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帘》之艺文

 zqbxi 2023-06-24 发布于江西

帘箔部汇考

《方言》

《杂释》

薄宋魏陈楚江淮之间,谓之,或谓之曲。自关而西,谓之薄,南楚谓之蓬薄。

〈注〉曲此直语楚转声耳

《释名》《释床帐》

帘廉也,自障蔽为廉耻也。

户帘施之于户外也。

《墐户录》《轴帘》

摩勒传红绡妓,轴帘延客入,轴帘言卷之如轴也。

《银蒜》

欧阳六一《仿玉台体诗》:银蒜钩帘宛地垂。东坡《哨遍词》:睡起画堂,银蒜朱幕云垂地。蒋捷《白苧词》:早是东风作恶,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银蒜盖铸银为蒜形,以押帘也。元《经世大典》:亲王纳妃、公主下降皆有银蒜帘押几百双。

《本草纲目》《帘箔释名》

李时珍曰:其形方廉而薄,故曰帘、曰箔。以竹及苇芒编成,其帛幕曰。㡩陈藏器曰:今东人多以芒草为箔,入药用,弥久,著烟者佳。

《败芒箔主治》

陈藏器曰:无毒,主产妇血满腹胀痛,血渴恶露不尽月,闭下恶血,止好血,去鬼气、疰痛症,结酒煮服之,亦烧末酒服。

《箔经绳主治》

李时珍曰:痈疽有脓不溃,烧研和腊猪脂傅下畔即溃,不须针灸。

《厕屋户帘主治》

李时珍曰:小儿霍乱,烧灰饮服一钱。

帘箔部艺文一

《帘赋》唐·孙逖

智者创物有以而然,帘之为用,博利存焉。若乃少妇重闺,王孙华馆,映锦屏以猗猗,增绣户之焕焕,琼钩上而齐女讴,珠影垂而楚妃叹,盖私宴之乐。饰异在公之达观,至于因依华省隐映,长廊交辉,朱绂接影,金章隔至人之清范,杂仙署之馀香,禁钟启明纳晴天之曙色,严城警夕引华月之宵光,盼睐成宝终然允臧,岂备物而致用,亦道同于君子,轻明无隔,将引喻于虚心,卷舒任时,足炯诫于行己。组织成象,含游夏之文,绳约善结,得老庄之理,岂徒然哉?斯尽美矣。原夫青青梁苑,猗猗淇澳,冒雪停霜,是称修竹纡。匠人之巧思,列冢卿之华屋,甘剖节而离根,奉荣光而再穆,则有制长笛成洞箫,器同握玩,声引风飙,徒擅名于昔日,讵齐美于今朝。

《斑竹帘赋》宋·田锡

湘水春深,修篁翠阴,因善巧之,凝睇可为帘。而运心金刃光,翻拂霜筠,而元解朱丝,织就斗黛,点以交侵,虽曰皇英帝子,挥洒珠泪,亦秋露之晓滋,复春霖之暮渍。故锦章异状,由造化之自然;绮错奇文,入良工之经纬。或叠若连钱,或浓如湿烟,或黯若阵云之起,或累如滴水之圆。疏密增华,漏月光而未卷斓斑。若画隔花影,以初悬尤宜,宝轴分辉,玉钩加饰,垂旌翻虹绶之彩,飞额动金鸾之翼。彼海虾之须,谁能贵之?神麟之毫,安足多之?编明珠者,奚羡缉翠羽兮胡为,未若我郁金之堂,椒涂秘室,取守节以持操,贵以文而胜质。连垂香砌,透烛影于洞房,高挂曲琼,延曙光于绮席。矧乎金犊,将驾云軿欲升。斗繁华于戚里,阅芳菲于五陵。若玳瑁以妆成,前瞻绣轭,想潇湘而意远,后从玉乘。美哉!琅玕之用,贵豪所共悦;珍华之外饰,致贞芳之可重也。因而歌之曰:碧鲜有文,露点烟痕。帘者廉也,感人思重华之德,援毫颂南风之薰。

帘箔部艺文二〈诗词〉

《咏帘》齐·虞炎

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朣胧引光辉,晻暧映容质,清露依檐垂,蛸丝当户密,褰开谁共临,掩晦独如失。

《咏珠帘》隋·卢思道

鉴帷明欲敛,照槛色将晨。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

《赋帘》唐太宗

舒卷随瑶阙,参差映桂宫,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彩散银钩上,文斜玉户中,唯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帘》李峤

清风时入夏,紫殿几含秋,暧暧笼灵阁,纤纤上玉钩,窗中翡翠动,户外水精浮,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咏帘》杜甫

编竹状玲珑,庭闱尽处中。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功。春昼曾妨燕,寒宵岂隔风。都堂重献赋,明处忆牢笼。

《咏帘》杜牧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编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间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沉沉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咏帘》罗隐

翡翠佳名世共希,玉堂高下巧相宜,殷勤为属纤纤手,捲上银钩莫放垂。

其二

叠影重纹映画堂,玉钩银烛共荧煌。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题竹帘诗》宋·连倩女

绿筠劈破条条直,红线经回眼眼奇。为爱如花成片段,致令直节有参差。

《咏琉璃帘》元·马祖常

吴侬巧制玉玲珑,翡翠虾须迥不同。万缕横陈银色界,一尘不入水晶宫。月华远射离离白,灯影斜穿细细红。相隔神仙才咫尺,灵犀一点若为通。

《咏斑竹帘》华幼武

湘妃泪洒碧琅玕,剪织疏帘拭未乾。细缕引风宜隔暑,湿痕含雨欲生寒。灯前照耀琉璃洁,月下斓斑玳瑁看。直干尽输兵革用,高堂舒卷莫摧残。

《咏帘》明·沈周

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珠光荡日花如梦,琐影通风笑有声,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如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

《御街行》〈赋帘〉宋·高观国

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青丝不动玉钩閒,看翠额轻笼葱茜,莺声似隔篆。烟微度,爱横影参差满。 那回低挂朱阑畔,念闷损无人捲。窥春偷倚不胜情,彷佛见如花娇面。纤柔缓揭瞥然,飞去不似春风燕。

帘箔部选句

齐谢朓诗:风帘入双燕。

唐王勃诗:珠帘暮捲西山雨。

李白诗:珠箔垂银钩。

韩愈诗:黄帘绿幕朱户闲。

高骈诗:水晶帘动微风起。

宋苏易简诗:虾须半捲天香散。

欧阳修诗:押帘风日淡清秋。

帘箔部纪事

《拾遗记》:越谋灭吴,畜天下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修明,以贡于吴。吴处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捲以待月。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魄,谓之神人。

《庄子·列禦寇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注〉萧蒿纬织缉蒿为帘,薄也。

《记事珠》:徐复为始皇作自然之帘悬于宫门,始皇抱文珠置膝上,其帘便下,去之,则帘自捲,不事钩也,故又名不钩。

《汉书·周勃传》:勃,其先卷人也,徙沛。以织薄曲为生,销夏,汉武帝起神屋,以白珠为帘,箔玳瑁押之,象牙为蔑,风至则鸣珩瑀。

《洞冥记》:汉武元鼎元年,起招仙阁于甘泉宫西,编翠羽麟毛为帘。

《西京杂记》: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汉书·王贡两龚传序》: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凉州记》:明光宫在渐台西,以金玉珠玑为帘箔。《晋书·苻坚载记》: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尚书郎裴元略谏曰:臣闻尧舜茅茨,周卑宫室,故致和平,庆隆八百。始皇穷极奢丽,嗣不及孙。愿陛下则采椽之不琢,鄙琼室而不居,敷纯风于天下,流休范于无穷,贱金玉,珍谷帛,勤恤人隐,劝课农桑,捐无用之器,弃难得之货,敦至道以厉薄俗,修文德以怀远人。然后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刑措既登,告成东岳,踪轩皇以齐美,哂二汉之徙封,臣之愿也。坚大悦,命去珠帘,以元略为谏议大夫。

《拾遗记》:石虎于太武殿前起楼,高十丈,结珠为帘,垂五色玉佩,风至铿锵和鸣。

《晋东宫故事》:帘箔皆青布缘纯。

《三秦记》:有人发张骏冢,得白珠、帘箔。

《南史·沈麟士传》: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幼而俊敏。及长,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尝为人作帘误伤手,便流涕而还。同作者谓曰:此不足损,何至涕零。但曰:此本不痛,但遗体毁伤,感而悲耳。

《宋拾遗记》:戴明宝历朝宠倖,家累千金。大儿骄淫,为五色珠帘,明宝不能禁。

《南史·顾觊之传》:觊之,字伟仁,吴郡人也。为山阴令。凯之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自宋世为山阴,务简而事理,莫能尚也。

《梁豫章王综传》:综,武帝第二子也。普通四年,为都督、南兖州刺史。颇勤于事,而不见宾客。其辞讼则隔帘理之。每云恶人识其面也。

《梁书·夏侯亶传》:亶历六郡三州,不修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每有客,常隔帘奏之,时谓帘为夏侯妓衣。

《王锡传》:锡迁吏部郎中,称疾不拜。掩扉覃思,室宇萧然。诸子温凊隔帘趋倚。

《大业拾遗记》:炀帝至汴,御龙舟,舟前为舞台,台上垂蔽日帘,帘即蒲泽国所进,以负山蛟睫幼莲根丝贯。《小珠间睫编》:成,虽晓日激射,而光不能透。

《唐书·张嘉贞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召见,命草奏,皆意所未及;他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召见内殿;以帘自障。嘉贞奏曰:臣草莱之人,未睹朝廷仪。今天威咫尺,若隔云雾,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琅嬛记》:张说于元宵召诸姬共宴,苦于无月,夫人以鸡林夜明帘悬之,炳于白日。夜半月出,惟说宅无光,帘夺之也。

《摭异记》:张说有书生通于侍婢最宠爱者,说释之以侍儿归书生。忽一日,言某感公之恩,思有报者久之,今闻公为姚相国所搆,某愿得公平生所宝者,用计于九公主释之。说曰:近有鸡林郡所进夜明帘者。书生因请手札数行,遂及九公主邸第,具以说旨言之,兼用帘为贽。公主入谒,具为奏之,上感动。

《侍儿小名录》:宠姐,宁王爱姬。王宴客,妓妾皆在,独宠姐无得见者。李太白恃酒强之,乃设七宝帘,使宠姐隔帘而歌。

《唐书·王锷传》:锷性纤啬,有所程作,虽碎琐无所遗。官曹帘坏,吏将易之,锷取坏者付船坊以针箬。

《杜审言传》:审言子闲,闲子甫,字子美。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甫往依焉。而性褊躁傲诞,尝醉,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御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

《唐国史补》:尚书李廙,有清德。其妻,刘晏妹也。晏尝造廙,见其门帘甚敝。乃潜度广狭,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

《清异录》:人家畜一帘,赤紫色,人在帘间,自外望之,绕身有光,云得于天宝之乱,盖宫禁物也。后归于浑瑊家,有贵臣识之,曰此瑞英帘耳。

《云溪友议》:陆郎中畅登兰省,遇云阳公主下降,百僚举为傧相,其咏帘诗曰:劳将素手捲,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玉漏,报来过夜半。可怜潘岳立踌躇。

《同昌公主传》: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有却寒帘,类玳瑁斑,有紫色云,却寒之鸟骨所为也,未知出在何国。

《云仙杂录》:阆中参军黄涉婢曰笑春红,死,涉念之,泪洒犀帘,至皆损坏。

《记事珠》:于授幼时家以绿真珠胜为帘押授,读书数真珠以记。

《妆楼记》:洛阳人有妓乐者,三月三日结钱为龙、为帘,作钱龙宴。

《洛中记异录》:梁后主于宫中作珠帘,乃敕京师市珠内外之家,收索将尽,计无可得者,复于相国寺僧中收之,犹有隐之者,为邻僧所告,系于狴中,逐院而搜之。至来年,庄宗入汴尽灭。朱氏复远近搜之,寺僧曰:今日是端的搜朱也。

《闻见前录》:宋太祖节俭,宫殿内惟挂青布缘帘。《宋史·礼志》:仁宗以正月八日为皇太后长宁节。诏定长宁节上寿仪:太后垂帘崇政殿,百官宰臣以下,进奉上寿,閤门使于殿上帘外立侍,百官再拜,宰臣升殿,跪进酒帘外,内臣跪承以入。宰臣复降,内侍出帘外跪授虚盏。

《闻见近录》:仁宗朝禁中夜火,上御升平楼,垂帘呼班,喝拜如常。吕许公独挺然而立,上遣使问之,公曰:昨夕宫中灾,今日未面天颜,臣不敢拜。于是捲帘,上临轩陛,许公即再拜。或问其然,曰:禁中火,不惟上惊,岂不防他变?垂帘之下,未见天子,万一误拜,其将奈何?《宋史·曹皇后传》:庆历八年闰正月,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

《通鉴纲目》:治平元年,帝疾瘳,韩琦欲太后撤帘还政,乃取十馀事禀帝,帝裁决悉当。琦即诣太后覆奏,后称善,琦因白后求去,后曰:相公不可去,我当居深宫耳。遂起琦,即厉声命撤帘,帘既落,犹于御屏后见后衣也。

《宋史·洪皓传》:皓至燕,不屈。金主以生子大赦,许使人还乡,皓在遣中。十二年七月,见于内殿。请见慈宁宫,㡩人设帘,太后曰:吾故识尚书。命撤之。《李如圭传》:如圭,吉水人。七岁时,孝宗问:童子何业?对曰:能诵书。即诵无逸篇,帝大喜,授迪功郎。明日,与父谢恩,赐宴殿上。以父子不可同坐,命设珠帘隔之,宴罢就以帘赐之。归建凌云阁,以彰君赐。后官至福建安抚。

《舆服志》:芳亭辇前后垂帘。政和之制:以红罗绣鹅为额。

绍兴十二年,三辂成,前有横轼,后垂锦软帘。

《金史·舆服志》:皇后重翟车,有红罗明金缘红竹帘。《辍耕录》:歌儿珠帘秀姓朱氏,姿容姝丽,杂剧当今独步。胡紫山宣尉极钟爱,尝拟《沉醉东风小曲》以赠,云: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閒情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冯海粟先生亦有《鹧鸪天》云:十二阑干映远眸,醉香空断楚天秋。虾须影薄微微见,龟背纹轻细细浮。香雾敛翠云收,海霞为带月为钩,夜来捲尽西山雨,不著人间半点愁。皆咏帘以寓意也,由是声誉益彰。《琐缀录》:明成化中,阁门夏秋悬朱筠帘,冬春紫毡帘。

帘箔部杂录

《贾谊·治安策》:盗剟寝户之帘,此其亡行义之尤至者也。

《通俗文》:户帏曰帘。

《北梦琐言》:杜荀鹤曾得一联诗云:旧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时韦相国分司员外郎,寄寓荆州,或语于韦公,公曰:我道印将金锁,锁帘用玉钩钩,即京兆大拜气概,诗中已见之矣。

《梦书》:梦帘及屏风,可以蔽匿一身也。

《初学记》:帘图五岳,宁织崇朝之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