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给了人无限的欲望。 有的药,用得适量了它是良药, 过量了则成毒药。 ![]() 《个人实相的本质》书摘The Nature of Personal Reality: 因此,没有一种客观的、永远可得的资料库般的记录,可让你向它调准频率而接收到。 相反的,那些在过去、现在或未来会持有这资讯的那个意识,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它吸了过去……这资讯的本身也希望向意识靠拢。 它并非死的或不会动的东西。它不只是你想去抓住的东西,也愿被你抓住,因而它就被吸向那些寻找它的人。 ![]() 在你的主观生活中,想象也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赋予你的信念以活动力。 你的信念能被转化成实质的经验,是因为有各种驱动媒介的帮忙,而“想象”是其中之一。 因此之故,你对意念和想象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是极为重要的。 为了要驱逐不适当的信念,而建立起新的信念,你就必须学会运用你的想象力,把“观念”在心中移进移出。然后,想象力的正确运用,就可以把意念推送到你们想要的方向去。 ![]() 到某种程度,头脑使你的“心”(mind)保持一个三度空间的焦点,使你定位于必须在其中运作的环境里。就是因为心是那么效忠于肉身的脑,所以,举例来说,你才会感知时间是一连串的“片刻”。
就因为这个原因,实质来说,在你身为人的这时候,“心”大部分要仰赖头脑的成长和活动。有一些知识是维持生命所必知的,必须由父母来教给孩子、传给孩子。 你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一般性的基本假设,但是,由于你们每个人环境的个别状况如此不同,这些基本假设必须在实际的考量下加以实行。因此孩子接受父母的信念很有必要。 ![]() 所以说,这种对信念默认的态度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在一个孩子小的时候。但是,一个人却没有理由被孩提时的信念或经验捆绑。 这种信念的本质是,虽然你看得出某些信念似乎很明显是有害的或愚蠢的,但是你未必能这样轻易了解其他与它们相连的信念。 你父母给你的早期意念,就构建了你的学习经验本身。它们制定了安全的界线,让童稚的你能在其内运作。不知不觉中——因为你与头脑相连的心智还没发展得那么好——你的想象力朝着某些路线走。 ![]() 这样的一个信念,可以源自,比如说,一位过度操心的母亲。如果这样一个母亲的想象跟着她的信念走——势必如此——那么她就会立刻在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威胁上,感知她的孩子身边有个潜在的大危险。 在这种情形下,孩子透过母亲的行为,同时透过感知心电感应,接到这样一个讯息,而按照那些心照不宣的信念作出反应。 很多这类信念其实就藏在意识心中,但一个不习惯检查个人信念的成年人,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心里藏有这样的念头。这信念的本身并没有被埋起来,也不是不能为你所知,它只不过没被揪出来而已。 所以,如我先前提及的,一个最害人的信念就是,以为你目前行为的线索,已被埋掉而通常是找不到的了。这个信念本身,就足以把你关在自己意识心的内涵之外,阻止你在那儿找寻本来可找到的答案。 ——《个人实相的本质》 ![]() 人生有两出悲剧。 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现状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最适于称为人类的幸福,与人体的机械活动部分的劳累和痛苦毫无关联,也不会因人类中上层社会的自豪、奢侈、野心、嫉妒而感到难堪。 ——丹尼尔·笛福《鲁宾孙漂流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