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世友说自己不是当总参谋长的料,推荐了两个人,他们就合适吗?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6-23 发布于江苏

1967年,许世友进京,上了天安门,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和许世友谈了很久。消息传了出去,很快有就有各种传言。有人甚至说,中央要任命许世友当总参谋长了。

图片

这也不是空穴来风。罗瑞卿之后,尚没有任命正式的总参谋长,杨成武只是暂时代理总参谋长的职务。许世友是毛主席的爱将,是久负盛名的开国上将,他当总参谋长,有什么不可以呢?

许世友本人听到了这个传说,很不以为然地说,让我当总参谋长,我宁可跳长江。许世友很有自知之明,他是一个猛张飞的角色,文化水平不高,适合为国镇守一方,根本不可能坐镇中枢,执掌总参谋部。

自己不合适,许世友推荐了两个人,说他们都很年轻有为,都可以干。许世友推荐的两个人都是谁呢?他们真的就适合当总参谋长吗?

一位是皮定均,安徽金寨人,和许世友一样,来自于大别山区,也同为红四方面军的将领。相对于老将许世友来说,皮定均是个年轻的少壮派,当时只有53岁,正是年富力强。

皮定均在福州军区担任了好几年的副司令员,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作为中原突围的英雄,皮定均深受毛主席器重,是毛主席的爱将。许世友知道,毛主席很信任皮定均。

图片

1955年评定军衔,皮定均拟定的是少将,毛主席大笔一挥,皮定均前进一步,成为开国中将。

1969年,皮定均和许世友一样,也走上了大军区司令员的领导岗位。他直到1976年去世,也没有当上总参谋长,而是一直在地方担任大军区司令员。

另一位是开国中将秦基伟,湖北红安人,也是大别山走出来的将军,红四方面军的。从1957年开始,秦基伟就走上大军区司令员的领导岗位,一直在昆明军区担任司令员。

到1967年,秦基伟刚好也是53岁,年富力强,他已经在地方上历练了那么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许世友认为,他也可以进京担任总参谋长。

遗憾的是,秦基伟并没有担任这一职务,他后来又到成都军区继续当司令员,最后又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88年,秦基伟担任了国防部长,而没有担任总参谋长。

许世友推荐的这两个人,都没有当上总参谋长。为什么呢?

图片

其一,他们都是大别山的将领,大别山的将领普遍文化水平不够高,十几岁的孩子就拿起刀枪跟着红军干革命了,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习文化知识。总参谋长要处理大量的文件,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其二,从许世友,到皮定均,再到秦基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冲锋陷阵的猛将,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很少做政委和参谋长之类的工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们最应该发挥所长,去为国镇守边疆,震慑敌人,而不是坐镇总参谋部,给军委领导当高参。

其三,还要从他们的出身说起。皮定均和秦基伟,包括许世友,都是红四方面军将领。新中国成立后,只有一位红四方面军将领担任了总参谋长,他就是总指挥徐向前元帅。

其他的总参谋长,一般都由中央红军的将领的担任,比如黄克诚,比如罗瑞卿,比如黄永胜,包括后来的杨得志,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是历史传统,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不但许世友不可能当上总参谋长,他推荐的皮定均和秦基伟都不可能担任总参谋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