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告诉你一本无锡杰出女诗画家杨令茀被遗忘的《美术食谱》

 大浪淘沙yy 2023-06-24 发布于江苏

一本《美术食谱》的机缘巧合

日前我刚淘了一册老式线装本《美术食谱》,尺寸大小为32K开本,封面右偏上有“美术食谱”四个繁体隶书字体和“Artistic Cooking'英文,左偏下还画有一位鹅蛋脸,娇眼如杏,粉面红唇,眼神顾盼生辉,身穿花边右衽烟绿罗衫,腰间系长飘带,逶迤拖地素蓝长裙,双手端着的托盘上有两杯茶水的美女子,女子身边还有一桃子头、粉衣红鞋、颈挂如意玉佩、手道足舞的童子作乞茶状,好一副相映成趣的生活画面……

图片

《美术食谱》封面

扉页上印着“我的艺术翻译,第二卷,和平使者”(TRANSLATIONS OF MY ART,Volume Two,The Peacemaker,By,YANG LING-FU)。

图片

《美术食谱》扉页

图片

杨令茀女士近影

图片

《美术食谱》版权页

图片

《美术食谱》内页

图片

《美术食谱》内页

民国二十八年八月(1939年)出版,上海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作者是杨令茀。

由于内容是英文版本,来不及译读和研究,便网上搜索了一下“杨令茀”,于是一段精彩纷呈且曲折的有关主人翁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图片

杨令茀像

打卡无锡博物院画展:清如——诗画清流,此心如一。

首先在无锡与“杨令茀”竟然相遇了,原来无锡博物院刚好有一个“杨令茀捐赠书画展”:清如——诗画清流,此心如一。

图片

古城无锡,历来人文发达,画脉阜盛,中国绘画史上许多杰出的画家,都曾来自这片沃土。很有意味的是,无锡一隅还多出女画家,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怀和女性特有的感受挥洒丹青,开辟了艺坛的另一个天地,杨令茀便是其中翘楚。

杨令茀的《美术食谱》也是我收藏的老食谱中无锡籍名家第二人,另一位就是元代大名鼎鼎的四大画家之一倪云林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善诗画,爱美食,而且还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图片

临仇英贵妃承恩图

她对美食的追求,就如同她对于绘画的追求。在她的眼里,一个真正的厨师和画家一样,都是艺术家。

张大千曾经教导弟子:一个人如果连美食都不懂得欣赏,又哪里能学好艺术呢?

大概游览一遍食谱内容,共计有41道菜谱,其中有“油炸软面条”、“油炸酥条”、“佛陀米汤”、“杏仁曲奇饼”、“紫藤饼”、“金银花碗”、“玉兰花饺子”、“糖炸玉兰片”、“冻豆腐”、“豆皮卷”

图片

“渔妇图”

图片

“嵩山高图”

杨令茀(1887—1978)是无锡籍杨氏的著名才女。

据族谱记载无锡的杨氏家族原是北宋杨家将的一支后裔,历代为官,“皆有惠声”。杨令茀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她的祖父杨廷俊是清代进士,曾任山东肥城知县,杨廷俊与当地另一望族侯家联姻,杨家在侯太夫人打理下,依靠父辈与李鸿章等的关系,在政商界风生水起。杨令茀的父亲杨宗济任溧阳县训导,大伯父杨宗濓,与李鸿章是同榜举人和进士,为山西布政使,三伯父杨宗瀚曾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大哥杨味云曾任民国黎元洪时代财政次长、实业家,亦是有名的诗坛大家。

图片

杨令茀像

杨令茀是杨宗济的第八个女儿,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谙经史,酷爱古典文学,五岁时就有作品参加画展,八岁时拜无锡名家吴观岱为师,刻苦学画。随后在上海务本女子中学就读,在校品学兼优,精通六国语言。并曾获上海市中学生联合运动会跳栏冠军及学校的奖学金。据说,她还与叔父同时举起过上百斤的哑铃,而且能连续举十六次。毕业后执教于江苏如皋小学和南京女子师范学校。

图片

山茶花

此时的杨令茀年过二十,可谓才貌双全,求婚者踏破门槛,连南通著名实业家张骞也托媒为其子求婚,但受到秋瑾诗句“英雄亦有雌”鼓舞的杨令茀早立志求艺暂时不谈私情。

杨的母亲传统观念深厚,不顾女儿意愿为其择婿,选择了北宋抗金名相李纲后裔、清末闻名的大慈善家——无锡人李金镛的嫡亲孙子李澄。当时李澄住在常州,也是有名的望族。杨令茀迫于母命没有反抗,与李澄拜了天地。新婚夜她与新郎开诚布公长谈,言明志于绘画,如生男育女,主持家务,必然一事无成。新郎开明,谅其抱负,慨然同意。不久她离开常州,从此两人劳燕分飞。偶有通信,但未曾在一起生活。

图片

1945年,杨令茀在教援华美军学汉

虽后来有人走访中在李家家谱中发现:李澄的“金配杨令茀”,“金配”就是金不换意思,可见李家还是承认她这位“逃跑新娘”身份的,但杨令茀她本人似乎对此没有认同。首先她在她后来的回忆录《翠薇嶂》里讳莫如深,没有提及此事,且在《美术食谱》等出版作品署名也是“杨令茀”或“YANG LING-FU”,而不是民国时期女子结婚后是在自己的姓名之外再加上丈夫的姓,如无锡籍的美国美食界的“奥斯卡金奖”——“江孙芸”、著名学者赵元任的妻子“赵杨步伟”等。

杨令茀也许是受到新式思想启发,以及秋瑾等女性豪杰的榜样激励,杨令茀坚信女子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反抗包办婚姻,终身未嫁,矢志不渝地追求个性、精神的自由与独立,从此游历天下

此外,杨令茀还是矢志不渝地追求妇女自由解放的先驱者,与康同壁、吕碧城二人并称为“中国女界三杰”。

图片

江孙芸《佳馔》的扉页署名

图片

著名学者赵元任的妻子——赵杨步伟的《中国食谱》

宣统三年(1911年)随长兄杨味云(清末度支部丞参)去北京,得以拜文坛耄宿樊增祥(樊山)为师,并结识陈师曾、林琴南、廉泉等,得到名家的教诲和指点,画艺及诗文日益精进。

齐白石看到她临摹陈师曾的画,禁不住拍案叫绝,立即挥毫在画上题字:“开图足可乱师曾,夺得安阳石室神,地下有志应一笑,倾心浊世有传人。”并曾在北京举行过个人画展,并与齐白石一起办过画展,一时名声大噪

图片

杨令茀在故宫武英殿作画

人们都在说:“杨家小妹志气高”

不久被推荐到故宫古物陈列所当画师,得以观赏临摹历代名作,她曾为清廷溥仪和同治皇帝的瑜、珣、瑨、瑾四太妃作画,她痛惜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遂制作了“大观园”、“颐和园”微缩景观模型。她担心历代帝妃图被损失,后人无从领略冠裳制度,又临摹近百张作为副本。

图片

近代 杨令茀摹明太祖坐像轴(局部)

民国12年(1923)9月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她被推为艺术界代表东渡,向关东灾民捐赠一批书画。民国14年(1926)又去美国参观费城博览会。她得知沈阳故宫还有不少帝妃精品绘画和名人书法,遂辞掉了北京故宫的画师工作,1927年在故宫总管著名学者金梁支持下,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其临摹的历代帝王画像展,受到众口称赞,并被该院聘任画师兼东北特区美术学校校长,此后又在哈尔滨办画展,受到中俄绅士侧目。

因工作需要,杨令茀常要向内务府借用古画。在这一过程中,她结识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师傅陈宝。经陈宝的介绍,杨令茀认识了同治帝的遗妃瑜太妃。

瑜太妃爱惜杨令茀的才华,盛情邀请她入住清宫,并且专门在自己的厢房附近,为杨令茀设立了一个画室。于是,杨令茀正式搬进了紫禁城,以侍读的身份,陪伴在瑜太妃身边约八年的时光。在这八年里,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瑜太妃喜欢在午睡后,到杨令茀的画室来看她画画,而杨令茀除了给瑜太妃读报外,还常利用出宫办事的空档,去“稻香村”挑些点心,带回宫里给瑜太妃品尝。

图片

杨令茀在画展现场

因为瑜太妃的关系,杨令茀也有许多机会认识皇室成员,其中一个,就是后来成为日本间谍的川岛芳子。川岛芳子听闻杨令茀的才气,想要结识她,特地邀请她来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杨令茀来到芳子的房子后,大吃一惊:屋里到处都是吸食鸦片的人。杨令茀原本对川岛芳子并不了解,只知道她是清朝皇室成员,此刻,她有了警觉。而后,在与川岛芳子交流的过程中,她强烈感受到了川岛芳子言语间所流露出的拜金主义思想,更加坚定了不可与之深交的想法。自此,杨令茀有意疏远川岛芳子。没过多久,川岛芳子就因公然叛变,而被剥除大清皇室贵族的身份。杨令茀也因为当日的果断和明智,未受牵连。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想利用杨令茀的声望来为自己造势,便派人对杨令茀百般拉拢,但杨令茀不为所动。她写下“关东轻弃千钟禄,义不降日气节坚”的诗句明志;1934年为摆脱日本人的纠缠,也为了保护多年珍藏的国宝落入敌手,她恳求以前的英语老师菲卫伯伯爵(在英领事馆任职)和德国领事莫尔,欲将国宝转移出境,从莫斯科到德国,先后在慕尼黑、柏林开个展。

在出发前,她还特地将自己在沈阳皇姑屯购置的600亩田产全部捐赠给当地基督教女青年会。

这点也非常像倪云林一样,散尽家财,游历天下。不过杨令茀同样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但并没有逃避现实,更没有消极姿态,而是位一直在战斗的“和平使者”!

图片

倪瓒肖像图

正当画展尾声行将离开德国时,传来柏林要举办全德联合画展的消息。德国文化部门知道她的画展很成功,当即郑重邀请她参展。杨令茀已将作品装箱待运,但碍于情面只能参加,于是就画了几幅花鸟画参展。当天希特勒亲自剪彩,并看中杨令茀的作品,当场要买下,且画上签名。杨令茀答应签名再送来,她的《鹌鹑翠竹图》翠竹数竿,两只鹌鹑怒目相视,在青枝翠叶中争斗。

回到旅馆,她在画的左上角挥毫题诗《致战魔》:西方屠戮尚未息,东方战魔恶正殛。国破家亡海外游,恨无利剑斩强敌。希特勒对这幅画很喜欢,由于不懂中文,待数日后才明白这幅画是骂他战争贩子,是恶魔,恼羞成怒的他下令将杨令茀驱逐出境,杨早已料知后果,早已乘飞机悄然出境。

一个中国女画家在异国他乡,勇斗希特勒一事,美国报纸对其进行了专门报道,称赞杨令茀热爱和平,富有反法西斯精神。

至此我们都不难理解杨令茀为何要在《美术食谱》扉页上印着“我的艺术翻译——和平使者”,生活就是艺术,艺术更是精神!

图片

《美术食谱》扉页上印着“我的艺术翻译——和平使者”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年过半百的她赴加拿大参加温哥华举办的加拿大全国画展。次年,她决定侨居美国,此后在多座大学教授绘画和中文。1965年退休后,她移居加州卡麦尔城,在那里开办了“杨令茀画院”,继续传授中国传统绘画。

杨令茀奉行“独身主义”,终身未嫁,晚年的她思乡炽热,心系祖国。

她藏有极贵重的文物,其中有宋代玉瓶、明代翡翠镂空花鸟花瓶和水晶钵等。台湾方面曾派人与其联系,劝她到台湾度晚年。她写诗明志:“ 我在海外作隐伦,每见叶落思归根。小箕山下先茔在,归去长依父母灵。” 1972年,她曾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表白她思归并欲将珍藏文物和她在故宫临摹的帝后画像献给祖国的心愿。时中美尚未建交,因而由我国驻加拿大大使李文洲转告,同意她回国定居。但当时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她迟迟没有成行。

图片

月影佳人图

诗中的“小箕山下先莹在”是指无锡蠡湖西侧的管社山。这是她的先辈、明末隐士杨紫渊所建的别墅园林,循管社山而东即管社山庄,背山面水建有杨氏宗祠,掩映在草木丛中。越过一条深涧,便是杨氏墓园,杨令茀的父母就葬在那里,这首诗表达了女画家要魂归故里的意愿。

1978年9月5日,杨令茀病逝于美国卡麦尔城,终年91岁。侄子杨通谊成为当然继承人,在中美尚未建交之际,美方坚持要先缴3万美元遗产税才允许取回这批遗物,杨通谊不顾年迈从1980年起先后四次赴美,娴熟地运用法律,终于了却了杨令茀的遗愿。

图片

1982年美国旧金山中国总领事馆接受杨令茀捐赠的文物珍品

1982年杨令茀的侄子杨通谊专程赴美将其遗骨从美国运回无锡,安葬在管社山下的杨氏墓园,同年在故宫漱芳斋举行杨令茀女士捐献文物仪式。她珍藏的文物“完璧归赵”,杨通谊夫妇还将她早年临摹的15幅历代帝妃画像及诗文书画捐献给了无锡市博物馆。

图片

图片

管社山下的杨氏墓园

他还为杨令茀建造墓地,并将留给他的10万美元遗产全部捐给了“杨令茜教育基金会”,杨通谊的义举是他人生美德的体现,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好评。

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1896-1994)为她题写碑文:旅美半生,爱国女俦。博收文物,尽献神州。寿享期颐,诗画清流。天风万里,遗范千秋。

图片

刘海粟(1896-1994)为她题写的碑文

这首诗赞颂了她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她的生前及身后事,精彩纷呈且曲折离奇,值得回顾。

杨令茀颇具画名,诗亦盛誉。其一生佳作甚多,出版有《三渡太平洋》(杨令茀教授诗画集)、著有《水远山长诗集》两册,回忆录《翠微嶂》一部。此外她还精通英、法、日多种语言,曾翻译加拿大诗人史蒂芬的诗集,被誉为“巾帼中所罕见”。

图片

三渡太平洋杨令茀教授诗画集

图片

回忆录《翠微嶂》

图片

《水远山长集》诗集(第一册 莪慕室吟草 武英殿吟草,第二册 塞外吟草 美洲吟草)

斯人虽已远去,但她共同为国家、为人民,也为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重。

来源:中华老食谱—守味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