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田村:丰饶的过往,走向坚定的未来

 玄鸟文化 2023-06-25 发布于浙江

中田村

丰饶的过往,走向坚定的未来

云山集镇

百年过往

养生福地

中 田 村

    一棵古树生长于中田村“白雪堂 ”的后门。确切地说,应该是兀立于“白雪堂”后门。这是一棵树龄 615 年的南方红豆杉,午后的阳光照耀着它雄壮而泛白的躯干,给人一种傲立于天地间的雄浑之感。不过你很快便会发现,它只是“古树群”中的一员。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树龄 315年的糙叶树,树龄 915 年的木榧树……枝叶繁茂,生生不息。

    赋税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根基。中田村的名字由来,便和赋税有关。元代实行《经理》之法,让农民向官府自报田产、赋额、履亩征税,造鱼鳞册籍,并分上、中、下三等交纳赋税。今中田村,即当时划为“中田”而得其名,并沿用至今。十年前,中田村实施新农村建设,平坦宽阔的街道两侧是整齐划一的三层白色楼房,且因地处云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浙江省首批 3A 级景区镇云山集镇的核心区域,村内还建有民宿、商超、儿童之家、邻里中心、足球场、书画馆……2018 年度云山集镇获评全省小城镇整治行动第一批省级样板。2020 年通过省美丽城镇考核验收,为全省第一个作为特大村参与城建的美丽城镇。
  但面对发展与保护的难题,中田村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村中保留至今的古建筑崇德堂和白雪堂便是最好的证明。它们的存在使得中田村人既知前路,又不忘来程。

白 雪 堂

    我们来到位于村子中央的白雪堂。抬头只见中堂门口上方红铜色匾额上写着“白雪堂”三个大字。据史载,此匾乃明代中田人氏陈汝器告老还乡时,万历皇帝朱翊钧念其清白如雪、操守坚正而恩赐。

        白雪堂旁的老房子

    《陈氏宗谱·德祖(中田)·行房》上载:陈汝器,讳瑼,字仲成,又名汝器,号静斋,生于嘉靖甲辰年(1544)二月,卒于天启癸亥年(1623)正月,生有三子二女,被中田村陈氏后人尊称为“巽六十四公”。
    因经纶满腹,才华出众,陈汝器曾为皇太子授课数载,当他告老还乡时,万历皇帝感念其嘉德懿行,赐建“白雪堂”。自此以后,陈汝器便过起了渔樵耕读、教化乡民子孙的生活。据说陈汝器极具悲悯之心,常在灾年接济抚恤贫困乡民。万历壬午年(1582)腊月,雨雪封门,贫者无以为生,陈汝器发粮救济。丙戌至丁亥年(1586-1587)涝旱相接,至戊子年(1588)春,饥荒严重,民不聊生,陈汝器家也是艰难度日,仍倾其家中所有赈济附近饥民,得活千余人。
    伫立在白雪堂四方型的庭院中央,脚下粼粼的毛砖以及目之所及的黛瓦乌窗,似乎向人喃喃诉说着这里的百年过往。隐匿于屋外树枝间的“嘤嘤”鸟鸣,似在求其友声,尽管岁月变迁,这鸣啭之音,已成为它们强大的基因。就像陈氏为教导子孙为人处世而开设的崇德堂,所倡导的尊孝重义、崇尚厉行等儒家教义,也已深深刻进中田村人们的基因。如今崇德堂的一间是书屋,书架上挤挤挨挨的书脊,在阳光里散发着鱼鳞似的银色光芒。恍惚间,你仿佛可以看见一位方巾儒袍、面色凛然的老者正在教授子孙吟诵“孝悌忠义”之句。

康 养

    说到康养,中田村也是一个绝佳之地。其实不止中田村,整个磐安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早已被人们誉为“养生福地”。

    在中田村一处公交站牌的长凳上,我们遇见三位在此聊天的老妇人。问过之后才知道,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 80 多岁。尽管她们的方言我们不是太懂,但分明可以看出她们眼不花、耳不聋,起身回家时也不需辅以拐杖。由此可见,中田村乃至磐安的确无愧于养生福地之誉。
    当夕阳搭乘云朵,将要沉入山谷,我们带着一颗恋恋不舍的心行走在夕晖晚照的街道上,而心的影子却如同白雪堂后门那棵雪白的樱花树绽放一般,漫延开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