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献锋 | 江郎才尽说

 大河文学 2023-06-25 发布于河南

江郎者,南朝宋、齐、梁际之文豪也。幼而岐嶷,长而嗜学,尝为《别赋》、《恨赋》,雄健婉丽,遂擅时名。及晚岁宦达贵显后,文思既衰,无复佳制矣。

史传郭璞索笔与张协索锦之说,以吾观之,梦寐之事,原系荒诞,甚无稽也。何哉?梦之所遇,人自知耳,他人何由知耶?人之才艺岂因一寐而顿捐乎?抑文通欲自诬以损盈,现愚以韬晦之术也?盖江淹乘轩策驷贵盛之后,日事迎送酬酢之务,沉耽歌舞之乡,腹饱膏粱之味,无复留连文翰之苑,不历悲愁之境,遂无忧思之苦,身逸于宴安,心溺于优游,文思遂减矣。信哉文章憎命,富贵溺人也!若杜陵太白仕而达,干而禄,遇而贵,无不售之淹蹇,无枵腹之愁啼,岂有漏室之悲,蜀道之叹乎?唯一俗吏耳。焉能名振史乘,诗传百代乎?贫而行著,穷而诗工,人之常情也;富而志骄,贵而淫逸,亦势之必然也。先贞后黩,苍黄反覆者,古来如是。谁能免蹈其机乎?

盖士之微时,备历苦辛,世之炎凉,人情冷暖无不谙悉,于是乎有踔厉之志。若李斯之观厕鼠之忧畏,苏秦有裘敝之冷眼,故发奋取卿相之位。何也?以处卑之辱,居下之困,如寒侵骨,如火煎身,故笔下有朴悫感人之句,诗中多殷忧之语。求而弗得,其志匪懈,一旦居尊,势既易也,情亦迁也,食肉之口,岂甘藜藿之味乎?著裘之人,不知霜雪之寒;餍足之客,何有饥馑之苦。以放逸心而为文,则多阳春白雪之语,侈丽靡艳之文,隔靴搔痒,东施效颦,安有泣鬼神之力也?王荆公所伤之仲永,亦以流连酬酢而泯然众人。楚之屈原,厄江潭而藻丽;晋之陶翁,处东篱而文焕。唐之子厚,贬永州而才赡;宋之子瞻,谪散地而词工。以是观之,艰难困厄,沉滞不达,是上天玉成之道也。

韩公之五鬼,身中之三尸,真进德之益友;箪食瓢饮,穷闾陋巷,是修业之良途也;市井訾议,人情向背,乃冶性之药石也;才高位下,行洁而疏,隆誉之阶梯也。仕而不达,求而弗得又奚足悲也?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尔!欲得千秋之誉,而无才尽之虞者,当知所趋舍也。



作者简介

张献锋,中学教师,河南南阳人。自2006迄今已创作新韵诗词4800多首。所创作的《关公颂》在2018年首届关公诗会荣获一等奖。同年在“节庆杯国庆礼赞“中所撰写的《圣贤颂》荣获特等奖。2018年,在“第四届全国诗词家神州行”活动中所撰写诗歌三十六首荣获金奖,入编《全国诗词家2018年选》。著有诗集《偶得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