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他醉酒接过电话:我是上将许世友,你哪位?对方:我是小兵恩来

 sgpwg 2023-06-25 发布于广东

1955年,许世友获得上将军衔的消息传来,他和老朋友正为这个事儿喝酒这时候,电话突然响起,打破了气氛。许世友有些不耐烦地接起电话,略带醉意地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谁知,电话那头却传来我是小兵恩来”。

事情还要从授衔说起。我国在1955年进行了规模最大的授衔活动考虑到解放军历经28年建设发展,由不同出身、不同部队组成情况相对复杂,因此,在少将以上授衔中必须考虑多重因素,坚持慎之又慎的原则。

经过多日充分地酝酿,最终授衔人员名单基本确定。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许世友上将军衔

但是,许世友对这个决定并不满意。

按军功论,许世友南征北战,确实不比一些大将差;按资历论,他参加过大大小小战斗一百多场,是无可争议的“老革命”。他觉得授予自己上将军衔是与自己贡献不相称的,于是他向周恩来讨要说法。

然而当时周恩来正有接待外宾的任务,没有第一时间接见许世友。周恩来接待完外宾后,立即亲自打电话给许世友,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出现。

许世友从电话里听到说周恩来的声音,立即态度端正了起来,随后赶到了周恩来的办公室。

许世友一直在抱怨,还说什么自己没评上大将军衔,无非就是因为出身是红四方面军,没有红一那么根正苗红。

周恩来想要劝说他以大局为重,正确看待个人名誉得失。但许世友的心直口快让周恩来有些不高兴,他担心许世友的话会影响到团结。

周恩来凭借他丰富的经验,克制住内心的怒火,面带微笑对许世友进行劝慰:打仗厉害的确至关重要,但并非唯一因素。地方根据地的建设、政治工作、后勤保障、情报工作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难道他们就能忽视了?

“你说红四方面军出身的人被人排挤那你看看徐向前他是元帅衔,王树声大将衔,他们哪一个受到了不公正对待?

许世友见到总理周恩来一直心平气和地接待自己,自己内心的气愤缓解了一大半。而且,周恩来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不自觉地低下了头,脸上涨得通红。

然而,周恩来并未停止,他最后拿出了“杀手锏”,直言不讳地说道:“粟裕功劳大不大?他也仅仅是个大将萧克功劳大不大,他跟你一样是上将。

这话一出口,许世友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往下钻。是啊,粟裕和萧克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自己有什么资格排在他们之上呢?

粟裕是我国仅有几位指挥大军大规模战斗的高级指挥官之一,他在淮海战役中是前线指挥官,以出其不意的战略布局让敌人闻风丧胆。

而萧克的资历非常丰富,从南昌起义到五次反围剿再到长征,一路上他既领导部队作战,又负责基地建设,在军队发展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正因如此,当时有着“粟裕震大将,萧克震上将”的说法。许世友心想,自己有什么资格能与粟裕同级,而现在与萧克同级,组织已经十分照顾自己了。

此外,相比于那些在战场上为国家付出了生命的无数人,自己能够平安无事地活到现在,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因此,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呢?

许世友想到这些,赶紧向周恩来承认错误,表示之前自己的做法不对,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贡献,过分看重了虚名。

周恩来连忙说道:“许将军的贡献众所周知,只是元帅和大将的名额有限。”许世友被周恩来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通过周恩来的引导,许世友完全打开了心结。他欣然接受自己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结局。

此后,许世友充满了斗志,用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我军的各项任务和建设发展中。后来作为一位统帅前往西南边境率军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重大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