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对白》

 贯泽 2023-06-24 发布于北京

中英教育对比。

内容简介

童年、阅读、家庭、学校和社会……什么才是对人成长起决定作用的教育方向?中国教育的优点和缺点,也是英国教育的优缺点吗?BBC纪录片的中英教育PK,中国真赢了吗?接触到的中英教育,与所认知中英的教育,哪个更接近真相?……在西方国家“向东走”的时候,中国教育也在“向西看”。基于不同教育角度和维度进行的探讨与对话,为读者呈现多方位思考就具有非凡的意义。特别是这种对话在两位重量级大咖间进行。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中西方不同思维,不同教育背景下的思维碰撞,为读者呈现: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童年对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阅读、中英文化传统与比较、艺术教育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问题与改革和未来教育的出路等近10个方面的思考。这是一场东西方教育交流碰撞的试验激起一次关于教育的拷问。在思维的碰撞出,探讨教育的真谛。[1] 

图书目录

序1 朱永新/ 001序2 艾伦·麦克法兰/ 006第一辑:中英教育谈 / 001第二辑:童年与阅读 / 059第三辑:家庭与学校 / 097第四辑:艺术与体育 / 137第五辑:创新与未来 / 161后记 / 232[1]

作者简介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2],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3],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人。[4]朱永新他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致教师》等40余种著作。被评选为“当代教育名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5]、中国教育60年60人[6]、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7]、中华十大财智人物[8]、改革开放40年教育40人等。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52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570多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9]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10],英国科学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皇家人类学会名誉副会长及皇家历史学会研究员[11]。艾伦·麦克法兰麦克法兰教授撰写的研究著作达30余部,被翻译成中文、韩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种文字。其中,在中国翻译出版的著作有:《给莉莉的信》《给四月的信:我们如何知道》《给山姆的信:如何探索世界谜题》《现代世界的诞生》《玻璃的世界》等。[1]麦克法兰教授认为,教育是对人的思想、身体、灵魂、心灵、道德和态度的整体塑造,不仅应在课堂上注重人的全面培养,在评价体系中也纳入艺术、游戏、特长、领导力、社会责任、创新力等方面的考核。[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