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2023-06-24 | 阅:  转:  |  分享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与地貌

一、考点分析

考向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板块构造及其影响

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

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内容,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

线北侧。

2.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答案C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1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可知,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

界处,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二、知识归纳

板块运动与地貌

相撞

板块运动张裂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

的影响

举例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

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

高原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

互挤压碰撞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

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图示







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

印度洋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三、跟踪训练

1.如图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AB.BC.CD.D

2.如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2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泰山以“雄伟”著称,华山以“险峻”闻名,能正确示意它们形成原因的是()



A. B. C. D.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表示向斜构造的是

A.甲B.乙C.丙D.戊

5.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A.甲B.乙C.丙D.戊

6.图中丙.丁处的地貌作用形成是由于

A.风力沉积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

7.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雨季时使水循环中()环节水量明显增多。

A.①B.②C.③D.④



8.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3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 cm/sB.200 cm/s

C.300 cm/sD.400 cm/s

10.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

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A.华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安第斯山

12.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

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

13.图中易形成陡崖,有利于开展攀岩活动的部位是()

A.②B.③C.⑥D.⑦



我国某登山小组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分别发现了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4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14.珠峰地区一定发生过的地质作用包括下图中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15.有关甲岩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是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

B.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C.常蕴含有色金属

D.一般来说,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下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B.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地中,乙地堆积作用最强

17.下列地貌中,与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

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



读北半球某地南北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18.②、④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该河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

B.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

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西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

19.由图可知()

A.①地向上隆起,为背斜

B.②地岩层在张力作用下破碎,流水侵蚀形成谷地

C.断层上的⑤处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中

D.在③地的内、外力作用过程中,主要有沉积、挤压几种表现形式



下左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①至④代表岩石年龄由新到老的不同岩层。右为岩石圏物质

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该地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1.左图中A处岩石的类型应为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二、填空题

6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2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该地褶皱构造及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先是地壳运动使地面________________,外力

作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是地壳________________或相邻地

区抬升,外力作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

(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B两地中的__________地;如开采地

下水,应选择___________地。

(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__________,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

(5)A处构造岩层中心和两翼的新老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图回答



(1)此时,C区域的地质构造是______,D区域的地表形态是______,D区域形成这种地表

形态的原因是___

(2)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处,原因是____.



1.B

【解析】

ACD分别对应背斜山、断层、火山,都属于内力作用,B是风蚀蘑菇,属于外力作用(风力

侵蚀),B正确。

2.D

【解析】

①②③④分别对应褶皱、风蚀蘑菇、河流三角洲、断层,风蚀蘑菇、河流三角洲是外力作用

形成的(风力侵蚀和流水堆积),褶皱、断层是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形成的,D正确。

7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3.C

【解析】

华山泰山是断块山,对应C;ABD分别对应背斜山、向斜山、火山,C正确。



4.D

5.A

6.C

7.D

【解析】

4.甲乙丙戊分别对应背斜、断层、冲积扇(洪积扇)、向斜,D正确。

5.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处,不易坍塌不易积水;向斜岩石坚硬,不容易开凿且容易积水;

断层处容易隧道断裂;冲积扇处地下水资源丰富,容易积水,A正确。

6.丙丁分别对应冲积扇和河流三角洲,为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C正确。

7.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大量砍伐森林,地表径流水量增加。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D正确。

8.A

【解析】

由于凸坡对水速有一定的阻挡,因此凸坡流速较慢,凹坡有一定弧形,速度较快,由图可知

①③为凹坡,水流快,侵蚀严重,平直河道时运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南向左,北向右,赤

道不偏转的原则可判断⑤侵蚀较严重,A正确。

9.B

10.D

【解析】

9.本题主要考查提取信息能力、河流流水搬运物资粒径与流水关系图示信息提取。此题考

查河流的搬运速度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资颗粒大小不同.根据图中的关

系得出:流速越大,颗粒也越大.一般在河流上游流速较快,在下游速度较慢.此图中鹅软

石对应的河流搬运速度是200-300cm/s,所以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200cm/s。

故答案选B项。

10.流速越大,搬运颗粒越大,根据题意,随着流速逐渐降低,颗粒越大越先沉积,对照图

示可以判断,黏土颗粒直径最小,应该最后沉积,故选项 A、 B错误;黏土颗粒直径小于

粗砂,所以应该是粗砂先沉积,黏土后沉积,选项 C错误,故 D正确。

11.A

12.D

13.A

8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解析】

11.图中①处岩层发生了明显的错动、位移,①处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山地,符合

的是华山,其他几列山脉都是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2.图中④处岩层发生了明显的错动、位移,④处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下沉,形成谷地,符合

的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和东非大裂谷。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D符合题意,其

余选项错误。

13.野外攀岩活动是指攀坡度很陡的天然石峭壁,因此适合攀岩运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从

图可以看出,②地位坡度最陡,A正确;其余地点不是陡崖,不适合攀岩。

14.A

15.C

【解析】

14.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所以珠峰地区一定发生过的

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等,但是不能推断出有火山喷发;①②③④⑤

分别对应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A正确,其

余选项错误。

15.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岩石属于沉积岩,而有色金属多在岩浆岩中,C符合题意;沉积岩一

般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具有明

显的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

16.A

17.C

【解析】

16.读图,图示河道有明显的凸岸与凹岸,根据河流的凸岸、凹岸理论,在凸岸沉积,凹岸

侵蚀。甲、丙两处为凸岸,易发生堆积作用。乙处位于凹岸,易受侵蚀,所以实线河岸形成

时间要早于虚线河岸。A对。河岸变迁在平直河道上主要表现是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沉积;

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沉积。在弯曲河道上则主要体现出凸岸、凹岸理论,B错。甲处是堆

积,C错。乙处是侵蚀作用,D错。

17.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作用

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台湾岛是板块碰撞形成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B不符合题意;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故

C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

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18.A

19.B

【解析】

9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18.A、根据河流的侧面的堆积物分析,②处的堆积物在北岸,④的堆积物在南岸。图是北

半球的河流,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流向右偏转,所以判断河流②处是从西向东流

动,④处是河流从东到西流动。②④为同一条河流,所以该河流在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故

正确;B、②④为同一条河流,根据图中的海拔判断图中的④位于②的下游,此图是北半球

某地南北向的褶曲。所以图中的河流主要是东西流向,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河流的侧面

的堆积物分析,②处的堆积物在北岸,④的堆积物在南岸,图是北半球的河流,由于受到地

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流向右偏转,所以判断河流②处是从西向东流动,④处是河流从东到西

流动,②④为同一条河流,所以该河流在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故不符合题意;D、②④为

同一条河流,根据图中的海拔判断图中的④位于②的下游,此图是北半球某地南北向的褶曲,

所以图中的河流主要是东西流向,故不符合题意。

19.A.图中的①是向斜构造,故不符合题意;B.②是背斜构造,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

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图中的流水侵蚀也加剧了谷地的形成,故正

确;C.断层上的⑤处不是地震的震中,位置与④的河床差不多高,故不符合题意;D.图中

的③地有沉积,挤压形成褶皱,断层活动,上升形成了山地,故不符合题意。

20.

21.

【解析】

20.该地先发生沉积作用,依次形成④③②①四个岩层;之后,地壳水平挤压使该地岩层发

生弯曲,形成褶皱;之后,发生地壳垂直运动,使图示右侧褶皱形成断裂错位现象;最后发

生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岩石圈内部,在此过程中,岩浆通道附近区域受高温作用而变质。

选A项。

21.根据地壳的物质循环判断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图乙中A

岩石为岩浆通道附近区域岩石受高温作用而变质而成,选D。

22.背斜向斜褶皱隆起侵蚀作用下沉堆积作

用AB平坦高低不平中心老,两翼新

【解析】



(1)据图可知, A处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B处沉积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

为向斜部位。(2)据图可知,该地先是受水平挤压力作用褶皱隆起,后侵蚀作用使该褶皱的

顶部缺失,后地壳下沉,堆积作用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3)背斜部位天然拱形

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适合修建隧道,即A处,向斜一般容易储存地下水,适合开采,即B

处。(4)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平

坦,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5)A处为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23.向斜山谷.谷地或盆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反而成

10 / 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板块运动和地貌

为山谷D背斜处不易坍塌,不易积水

【解析】

(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

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

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

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根据岩层的弯曲分析图中的C为向斜,D是背斜构造,

此时形成的谷地,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

谷地。(3)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

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根据岩层的弯曲分析图中的D是背斜

构造,所以在图中的D建隧道,主要是因为背斜处不易坍塌不易积水。











11 / 11

献花(0)
+1
(本文系考试资料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