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理视角重新认识中国(上)

 闰木 2023-06-23 发布于四川
正文共8350字
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图片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星球研究所出版的《这里是中国》及其公众号相关资料、张兰生所著《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和B站UP主“地缘志”相关视频。

我们从小就学习地理和历史。

地理课本告诉我们,祖国的陆地版图是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其中有的省区像振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则像温润可爱的玉兔。

历史课本教会我们,古代的王朝顺序可以这样记,“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当年总觉得这些地理和历史的知识琐碎而枯燥,但当我们离开校园,开始走南闯北,路过一座座课本里的城市,目睹一处处历史中的遗迹,才惊奇的发现,一国之内竟有如此姿态万千的自然风貌,竟有如此南腔北调的人文风俗,竟有如此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竟有如此海乃百川的多元文化。

图片


随着对祖国了解的愈加深入,我对地理历史的兴致也愈加浓厚,也让我对脑海中原本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感到愈加困惑起来。

苏南与苏北、皖南与皖北、陕北关中与汉中,这些同在一省之内的地方,却有迥乎不同的风土人情,让你很难用某某省人去简单概括他们的共性特点。

同样的,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分裂动荡的时代,匈奴、东胡、氐羌、百越这些曾经的蛮夷之族,究竟应该摆在中华民族历史序列的哪个位置,也时常让人一头雾水。

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当年学业不精,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点早都还给老师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抑或许是我们所学的本就是沧海一粟,只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高度凝练化、静态单维度的学科知识,在真实的世界中,地理与历史都是充满细节而又不断变化的。

因此,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中国,就需要多花点精力,从更加多元的维度和更多具体的细节中,重新认识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

只有当你站在地球自然演变过程和世界文明发展的视角上去重新审视,才更有可能探寻和发现“”曾经历过的与众不同的空间与时间。只有当你深刻掌握了中国地理格局的演化历程和历史文明的传承脉络,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应该向哪里去”,才更有可能真正建立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这篇学习笔记,先把视角聚焦在“地理因素对文化塑造的影响”,以地理学的视角观察中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区域,从地球地质运动入手,描述大自然这个“上帝之手”是如何塑造出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并赋予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从深刻影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缘政治。关于人的因素放到以后的“历史视角”笔记中再展开。

当然,一篇小小的笔记不可能涵盖中国的地大物博,而只能是拼凑出一副方位模糊、坐标潦草的藏宝图,希望能激发出你的好奇和动力,去开启属于自己的中华文明探索之旅。

01
碰撞出来的地理大格局

 

如果俯瞰我们的中华大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分布。地球上的五种主要地貌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在我国都有大面积的分布,如此大的地形梯度变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罕见的。丰富多变的地形带来了多元融合的文化,也孕育了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

 

图片

那么,这种独特的自然地貌又是如何形成的?

 

在上古传说中,共工氏怒撞不周山,擎天巨柱折断,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于是江湖之水皆向东流。

 

这个神话很形象地给了古人一个浪漫的解释,但是背后真正的科学道理却是近百年来才逐渐浮出水面,而直到今天也依然在不断争论完善中。

按照目前比较主流的板块构造假说,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都漂浮在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上。

每个板块中都包含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当两个大陆地壳发生碰撞时,就会挤压形成巨大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当陆壳和洋壳相遇,更薄的洋壳会插入较厚的陆壳下方,被高温地幔熔化,同时形成巨大的海沟,称之为消亡边界

而在另一些陆壳边缘或洋壳边缘,会发生拉伸张裂,形成裂谷(比如非洲大裂谷)和新的海洋(比如红海),这时地幔中的岩浆从裂口中涌出,形成新的地壳,成为生长边界。地球的表面就在这样持续的地质运动中不断塑造着形貌。

图片

依照这套理论,中华大地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连连看”和板块运动“拼拼乐”,才构成了今天的宏大格局。

地球诞生之初,还是一个炽热的大火球,历经了冥古宙(寓意“地狱”,46亿年到38亿年前,到处是火山喷发、熔岩流淌)、太古宙(寓意“最初的生命”,约38亿年到25亿年前,原始海洋和单细胞动物出现)漫长历史时期的逐渐冷却,才形成了原始稳定的陆地,被学者称之为“克拉通”

中国陆地上就包含很多古老的克拉通,比较大的有塔里木陆块、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块(或称华南陆块)。其中华北克拉通形成的历史最为悠久,在迁西和鞍山等地发现的岩石年龄甚至可以追溯到地球上最早开始形成地壳的38亿年前。

图片

不过这些构成中国的古老地块在形成之初,可不是像今天这样整齐排列在北半球现在的位置,而是孤独的飘零在南半球的原始大洋上。

图片
        点击放大观看古老板块的漂流史诗

在经历了元古宙(寓意“早期的生命”,25亿年到5.7亿年前,有氧大气和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初步孕育拼合,当地球进入显生宙时(寓意“看得见的生命”,5.7亿年前至今,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标志),中国陆地的“拼图大戏”才真正上演,而这个特别的故事可以简单概况为三幕剧(实际的地质运动极为复杂,仅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地质运动)。

第一幕(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海西运动”中,华北板块和塔里木陆块率先拼接到西伯利亚古陆上,使秦岭以北的中国北方连成统一的大陆,形成了“南海北陆”的格局。

第二幕(中生代,恐龙称霸世界的时代),“印支运动”使南方的扬子陆块等陆续拼接到华北大陆上,碰撞出了秦岭造山带,约四分之三的中国大陆完成了拼接。

紧接着,“燕山运动”塑造了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等中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其东侧的松辽、华北、江汉等一系列盆地,此时的中国只剩下湘西和藏南还是一片海洋。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进行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在珠峰上发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海洋生物“鱼龙”的化石。

图片


第三幕(新生代,恐龙灭绝后至今的哺乳动物时代),在“喜马拉雅运动”中,从南半球长途跋涉而来的印度板块以巨大的速度撞上中国西南部,使青藏高原迅速隆起。

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进一步向外挤压出天山山脉、横断山脉,堆起了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为中国三级阶梯地形的塑造“一锤定音”,至此我们的中国完成了“建土大业”。

图片

“喜马拉雅运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塑造了中国的地形,更颠覆和重构了东亚地区的地理气候格局。

在地球的表面,由于受热不均一般会形成行星风系。按正常的规律,位于北纬30°附近的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往往都是沙漠戈壁,比如撒哈拉大沙漠。

但是,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的隆起,彻底改变了中国周边地区的气候规律。面积巨大的高原顶部,由于比周边地区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导致大气受热抬升,如同一台超级抽风机,从四周的海洋中抽取暖湿空气,形成了东南季风带,让中国原本应是沙漠的地带变成了烟雨江南。

图片

不过,作为大自然的一种平衡,青藏高原挡住了南方印度洋水汽的北上,让西北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旱,同时也挡住了西北风的南下,从而转向东方,吹出了太行山前的黄土高原。

同时,青藏高原的“高处不胜寒”也塑造了无数冰川和湖泊,成为中国大陆的超级供水塔,孕育出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黄河与长江一路东去,冲积形成了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孵化出最早的农耕文明。

正因为青藏高原这一系列扭转乾坤的神力,故而能与北极、南极并列,成为世界“第三极”。中华大地是喜马拉雅运动碰撞出来的地理大格局,中华文明也是几千年来不同地理文化区相互交融碰撞出来的历史大文章。

02
山河塑造的地理文化区

 

通过上述对地质演化历程的快进式扫描,我们可以对祖国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古代先民在这片多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受高山大川等自然地形阻隔,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聚居区。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以及伴随而来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得当地的居民选择了农耕、放牧、渔猎等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文化,最终形成了特定的地理文化区

图片


从秦朝到宋朝,大统的中原王朝大体上也依照上述“随山川形便”的原则,来划分行政区域,以便于统治管理。

但是到了元朝,出于防范地方割据叛乱的目的,有意打乱了自然边界,形成“犬牙交错”的地理格局。再经历后代不同历史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的省区边界。

即便如此,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地理文化区,还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习惯,更有文化观念上的认同感,所以才会出现同省不如临省亲的有趣现象。

因此,本篇着重从地理文化区的角度,而不是行政区域的角度来观察中国,描述三级阶梯上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风貌,以及他们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筑起中华文明的生命舞台。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以辽阔广袤的地域和卓然屹立的高耸,独自支撑起第一阶梯,从行政区域上主要对应着西藏和青海。根据地形的差异,青藏高原还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的地理单元。

图片

藏北高原
,位于青藏高原西
北部的冈底斯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海拔平均在4500米左右。这里空气稀薄、人烟罕至,却拥有众多“刺破青天锷未残”的雄伟雪山和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

严苛而纯净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先民们对“神山圣湖”的精神寄托,也孕育了西藏最古老的本土宗教雍仲苯教和雄踞阿里的古象雄王国,成为藏文化的滥觞之地。

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沿河谷低地深入高原,使这里的林芝、山南地区成为盛产青稞的“西藏小江南”,为唐朝时期藏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各部,建立吐蕃王朝,使青藏高原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力量。融合了汉传佛教、印度佛教与本土苯教的藏传佛教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广泛传播到高原内外,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的政治格局。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是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这里原本是一片海洋,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转变为水草丰美的高原湖泊,后来湖水逐渐干涸,留下了丰富的盐矿和石油、铅锌、硼砂等矿产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第二阶梯 三大高原与三大盆地


走下高原,我们来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第二阶梯。

图片

第二阶梯上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就是闻名世界的黄土高原。

这堆积了地球上70%的黄土,平均厚度可达50米至80米,最厚的地方超过250米。它的形成贯穿了200多万年前开始的新生代第四纪。

随着黄土高原所在地块不断隆起,在干冷气候条件下,不停吹拂了200万年的西北风,裹挟着西部沙漠和戈壁的沙尘一路东行,在太行山西侧沉积出这片“黄沙厚土”。

图片
黄土质地疏松,很容易被流水冲刷侵蚀,形成平坦的“”,长条状的“”和馒头状“”,从而共同构成了千沟万壑、崎岖难行的 “黄土地貌”。

图片

但黄土疏松的结构易于耕种,土壤肥力优渥,也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孕育出关中、山西等重要地理文化区。

黄土高原的南端,便是“关中地区”

这里位于潼关、散关、武关、萧关的“四关”之中,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

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关中的南北两侧隆起,中间沿断层下降,形成了地堑式构造平原。

渭河及其支流流淌其中,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水文格局,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厚达千米,塑造了“八百里秦川”的优质土壤。

图片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之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让这片土地主宰了“半部中国史”。

从五千年华夏文明起点的半坡遗址,到十三朝古都“西安”,关中这片风水宝地见证了中华文明孕育成熟的过程,也始终紧扣中华文化发展的脉搏。

陕西有句老话,十分生动地概括这个区域的地理文化特征: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有放辣子嘟嘟囔囔。

关中平原的南部屏障
秦岭,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造山带,是地球“洪荒之力”将华北与华南板块连接在一起时留下的巨大“焊缝”,也是地理意义上中国大陆基底统一的标志。

秦岭的兀立高耸,使得西北风沙无法南下,东南暖湿气流难于北上,从此第二阶梯上的风景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泾渭分明。一山之隔,也形成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不同的人文风俗和性格反差。

而秦岭独特的地理交汇位置也成为庇佑珍稀动植物的生命方舟,以及先贤圣哲探索人类命运的终南秘境。

如果说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是曾经主宰王朝命运的舞台中央,那么秦岭之南的“巴蜀地区”则是始终运筹帷幄的战略后方。

“巴蜀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岭和巫山四围怀抱之中的四川盆地,主要对应四川东部和重庆。

四川盆地的地形,是以雅安、广元、万州、叙永为顶角的长方形,因此也被称为“信封盆地”。但在我看来,这个的形状更像是蒙古人的皮囊酒壶,开口恰好设在三峡,将天府之国的美酒佳酿倒入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片


“印支运动”使四川盆地从海洋中隆起,成为湖盆,其中堆积的紫红色砂、页岩风化剥蚀形成红色土,因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而成为南方最肥沃的土地之一,因此四川盆地也被称为“赤色盆地”。

温暖湿润的环境让四川盆地在上古时期就诞生了辉煌的古蜀文明,再加上李冰修建都江堰治水的伟大功绩,这里很早就成为了衣食无忧的天府之国,也成就了巴蜀人安逸随性、享受生活的性格特点。故古语云:“老不出川,少不入蜀”。

如此丰腴之地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所,从秦朝起,就有“得巴蜀者得天下”之说。但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险过百牢关”的三峡,却天然隔断了四川盆地与中原核心区的联系,使得这里易守难攻,利于割据一方。

所以在元朝统治四川后,便将秦岭以南的汉中盆地划归陕西管理,形成了今天陕西地跨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三个不同地形区域的省份,也使四川失去了北方秦岭的天然屏障,可以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继续向南便是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西部衔接横断山脉,向北俯瞰四川盆地,东临湘鄂,南到边境,主要对应云南、贵州两省。

图片

关于这片土地最形象的概括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虽然与黄土高原同样是崎岖的地形,但是却源自于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这里在中生代时也是大洋海底,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后来随地壳运动抬升成陆。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可溶性的石灰岩被流水溶蚀,逐步形成了以石林、溶洞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

云贵高原90%以上都是山地和丘陵,人们只能生活在山间的狭小平地
坝子。同时高耸的地形导致南北冷热空气在此相会滞留,形成准静止锋,带来长时间的阴雨连绵。

这里虽然在汉代就已经纳入中央版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带。其中云南的自然条件相对更为优越,彝族、白族等民族在滇池、洱海之畔建立了南诏、大理等政权,成为云贵高原的统治核心。

而贵州受山水阻隔,开发较晚,历史上除了被人戏谑的夜郎国,一直比较默默无闻,直到明朝才开始作为联系云南的交通要道逐渐打通,缓慢发展。

近代以来,云南作为辐射东南亚的桥头堡,开始发挥出重要的战略价值,从清末的陆军讲武堂到抗战时的滇缅通道,偏远的云南成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砝码。

而进入新世纪,贵州才真正开始崭露头角,以北盘江大桥为代表的数座大桥飞架,使得天堑变通途,打破了发展的瓶颈,改变了贵州长期落后的面貌。贵州也因为凉爽的气候成为网红避暑胜地,也是“东数西算”大数据中心青睐的黄金宝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云贵高原西侧,川、藏、滇交界处的横断山脉。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中,挤压到东部坚硬的四川盆地陆块,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世界上挤压最紧、压缩最窄的复合造山带,锻造了横断山“七脉六江”的绝世风光。

极限挤压也让这里成为中国地质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在此处修建的大瑞铁路其中一段133公里的路线,用了14年时间才全部贯通。

图片


黄土高原的西侧,是著名的“河西走廊”

这个夹在内蒙古高原西侧荒漠与祁连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王朝维系对西域控制的重要“脐带”,而之所以能存在这样一条地理大通道,还要感谢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雪水化作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河流,在荒漠之中浇灌出酒泉、张掖、武威等一连串绿洲城市。

作为中国高寒区与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分界线,祁连山也以其独特的生态屏障作用,成为最早一批国家公园试点区。

图片

河西走廊不仅是军事战略要道,更是东西文化交汇的重要桥梁。

在河西走廊的东端,有距今8000年历史的天水大地湾文化,这里出土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同时也是传说中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从西域甚至更广阔西方世界传来的艺术和宗教,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量,也让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长廊。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河西走廊就是“西域”。

西域这一叫法,最早源自于汉代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这里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大”,包揽了中国最大省区——新疆自治区(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中国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巴音郭楞州,中国最大的县——若羌县(面积约等于江浙两省的总和),所以确实是没法包邮的。

图片

成就西域之大的原因是其独特的地形。在青藏高原隆起的外力挤压下,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向上抬升,而夹在其间的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断裂下沉,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奇妙组合。

这里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也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四周被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天山阻隔,大洋水汽难以抵达,于是在两大盆地中央形成了中国面积最大和第二大的沙漠。但是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打开一扇窗,这里与柴达木盆地一样,都是资源丰富的聚宝盆,也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

虽然西域地区沙漠广布,但是四周高山积雪融水滋润了如珍珠般散落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为人类创造了生存的空间。西汉以来就有40多个不同的民族在此建立国家,串联起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陆上丝绸之路,也奠定了新疆多民族的特色文化。

图片
        点击放大观看西域的传奇古国

由于西域具有联通欧亚的战略位置,也是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西北门户,控制西域是始终是中原王朝平定天下的重要战略选择。汉朝驱逐匈奴,清朝平定准格尔部,每当中原王朝强盛时,都力求将西域纳入管辖范围。

黄土高原的北侧,是位于内蒙古高原上的“塞北地区”。

塞北,即边塞之北,一般是指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广大地区,以戈壁大沙漠为界又可分为漠北、漠南两部分。

漠北地区大致对应今天的蒙古国境内,是匈奴、东胡、契丹、女真、蒙古等强悍游牧民族的发源地。

漠南大致对应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这里大部分时间受中原王朝控制,或者由接受羁縻政策(中原王朝通过军事政治和经济利益加以笼络)的少数民族占据。

图片

内蒙古高原最大的特点是十分平坦。长期的风化、流水等剥蚀作用,使原本起伏不平的地表趋于准平原化。这里虽然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但因为靠近黄河,有充足的地下水源补给,形成了约占高原面积80%的茫茫大草原。

塞北地区既为游牧民族提供了丰美的水草资源,也为他们南下劫掠中原提供了宽阔的通道。历史上,每当遭遇小冰期,农业减产,中原实力下降,草原民族在水草不足的压力下,便伺机从内蒙古高原俯冲而下,在呈半月形铺展的开阔地带上对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形成巨大的压力。

图片

为了抵御塞北游牧民族的侵扰,历代中原王朝都在边塞地区不断修筑长城。长城的走向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平行,也是适宜农耕地区与游牧草原的分界线。

在长城附近的边塞前沿阵地上,还有一块特殊的“塞上江南”,因位于黄河岸边、形状像套马的绳索,故称“河套平原”。

古语云,黄河百害,为富一套。这里由于阴山、贺兰山、大青山等高山阻拦了西北的风沙,在黄河水的滋养下,形成了后套(巴彦淖尔)、前套(包头、呼和浩特)、西套(银川)三块重要的良田沃土,为中原立足边塞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基础。

图片

在汉唐等强盛王朝时,占据河套平原,控制范围便会推到阴山以外,可谓“不叫胡马度阴山”;而在宋朝等弱势王朝时,丢失了河套平原,只能退缩到榆林的长城沿线,心心念“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黄土高原的东侧是“三晋大地”。

这里西靠黄河,东倚太行,被称为“表里山河”。漫长的地质运动塑造了吕梁山和太行山的东西屏障,也让山西成为煤炭资源的宝库。在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山西正好位于滨海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大型植物死亡后迅速被沙滩掩埋,不易剥离氧化,最终形成了大厚度带的优质煤矿。

历史上,山西一直是重要的战略枢纽,向西渡过黄河可取关中,向南进逼可夺中原,向东经“太行八陉”可达河北,向北守住大同可拒外族。由于外有山河为屏,内部是如同多层笼屉般相互独立的盆地,让山西成为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在无数次战乱纷争中得以存续,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 “地上文物博物馆”。

图片

受篇幅所限,关于第二阶梯的描述暂时告一段落,下一篇笔记中将继续走下高原,走进平坦开阔的第三阶梯,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