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版好书分享|关于云冈石窟的研究巨著:日本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全16卷

 心尧九十八谈 2023-06-25 发布于北京

第396

【心尧爱影视书籍】

📚

前一阵发了两篇云冈石窟的游记,有不少朋友交流讨论,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图片

有人问起文章中提到的由日本学者编著出版的那16卷《云冈石窟》哪里可以读到电子版,当时我还真不太清楚。

图片

后来费了一番功夫,还真给找到了。在这里把它们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到更多对云冈石窟感兴趣的人。(文末附下载方式)

图片

这套《云冈石窟》是由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前身)的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集结出版的,全名是《云冈石窟 ——公元五世纪中国北部佛教石窟寺院的考古学调查报告》,共16卷。

图片

图片

从1938至1944年,由这两位日本学者带队,前前后后对云冈石窟共进行了7次调查研究、记录实测、照片拍摄等工作,并在第8窟至第13窟、第14窟至第20窟等窟前以及山顶佛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一篇讲述云冈石窟的文章中,我曾读到下面这样一段话:

“……战败后的日本经济凋敝,会贫困……然而水野清一、长广敏雄整理云冈石窟资料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止。1951~1956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的形式,陆续刊布了16卷32册大型考古学报告《雲岡石窟:西暦五世紀における中国北部佛教窟院の考古学的調査報告》(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印刷),前15卷每卷包括图版册、文字记录和洞窟实测图,第16卷为补遗和索引各一册,各卷均附有专题研究论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迄今为止对云冈石窟进行的最为详细的调查,也是第一部关于云冈石窟的大型考古报告。全书图文并茂,考证了云冈石窟的艺术渊源、艺术特色、历史和现状等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然这套书在现在看来,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明显不足,并且与后来的“宿白分期说”存在分歧出入,但它毕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云冈石窟进行详细调研的唯一一部巨著,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水野清一(1905-1971):考古学家、文学博士

  • 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1928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文学史系。
  • 1929年作为东亚考古学会第二批留学生到北京留学。
  • 曾任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研究员,后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
  • 专业领域为中国考古学,是日本在海外考古研究的先驱。
  • 主要研究成果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响堂山石窟与中国佛教研究。

图片

长广敏雄(1905-1990):美术史学者

没有找到他的照片,生平介绍也很少。倒是看到他在1952年6月28日京都举办的名为《关于吴昌硕》的座谈会上的发言:“如此想来,吴昌硕算是「装点」文人画的最后那个人呢!”

  • 192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史学科,曾任东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 1941年10月离开云冈石窟,时隔43年之后再访云冈。
  • 1948年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部副教授,1950年任教授。
  • 1951年获朝日文化赏,1952年获日本学士院奖。

图片

关于这套《云冈石窟》的重要价值不再多述,最后借用网上一篇文章的话作为结尾:
其一,丛书中大量早年清晰的图片和准确的实测图,与今日所见云冈石窟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别,一些造像业已破坏或消失。因此,该丛书不但是目前研究云冈石窟最重要的资料,也是研究云冈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自然与人为破坏进程,制定科学保护规划的重要资料。其二,这部丛书的研究部分,成为云冈石窟乃至中国石窟寺考古的重要参考。由此引起的学术思考、争论,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乃至东亚佛教考古的水平。”

参考资料:

  • 《云冈石窟的百年研究》:侯瑞,云冈生态文化研究院

  • 《跨越战争苦难,见证近百年中日交往的大型考古报告 <云冈石窟>》:王巍,科学出版社

  • 《20世纪日本、韩国的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图片

感兴趣的朋友还跟以往一样,在公众号首页发送“云冈石窟,就能下载到全套电子版了。

图片

我是心尧,热爱并记录生活。

欢迎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心尧九十八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