吃,家门口的草垛告诉着谁家的日子旺,家家的孩子们都拼命地割草,记得一次小伙伴们都背着筐子回家了,而这时我又发现一片茂盛的草,啥也顾不上了只听见镰刀刷刷地的声音,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时,娘在村口等到了一堆移动的草垛,娘一下子就抱住了我,割草的活儿累可也挡不住孩子们的玩心,揪一根儿热草,抽出芯儿剥掉外皮放在嘴边就成了一个土笛子,吹个东方红,学几声小鸟叫,太爽了。夏天还是捉迷藏的好时候,玉米地象一片绿洲,高高的大杨树,矮矮的灌木林都是藏身的好地方,看一场电影《渡江侦察记》第二天就在田野里摆战场,从柳树上折下枝条做一个圆圈戴在头上,端着一个木棍子就到那玉米地里、灌木丛中抓个舌头,找也找不到啊,原来人家蹲在大杨树上偷偷瞭望呢。
夏天还是解馋的时候,我们村附近有一个空军飞机场,飞机场的家属院北门有一个军人服务社,这军人服务社也对村里人开放,到了夏天,村里的孩子们喜欢到军人服务社买冰棍儿吃,娘心疼孩子就掏出几毛钱给娃娃解解馋,紧攥着娘给的“银子”手里端着个大搪瓷缸子,一溜儿小跑赶到军人服务社,记得那时的冰棍儿大约2分钱一根儿,端着满满一缸子冰棍儿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回家,明知娘胃不太好可总是把心里认为最好的那根儿递给娘,娘总是又把它放在我手里,好想那些我们一家人围着缸子吃冰棍儿的夏天啊。其实甜蜜蜜的东西在夏天的农村太多了,树上结着大大的蜜桃、地里趴着一个个圆溜溜的大西瓜,摘桃的时候孩子们成了大人的跟屁虫,大桃放进筐里了树上剩下的桃子成了孩子们的战利品,这时侯就看出来谁最会爬树啦,地里西瓜是孩子们的念想儿,有调皮的孩子趁看瓜的大人不在就偷偷溜进瓜地摘它一个,几个望风的孩子就成了吃瓜群众。
绿油油的夏天是村庄的,更是孩子们的。


作者简介:董凤琴,出生在华北平原一个飘着枣花清香的小村庄,16岁参军,喜爱写作,多年来在北京晚报、家庭育儿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多篇,热爱生活的她,喜欢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感悟美,享受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