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与艺术碰撞:十年磨一剑,60多幅国画蒸汽机车惊艳登场

 江户小歪 2023-06-25 发布于浙江

近年流行蒸汽朋克概念,假设人类技术爆炸不是从电力革命,从新材料发展,而是延续依赖蒸汽动力,充满科幻艺术的魅力。

有位奇人,用中国画画出了60多幅蒸汽机车头。诚然,在六七十年代搞建设,很多宣传画中都会看到机车,但这样成系列,带有研究史料价值的车头绘画,令人耳目一新。

国画机车创作者:陈海涛

陈海涛,辽宁阜新人,出生在1949年,他从小就爱画画,作为铁道世家的职业家庭熏陶,他和机车也有着不解之缘。退休后,陈海涛突发奇想:我何不画火车头呢?

2008年开始,他就陆陆续续画出了60多节火车头。我把他的机车国画整理汇编成文,供大家欣赏。

蒸汽机车头欣赏

1.FD(菲德)型

该车由苏联伏罗希洛夫格勒与捷尔仁斯基工厂制造,为了解决运输能力不足问题,从苏联进口1054台,进口时定名为“友好型”,1971年改为FD型,FD是两个制造厂俄文字母ΦД的缩写,时速85公里。

该车配属于东北及华北各铁路局,20世纪70年代末陆续退役,1990年取消该机型号。

FD型机车

这是陈海涛绘画的第一幅,更像油画质感,漫天风雪间,FD机车别有一番硬汉柔情混合的气质。

2.人民型(RM)

1957年,大连机车厂将胜利型机车改造成人民型机车,时速110公里,共制造258台,1966年停产,它是当时我国干线客运的主型机车。


人民型机车

图中几乎看不到车身,车头红环上可以自定义八个金色大字,非常精美。两侧群山环抱,机车喷射青汽浓烟,疾驰而来。

人民型机车,无景特写

人民型机车,已报废

人民型机车-正侧面

3.KD55型

1921年,由日本川崎工厂制造的窄轨型号,用于山区小曲线半径的米轨铁路(轨道宽一米),时速50公里,它曾是云南铁路运输主力。

KD55型机车

我猜测陈海涛是为了符合云南的地理风貌,这幅与前两幅北国列车环境迥然不同。绿杨树荫的景色,配合车头斜照螺钉阴影,给人岁月静好之感。

阅读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