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盆《素问·气府论》师承笔记

 随遇而安如当下 2023-06-24 发布于上海

ST12  缺盆穴【足阳明胃经】(缺,破散也;盆,受盛之气也)→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故得名。

【考证穴法】缺盆一名天盖  肩下横骨陷中。《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素注》针三分,留七呼,不宜太深, 深则使人逆息。《素问》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主息奔,胸满, 喘急,水肿,瘰疬,喉痹,汗出寒热,缺盆中肿,外溃则生,胸中热满,伤寒胸热不已。

【定位】在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简便取穴】前正中线旁开4寸,锁骨上窝的中点,即是穴。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等肺系疾病;

②瘰疬。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