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理视角重新认识中国(下)

 闰木 2023-06-2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星球研究所出版的《这里是中国》及其公众号相关资料、张兰生所著《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和B站UP主“地缘志”相关视频。

书接上回,在饱览过第二阶梯别具一格的人文地理风貌之后,让我们走下高原,来到平均海拔500米以下的第三阶梯。

  

第三阶梯 三大平原与三大丘陵



第三阶梯的地形也是“3+3”的组合,从北向南分别是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和辽东、山东、东南三大丘陵,它们两两组合,构成了关东、中原、江南三大地理文化单元。

关东在历史上经常扮演时代助推器的作用,在这里发迹的少数民族轮番挥师南下,不断触发着中华文明的迭代融合;中原则是左右全局的中枢控制器,欲图天下必“逐鹿中原”,最终的胜者也需“定鼎中原”来统御四方;而江南是重要的资源补给器,“天下财赋,东南居其半”,一条京杭大运河把江南富庶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整个国家。

首先来看看占据中国雄鸡版图头部的关东地区。

这里坐落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的群山环抱之中,地形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和辽东丘陵,对应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图片


这片区域由多个古老板块拼接而成,在中、新生代的地质运动中,西侧的大兴安岭、北侧的小兴安岭、东侧的长白山等山脉逐渐隆起,中间盆地不断下沉,流淌其中的松花江和嫩江冲积形成了松嫩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形成了三江平原,辽河冲积形成了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地处四季分明的北温带,植被茂盛,冬季寒冷漫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长年累月形成了厚达1米多的黑色腐殖质层,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是适宜农业种植的极佳土壤。

在辽河平原南侧是辽东丘陵,它与隔海相望的山东丘陵,同属于古老的华北板块。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抬升侵蚀,古老的变质岩出露地表,被流水切割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山地丘陵。由于变质岩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成就了高度超过千米的泰山、千山等雄壮秀丽的东部名山。

关东从整体上作为一个地理文化区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先秦时期,辽西地区和辽东半岛已经成为燕国的统治之地,其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由于远离中原核心区,加之气候寒冷,沼泽众多,长期属于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乌桓、鲜卑、契丹、女真、高句丽等少数民族在此聚居,他们或游牧、或渔猎、或农耕,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时常沿着一马平川的东北平原驰骋南下,与农耕文明发生激烈碰撞。

到了唐朝,中原王朝的势力才逐渐向吉林、黑龙江拓展。后来在辽金的统治下,东北作为后方大本营,逐步完成了地理文化区的统一。明朝时,以山海关为界,开始称东北地区为“关东”。而在此之前,这个名字是专属陕西与山西交界的“函谷关”以东的中原地区。

关东最大的地域特征是文化的高度整合性。东三省从南到北距离超过1600公里,跨越了近15个纬度,相当于秦岭与海南岛的纬度之差,但是方言和风俗习惯却高度相似,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东北人群体,也就是常说的“出了山海关,都是一家人”。

之所以会形成这一文化现象,首先从地理上看,东北地区自成一体,三面环山一面隔海,与外部相对隔绝,而内部地形平坦通畅,难以形成割据分裂。其次历史上这里长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地广人稀,直到清末才开始有大量山东、河北的百姓迫于生计“闯关东”,外来人口逐渐成为东北的绝对主体。背井离乡的移民群体,更愿意相互帮扶,彼此之间更加包容,形成了东北人乐观热情的性格特点。近代日本对东北的侵占以及建国后东北作为计划经济的领头羊,时代的烙印更加强化了东北地区的整体性,造就了东北独特的大集体文化。

东北人以顽强的拓荒者精神,让这片等待千年的处女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清末时东北已开垦土地面积超过1亿亩,成为举足轻重的农业基地,黑龙江的粮食产量至今仍保持全国第一。从民国开始,东北又逐渐成为“东方第一”的工业基地。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中,有56项放在了东北。

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东北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从1978年GDP占全国的14.4%降到了2021年的5.5%。过去十年东北常住人口减少了约1000万。在振兴东北的时代命题下,新一代的东北人还将继续在白山黑水间开拓出新的发展之路。

从关东跨过燕山和山海关,就来到了中原。

这里北起燕山南麓,南抵大别山,西倚太行山,东临大海,主要地形是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对应河北、河南、山东以及江苏和安徽的北部。

图片

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河流,经过多次徙流改道,带来大量泥沙堆积,从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山东丘陵与前面提到的辽东丘陵,同属一个地质构造带,由于渤海湾的下沉而隔海相望。

黄河等河流的泛滥,既给中原人民带来了优渥的土壤,也迫使他们必须不断联合起来,抗击水患,兴修水利。在这个过程中,原始部落不断融合壮大,夏商等最早的国家政权率先在中原地区诞生。在随后的几千年历史中,难以计数的政权和诸侯在中原的舞台上轮番登场,使这里逐步形成了几个小的地理文化区,包括以河南为主的狭义中原地区、以河北为主的燕赵地区和以山东为主的齐鲁地区。

“天下之中”河南,这里位于大禹划分九州居于正中的“豫州”河南最早只是对应黄河以南的地区,后来因为政治军事因素,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划入,形成了今天河南省的行政区划。古代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水源充足,时常有大象出没,因此河南的简称为“豫”,也就是一人牵一象的样子。

图片

大禹划分九州的示意图

河南由于地理位置居中,有利于同周边其他文化发源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使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河南独占其三。在西周青铜器何尊上镌刻着铭文“宅兹中国”(意为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而所指的地方就是河南洛阳一带的西周都城。

图片

何尊及铭文

河南见证了古代人类聚集区从山区向平原的迁徙演进过程。起初的先民往往生活在山区与平原交接处,并靠近河流,既得水源之利,又可避洪水之患。早期的夏、商、周的王朝分别把都城放在了更靠近山区的洛阳(夏都二里头遗址、周都的洛邑),安阳(商都殷墟)。

图片


当人类社会逐步发展壮大,具有更强的驾驭自然的能力,就开始向广阔的平原拓展,因为需要更加宽阔的地域和水源来承载逐步增长的庞大人口。于是,平原上的开封成为了北宋的国都,并且在这里造就了古代商业文明的顶峰。在宋真宗年间,工商税与征榷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农业税,同时北宋的城市人口占比也高达20%,远远超过后来的清朝。

“燕赵大地'河北,古代属于大禹划定九州的冀州,这里位于战国七雄的燕国(都城蓟城)和赵国(都城邯郸)境内,故称燕赵大地。

图片


河北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日益强大,河北的地缘重要性也不断提升,并呈现从南向北的递进。先秦时代,南部的邯郸是著名的大都市,号称“成语之都”,发生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廉颇“负荆请罪”等重要历史故事。到了元朝,燕国旧地北京开始崛起,成为了大都,并作为政治中心延续至今。而隔壁的天津卫,作为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漕运枢纽而日益兴盛。据说是为了纪念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得皇位,故以天子渡口之意命名了“天津”。

近代以来,河北长期被北京和天津的光环掩盖,显得比较默默无闻。其实河北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尤其是钢铁资源最为出众,铁矿石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钢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5,被称为中国的“铁铺子”。

而紧邻它就是“菜篮子”山东。

山东主要位于战国七雄的齐国(都城淄博)、鲁国(都城曲阜)的地界,故称齐鲁大地。这里的地形与其他中原地区略有不同,其中西南侧的鲁国部分属于山东丘陵地貌,东北侧的齐国部分则是插入大海的半岛。

山东在中国历史上处在很特别的位置,虽然一直以来都不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却又始终活跃在中国政治文化的舞台上。它的一头是代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精髓的曲阜,另一头是代表中国近代城市标杆的青岛,一头是耸立在中原腹地的“民族象征”泰山,另一头是伸向碧波大海的“人间仙境”蓬莱。

山海文化的交融,哺育了齐鲁人民的热情好客,更让这片土地成为了我国第三经济强省、第二人口大省和第一大蔬菜产区。山东的蔬菜产量占全国的12%,主要原因之一是山东特有的自然条件,靠近海洋,降雨充沛,坐拥黄河三角洲,土质肥沃,同时还兼具低矮的丘陵,地形丰富,适宜各类蔬菜种植,再加上勤奋的山东人,因而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从中原跨过大别山和淮河一线,就来到了江南。

江南与中原主体上都是平原区域,之间也没有太多大山阻隔,历史上文化交流十分紧密。但是淮河这条特别的河流,还是硬生生将两岸划分出了南北,让地跨淮河的江苏和安徽出现了一省之内大不同的地理文化格局。例如,位于淮北的江苏徐州、安徽亳州,是刘邦、曹操等帝王和樊哙、许褚等猛士辈出之地,一副北方豪迈之气;而位于淮南的江苏扬州、安徽徽州,则是唐伯虎、郑板桥等才子佳人荟萃之所,一派吴侬软语之风。

淮河为什么能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主要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恰好与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1月份的0度等温线相重合。这两条线以北是湿润区,冬季基本上不结冰,而以南则是半湿润区,冬季一般会结冰,由此带来了南北两岸不同的植被和农耕条件。北侧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多为旱地种小麦;南侧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为水田种水稻。风景、饮食的不同,进一步促成了南北两岸不同的人文风情和审美志趣。

图片


而淮河自身的命运也十分坎坷。南宋为了防御金兵南侵,掘开黄河南岸放水,导致黄河夺淮河水道入海。后来黄河虽然重返渤海湾入海,但是其携带的泥沙沉积,使得淮河下游潴留成为洪泽湖,导致淮河无路可走,只能借大运河流入长江。淮河此后泛滥不止,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历朝历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都花费大力治理淮河,修建了多条人工渠道帮助淮河入海。

再说回江南,这里西起巫山,东到沿海,北接大别山,南至东南丘陵,主要地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对应着安徽和江苏南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

这片区域位于古老的扬子板块,在燕山运动中形成了江汉盆地、洞庭湖盆地、鄱阳湖盆地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在更新世,长江切通盆地之间的山岭,将盆地串联起来。在长江及其支流的冲积作用下,形成了沿长江两岸分布的一系列平原地带,也孕育了两湖地区的楚文化,鄱阳湖平原的赣文化,和太湖地区的吴文化

让我们从三峡出发,顺着长江一路向东,逐个游历这些地理文化区。

图片


第一站就来到了两湖地区,这里属于大禹划分九州的“荆州”,先秦时是楚国的地盘,因长江天险阻隔,又划分北岸江汉平原上的荆楚大地,和南岸洞庭湖平原上的湖湘大地,分别对应今天的湖北、湖南地区。

湖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南方的交通枢纽。从这里沿长江上溯可沟通巴蜀,顺江而下则威胁江南核心区,向北通过汉水可达关中,向南通过湘水可抵两广,所以历史上一直是区域中心和兵家重地。楚国定都于郢成就霸业,刘备借荆州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岳飞在襄阳大败金军收复六郡,中国革命在武昌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在先秦时期,江汉平原的大部分地区被巨型湖泊“云梦泽”所占据,后来由于泥沙淤积,湖面越来越小,变身为今天的洪湖等一众湖泊,让湖北有了“千湖之省”的称号。优越的自然环境也让湖北成为鱼米之乡,监利稻米、洪湖莲藕、潜江小龙虾等特产名震天下,也孕育出楚辞这个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相较湖北,同为楚文化区的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地形更为闭塞,在历史上发展的脚步也更慢一些。楚国灭亡后,湖南有相当长的时期是以蛮荒形象出现在国人视野中。贾谊被贬长沙写下《吊屈原赋》、柳宗元被贬永州写下“千山鸟飞绝”的江雪,范仲淹为被贬巴陵郡的朋友滕子京写下《岳阳楼记》。

唐末和北宋灭亡后,中原战乱纷起,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湖南注入了士人资源和中原文化。南宋建国后,湖南的地缘作用开始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政治腹地与赋税来源。到了明朝,便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湖湘大地已经逐渐走上舞台的中央。

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文化的兴盛。从北宋太守朱洞设立岳麓书院,到本土大儒周敦颐、王夫之的涌现,洞庭湖畔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重镇。潇湘山水塑造的霸蛮刚烈的民风,与传统文化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相互交融,让湖南到了近代终于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清末的左宗棠、曾国藩,民国的黄兴、蔡锷,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这些潇湘儿女的伟大壮举让湖南成为主导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力量,也很好地印证了岳麓书院匾额所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图片


从洞庭湖平原顺江而下,就是鄱阳湖平原。两个平原由中间的罗霄山脉隔开,就像挂在长江藤蔓上的一对“孪生葫芦”。两个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极为相似,在三面山岭环抱下,多条河流向北部中心大湖汇聚,注入长江。

图片


鄱阳湖平原主要对应江西省,这里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省内母亲河为赣江而简称“赣”,因此也被称为赣鄱大地。对于江西,最具特色的评价就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提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所谓“物华天宝”,江西拥有全国独树一帜的矿产资源,享有“千古铜都”、“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誉。春秋时期,江西之地被称为“干越”,就以青铜铸剑而闻名。从汉代到宋代,江西都是铜镜这个重要生活用品的主产区。目前江西省的铜矿石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钨元素是“战争金属之王”,广泛用于汽车、国防等领域的合金钢制造。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很多高新产品必不可少的元素。而江西的赣州每年就出产全球60%的黑钨和70%的中重稀土。

所谓“人杰地灵”,江西是中国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宋代时在九江建立的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明代90多位状元中有1/4来自江西,开国将帅中有1/5是江西籍的。

成就江西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其地理位置,这里是除湖南水路之外,另一条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不过清代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崛起,江西逐渐落寞。直到革命年代重新觉醒,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以及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就诞生于南昌。

从鄱阳湖平原继续顺流而下,就来到了长江三角洲,这里也是狭义上的江南核心区。

说到江南,是很多中国人心驰神往的梦乡。乌篷船、石板路、油纸伞,“小桥、流水、人家”,处处是“人间天堂”。历代文人不惜笔墨,让这里成为了中国最美好形象的代名词。

为什么江南有如此大的魅力,让古往今来的人都陶醉其中?

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水”。这里“江、河、湖、海”四大要素聚集,既塑造了一个温柔多情的江南水乡,让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崛起的领头羊。

成就江南的第一要素是长江。西晋末年,中原的高官贵族为躲避战乱,向长江以南迁移,史称“衣冠南渡”。他们倚靠长江天险,以建康(南京)为都城,建立了东晋,凭借从北方带来的人口和技术,拉开了江南大开发的序幕。

到了隋朝,京杭大运河这个第二大要素登场。2000千米的大运河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更打通了中国南北的运输网络。扬州作为连接江南和北方水道的运输中心,汇集了全江南的丰饶物产,成就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繁华盛况。

到了明清,太湖岸边的苏州成为江南崛起的新代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沟通了周围的大小江河、湖泊,为苏州提供了丰富的物产、便捷的交通,促进了丝绸、棉布等纺织业和成衣百货等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物质的富足进一步推动了精神的升华。文人商贾在苏州创造了冠绝天下的园林艺术,使江南成为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理想模板。

到了近代,江南进入到海洋元素时代。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拥有海洋和江河的双重红利,上海开始振翅腾飞,成为链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它不仅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更接受了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使江南更增添了勇立潮头的时代魅力。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侧,还有面积广大的东南丘陵地带。这里还分布着两个特殊的地理文化区域“岭南”和“八闽”。

东南丘陵位于南方大陆多个板块的拼接地带。在燕山运动中,不甚坚固的板块被挤压形成了多条褶皱和断层,构成了山脉与盆地相互交错的特殊地貌。从断层中涌出的岩浆形成了坚固耐侵蚀的花岗岩,塑造了黄山、九华山、五岭等名山大川。

喜马拉雅运动以来,部分盆地不断抬升,其中沉积的大量红色岩石,在风化、重力崩塌、溶蚀等综合作用下,沿垂直节理发育成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统称为“丹霞地貌”,最具代表性的是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等。

在东南丘陵中五岭以南的区域就是岭南,主要对应广东、广西、海南和港澳。其中广东、广西省名中的“广”字,源自于西汉时在岭南地区设立的行政中枢“广信”,取汉武帝诏曰“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就位于今天广西梧州市。

图片


岭南地区在先秦时就有很多本土少数民族居住,合称百越,后来逐渐演化为今天的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侗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这里虽然在秦朝时就已纳入中原版图,但由于气候炎热,丛林密布,“瘴气”弥漫(南方湿热环境下各种致病因素的统称),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开发难度很大,因此长期处于蛮荒状态,在唐宋之前都是官员贬谪和罪犯流放之地。苏东坡曾被贬惠州、儋州,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感叹。

直到明清海洋大时代的开启,岭南地区才迎来了大发展。不断迁入的广府、潮汕、客家几大民系,与当地土著文化逐步融合,成为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粤语、粤菜、粤剧、岭南建筑都是岭南文化代表性的名片。西方列强的入侵迫使这里成为最早对接世界的窗口,也是“下南洋”的重要中转枢纽,开启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先河。

与岭南相邻,东南丘陵中武夷山以东的地区就是八闽,主要对应福建、浙江中南部和台湾。福建的得名源于唐朝时在此设立福建经略使。到了宋朝,设立一府五州二军,共计8个行政单元,故称“八闽”。

比之岭南,八闽的山地面积更大,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由于山峦阻隔,水路崎岖,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象。在闽北、闽西、闽南都有不同的方言和文化体系。汉语中的七大方言,福建就占了五种。

图片


以南平为代表的闽北,地处山区,紧邻江西,以吃辣著称,这里是福建开发较早的地区,诞生了儒学大家朱熹,理学文化昌盛。而与之相邻的以宁德、福州为代表的闽东则喜爱甜食,在晋代“衣冠南渡”后逐步发展起来,同时融合了古老百越民族的本土文化,是全国最大畲族聚居区。

以厦漳泉为代表的闽南,是唐朝以来河南移民形成的文化聚居区,建筑以红砖红瓦为特色。这里因为临海,发展出了泉州这样的世界级港口,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隔岸的台湾地区也主要属于这个文化区。以龙岩、三明为代表闽西是客家文化区,他们是更晚到来的中原移民,故以“客人”自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土楼。最后还有一小块闽中地区,主要是指莆田,这里诞生了妈祖文化,成为整个沿海地区的精神信仰。

3
路水相连的地理大一统

 

上述内容通过采撷一些切片缩影,粗略描绘了我国三级阶梯上不同地理文化单元的风貌。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山川大河的阻隔和自然气候的不同,各个单元内部逐步发展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风俗习惯。

但是与此同时,不同单元间的交流也从未中断。自先秦青铜文明的百花齐放,到汉代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再到隋唐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各个地理文化单元在充分展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始终共同归属于一个大的统一的文化系统。虽然古代中国有近一半的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始终有一种精神力量,牵引着各个区域走向凝聚,走向统一。

而促成这种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同样还是山和水。

从一个视角看,它们是地理割据的屏障和阻隔交流的藩篱,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它们也是交流互动的走廊和山水相连的纽带。

其中水的特点是最鲜明的。当两个区域以水为界,在水一方,那水就是阻隔和屏障。而当两者处于同一江河的上下游,水则成为联络和沟通的重要手段。

中华文明的融合壮大,首先要感谢长江和黄河两条绵延几千里的母亲河,将三级阶梯上不同的单元串联起来。两条江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其中一路向北穿越塞北、关中、三晋,直抵中原腹地;另一路流经巴蜀、两湖、赣鄱,滋润江南平原,最终两路并流入海。它们以强大的位势,冲破自然环境的重重阻隔,成为不同地域的思想、人才和物资交流的黄金大动脉。

除此之外,岭南地区的珠江水系、中原地区的淮河水系,关东的松辽水系都成为塑造区域文化的重要粘合剂。最初分散的小部落沿河分布,以河交流,顺河统一,汇聚成更大的文化共同体。

但是古人还不甘止步于此,从2000年前就已开始修建人工河渠。秦始皇为了开拓岭南修建灵渠,联通了湘江和桂江,打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运输网络,使岭南地区得以长期稳固的纳入中原版图。

图片


吴王夫差修建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隋朝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京杭大运河,再到元朝,舍弃洛阳,裁弯取直改建京杭大运河,成为支持强大王朝的资源大通道。

图片


说完了水,再来看山。

一般意义上讲,山总是阻碍交流的因素。但是古人偏偏有愚公移山的壮志,总是不顾一切地翻越重重山口,趟出一条条沟通之路,于是便有了历史上这些著名的古道和关口。

在第一、二阶梯之间,通往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的道路,在今天依旧被称之为“天路”。上世纪举国家之力修建了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四条进藏公路。而在千年之前,古人们已经用脚走出了最初的选线之路。

滇藏线从云贵高原出发,途经三江并流的横断山区,道路相对易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南线;川藏线从巴蜀盆地出发,要穿越横断山脉的多条高山大河,道路艰辛,但却是古代中央政权与西藏沟通的主要路线。青藏线从青海西宁出发,经过玉树、那曲,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和亲之道”。新藏线从西域和田出发,翻越“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一路高寒缺氧,是最为艰难的进藏线路。

图片


在第二、三阶梯上,联系西域与中原的重要关口,是汉代在敦煌附近设立的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双关并立,是诗人笔下无数次吟诵的精神文化象征。

在关中与巴蜀之间,虽有秦岭和大巴山阻隔,但还是开凿出多条险峻曲折的蜀道,其中著名的一条就是位于陕西宝鸡的陈仓道。退守蜀地的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克关中,最终成就天下。

图片


在关中与中原之间是“崤函古道”。这个夹在黄河与秦岭之间的狭长地带,既是秦国出兵中原的核心通道,又是汉唐沟通长安洛阳二京的交通要线。而坐落其中函谷关与潼关两座关隘,凭借自然天险,成为关东与关中的分界线,更见证了老子《道德经》的诞生。

图片


类似的古道关隘还有很多,它们既是军事之要冲,更是交流之门径,让四面八方的各个区域,在独立创新的同时,又始终不断地碰撞与交融。

独特的山与水,共同塑造了中华大地既分立又联系的自然地理格局,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特质,在保持地域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又总能小异之上颇见大同。主流文化的同质性与地方文化的异质性,长期共存,相互激荡,成就了中华文明坚定稳固又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

从地理视角看中国,还仅仅是展现了中华文明萌发、壮大、成熟所依赖的历史大舞台,而真正的主角是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不断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并在这里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一份有启发性实践样本。关于这些内容就留到下一篇历史视角中再细细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