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路四号院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3-06-24 发布于山东

云南路的四号院与机务段

西镇孕育着力量和生机,厚重与豁达并存,是刚柔并济的地方,是让所有来过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独特魅力的地方。

云南路在德占期间中文被称为台西镇街,日本侵占时期改名为“桥立町”,简称台西街。

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改名为云南路,云南路北起菏泽一,二,三路,莘县路不远处是繁忙的小港码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云南路小港附近时时弥漫着海水咸腥的味道,夜晚市声静下来,可以听到海潮拍打木帆船的声音。

云南路4号院是靠近铁路线最近的铁路宿舍,里面大部分住着机务段的职工,有一百多户人家,串联着二个院。

里院套外院,全是平房,最大的房子24平方,小的七,八平方的也有,院内几乎家家都有违章建筑,让原本宽畅的里院愈发拥挤不堪。

邻居间偶有矛盾又会和解,一桩桩一幕幕锅碗碰锅台,都是百姓生活的主基调,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熟悉的味道。

这里是德国人修建胶济铁路时盖的职工宿舍,二层石头打的地基,二层砖的厚墙,冬暖夏凉,隔音效果特别好。

拆迁时发现里面的砖比国内生产的砖厚一倍,七,八十年了旧砖依然厚实平滑有分量。这里虽然是平房,房顶都带隔层,房架房梁用的都是德国红松大方子木,用料考究大气。窗,门用的把手全是铜的,从来没有坏过。

居住在这里机务段的老职工,八级工102元工资的有不少,56年前参加铁路工作的职工,工资最少也达到七,八十元钱。曾经有二位老职工去商业系统修理锅炉,经理负责接待,询问到工资,经理很吃惊,觉得不可思议,工人的工资比经理还高一大截。

这里的居住环境十分方便,周边的菜市场,饭店云集,靠近西大森,天桥对面就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中山路。住在院内的小学生去广西路铁小上学,经常从木头天挢的最下端攀跳,能节省不少时间。

家里来了客人或来不及做饭,多走几步到机务段食堂买现成的饭菜,又实惠又方便,尤其是夜间机务段食堂不打佯,随叫随到二角钱就可以单炒伺候你。

八十年代初期机务段食堂的管理员是侯遵亭,他是有本事的人,进货门路广,他与铁路分局调度所的关系很硬。当时铁路货运的车皮很紧张,物流货物全靠铁路运输,没有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运输,铁老大的地位结实得撼不动。铁路单位食堂的平价肉类供应非常丰富,酱好的猪头肉七角钱一斤,猪肺四角八分钱一斤。切好的猪大肠二角钱一盘,红烧猪蹄二角钱一只,而且从不断供。这在计划经济年代是相当好的福利。许多职工下班都会到食堂买点熟食,带回去全家享用,也是儿子孝敬父亲不错的下酒菜。

机务段的澡堂昼夜24小时对职工和家属免费开放,工作服脏了有洗衣房免费为你机洗,破了只要拿块布随时可以免费为你缝补。

机务段曾经出了一个节约标兵,一位外勤车间的职工用检修车间用过,废弃的旧砂布洗滌后当布用,补在工作服上结实又耐用,被段领导发现推广,树立了节能标兵。

结果这项活动推广不久,发现材料库的砂布消耗量俱增,原来是有些职工直接用新砂布洗條后当布用,只好紧急叫停。

机务段内有候班室,十几个房间占一层楼,有专人负责料理,供夜里退勤的,家里住房狹窄或家远的乘务员和检修值班人员在这里休息。

乘务员出勤,家住市南的有叫班员负责,无论刮风下雨,都会骑着自行车到你家通知你出勤,甚至半夜三更也要敲门,敲错门挨一顿臭骂也是常有的。

机务段的建制分为运转,检修,燃正,设备,机关五大车间,一切为机车万吨公里的安全运输服务,目标很明确安全第一,达到百日安全日,每人都能按系数分配到奖金。

八十年代机务段门口曾经有一个花卉市场,当时也是君子兰最疯狂的年代,一棵小小的芽子苗张口就要十元钱,“和尚”之类的优良品种,品相好的,卖到成千上万元也不奇怪。

近水楼台先得月,机务段借机也绿化了段容段貌,在段内门口移栽了二棵价格不菲的成形青松,周边栽花种草,修整的像花园一样让人赏心悦目。

只是好景不长,一台蒸汽机车因白水表行车,在兰烟线姜家坡车站附近发生锅炉爆炸,三名机车乘务员全部遇难。死者家属找,老婆孩子哭,闹的当时主政的王志贤段长六神无主,最后怪罪门口的两棵青松疑似烈士陵园,“不吉利”的松树很快就消失了。

在我心目中王段长是有风度讲礼节的人,一位有内涵的帅男,他办事果断言出必行,妻子矮小不算漂亮,他忠于爱情无任何绯闻。看到一线职工王子正师傅,在室内高温灌制锅炉铅堵,主动让出了段长室唯一的一台电风扇,传为一段佳话。

王段长近九十岁时,我曾在西康路的铁路宿舍见过他,身体还算硬实,夫人已去世多年。

机务段原党委副书记贾德今天告诉我,王志贤段长现在依然健在,乐观的人总会长寿,至今他的音容笑貌始终在我心中。

现在云南路四号院早已拆迁移地安置,机务段搬迁到港湾埠头,过去的影像已经全部消失了,但是记忆不会消失,进入幽深的时间长廊,你会发现人生经历的每一个日子,都是那么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

云南路可以说是市南区老城区的地标之一,云南路两侧及周边街上的建筑,几乎都是砖木结构二层的里院特色楼房。是青岛市井生活的缩影,那一个个里院是老青岛人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躲在西镇中的一条百年老街。

云南路凝结着百年历史的痕迹,几十年前的街景,人文景观依旧能出现在我们的记忆当中,经历成为了历史,回忆永远不会被遗忘。

靑岛市80%的历史风貌保护区集中在西镇老市区,独特的区域优势,稀缺的历史文化,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决定了市南区未来发展的潜力,潜力在西部,希望也在西部。

原本青岛是个巴掌大的地方,是交通的末捎,如今的青岛从胶东机场到市区,地铁畅达,青黄天堑不再,桥隧拓展了城市空间,靑岛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市南区将东平路37号的里院为载体,力求打造成时尚城市民宿,为老西镇注入灵魂新活力。

云南路是我青春挥洒的地方,这里流淌着我的牵挂,故居的人和事凝聚成思念的柔情,在心中飘向远方,把乏味的岁月点缀。

海文(郑文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