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河思政”短视频(13):闲淡适宜话白菊 冰心玉壶明志向

 tnj660630 2023-06-24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学目标:走进历史境脉、生活境脉、文化境脉,通过游、读、赏、思、辨、悟,涵养诗人洁白如玉的精神品格。

图片

“琪”之诗  我能诵

图片


作为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点城市,扬州自古繁荣,人文荟萃。晚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就与扬州有着不解之缘。公元800-802年,诗人曾为淮南节度使(任驻扬州)掌书记,此后又几经扬州,故在扬州留下诗作很多。

早期的字书解释:“玉,石之美者。” 玉是温柔的,它是混沌生命中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传承扬州玉文化,建设了“琪品园”。今天,我们学习“琪品园”中的一首诗——刘禹锡的《白菊》。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洛阳酬和令狐楚玩赏白菊诗之作。

原诗是这样的: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其中,有两句最打动人心: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请同学们一起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自己的感觉。


“琪”之情,我来道

图片


让我们一起走进公元827年的秋天。当时,文人雅士喜欢种菊自娱,且黄菊最流行,因为金黄代表着富贵豪华。令狐相公即与刘禹锡交情甚笃,他家种的菊却明净如霜。

“莹静”,真是一个意蕴丰盈的词语。白菊晶莹文静,让人想起白玉琢成,它们正对着殿堂生长;“莹静”是描写白菊的色泽神态。“琪树”指仙境中的玉树,而“玉堂”本指神仙居所,此处是对相府殿堂的美称。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绿叶迎风翩跹,风吹着它像摇动的白羽扇,露珠凝在花瓣上,像滴下了琼浆,真是晶莹可爱。

古人谈绘画技法时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云写之;树之精神写不出,以石护之;刘禹锡显然亦用此种手法,写绿叶露珠以衬托白菊之高洁品质。



“琪”之意,我会品

图片


白菊啊白菊!你一写入这珠玉般的诗章,从此就被后人咏唱。整首诗就是一篇优美生动的白菊礼赞。但是,诗人写白菊仅仅是写白菊吗?刘禹锡仅仅是在夸赞宰相府的白菊吗?

寻觅那千年历史中飘散的声音:

刘禹锡与令狐楚唱和时间既长,赠答作品亦多。令狐楚才思俊丽,能文工诗。他们俩都遭遇过官场贬谪,刘禹锡把令狐楚视为知己,在诗中完全挣脱了礼尚往来的应酬意味,展开了一场心灵之间的真诚对话。

原来,诗歌中藏着心事。伟大的诗歌总是会穿越时空,为我们展示另外一种精神的可能。刘禹锡在写白菊,却不止是写白菊,同时还在表达自己和友人洁白如玉的志向、品格和心境。

是的,短短20个字中就有好几处藏着“玉”——“莹”“琪”“玉”“琼”

诗在立意上颇费心机,采用“以人为主,以菊为宾”的手法,把诗的重心落在“琪”字上,白菊的外形、色彩、品性以及它的芬芳清雅,无不是诗人白玉般的品性刻划。

以玉喻人、以人喻花,尖新而又别致。

白菊开放,暗香浮动沁人肺腑。花香引蝶,但白菊清雅,从不与狂蜂浪蝶周旋。“莹静”“羽扇”“琼浆”,无不给人以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的品性暗示;那近乎透明似的模糊感受,不但是写白菊动人的形色,更是刻画人的风韵神采。白菊之气质不就是诗人品性如玉的写照吗?



“琪”之志,我来悟

图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室陋室,惟吾德馨……”若问《陋室铭》的作者是谁,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回答——刘禹锡。

意气风发少年郎——大历七年(772年),刘禹锡生于河南颍阳的小康之家,从小天赋异禀,刚学会说话,便能诵读《诗》《书》,七八岁能作诗,19岁一入长安就声名鹊起,21岁科举及第风光无限。

二十三年贬谪路——然而,“永贞革新”失败后,33岁的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从万人敬仰的革新派代表,到被驱离政治中心的犯官,顷刻之间他从珠穆朗玛峰掉入深海大峡谷,一贬再贬,长达23年。

虽至暮年雄心壮——走时风华正茂,归来年近花甲。刘禹锡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全部消耗在了贬谪之地。

这就是他的一生。

虽身居荒芜陋室,非但不抱怨、不自怜,还能豁达地写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的,唯有刘禹锡。

老之将至,仍可以重振旗鼓,仍具有如此辽阔豪情的,唯有刘禹锡。

在大开大合的命运里,无所畏惧,足以伏虎降龙的,唯有刘禹锡。

清如玉壶冰——鲍照

自有玉壶冰——骆宾王

玉——质地清洁,致密坚实,莹秀温润,清声远扬。你又知道谁的内心洁白如玉呢?

“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史可法的忠烈如玉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汪曾祺的淡然温静如玉。

世间没有两块相同的玉,属于你的这一块,无论贵贱精粗都独一无二的。世上好玉千万,你却恰好遇见这块;世上爱玉人亦有万千,它却偏偏遇见你。愿你珍惜!






(结语)今天让我们重回琪品园:石壁尚留名士迹,玉壶如见故人心。让我们一同记住这首《白菊》,记住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刘禹锡。



执教|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季祥珍

一审|姚义桥

二审|王   超

发布|蒋春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