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吉(?-前49年),字号不详,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西汉将领、外交家,东汉太尉郑弘从祖。 早年以卒伍从军,多次出使西域,并研习域外事宜,因而升为郎官。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驻扎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和尉犁西)屯田,秋收时发兵攻打车师(今新疆吉木萨尔),攻破交河城(今吐鲁番西),因功升为卫司马,负责卫护鄯善西南方各国事务。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内讧,日逐王先贤掸打算降汉,派人与郑吉联系,郑吉即发渠犁、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接日逐王,日逐王部下一万二千人、大小头目十二人随郑吉到了河曲地区,后又带日逐王及部下到了京师。郑吉因打垮了车师,降抚了日逐王,从而威震西域。神爵三年(前59年),汉宣帝为嘉奖郑吉之功,封他为安远侯,同时兼护车师西北方各国事务,因号"都护",治乌垒(今新疆库尔勒与轮台之间),管辖西域诸国。 黄龙元年(前49)去世,谥号为缪。 《汉书·郑吉传》评价:"汉之号令,行于西域,自始于张骞,而成于 折叠西域屯田 郑吉是会稽人,以士兵身份随军出征,多次前往西域,因此升为郎官。郑吉由于为人坚韧刚毅,熟悉外国事务。自从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后,国家初置校尉,屯田渠黎。 折叠迎日逐王 到汉宣帝时,郑吉以侍郎的身份屯田渠黎,积蓄粮草,后来奉命发诸国兵3万人及屯田卒1500人西击车师,车师王降汉,郑吉因功晋升为卫司马,被任命为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这是西汉在轮台设置使者校尉的发端。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九月,匈奴发生内乱。十月,日逐王遣使至渠犁,向郑吉表示愿意率众归属汉朝。郑吉尽发渠犁屯田军与龟兹诸国人马五万人前往迎接,日逐王率众一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来归,郑吉将其安置在河曲(今青海),期间有一些人逃跑,郑吉派兵追上杀了他们,护送日逐王等至京师,汉宣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留居长安。匈奴统治西域的僮仆都尉随之撤销。 折叠封安远侯 郑吉攻破车师以后,又降服日逐王,威震西域,后汉朝在乌垒城(今轮台县)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郑吉被汉宣帝任命为西域都护。都护的设置就是从郑吉开始的。西域都护是西汉王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直属中央领导,相当于内陆郡太守,除直接掌握领导汉朝在西域的驻军外,奏请朝廷批准,还可以调遣西域诸国的军队,维护地方安宁,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列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 汉宣帝嘉奖郑吉的功劳,下诏说:"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镇抚外蛮,宣扬汉朝威信,迎接匈奴单于的堂兄日逐王民众,攻破车师国兜訾城,功绩卓著。封郑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郑吉于是在西域中部建立幕府,修建乌垒城,镇抚各国,诛伐抚慰他们。汉朝的号令在西域颁布,是从张骞开始,而由郑吉完成的。 公元前49年,郑吉卸任返回内陆后,汉以其功绩封为安远侯,食邑千户。郑吉去世后,赐谥号为缪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