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保贵】:学生会不会被我们越教越傻?——从“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谈起”系列之二

 宇保贵 2023-06-26 发布于山西
学生会不会被我们越教越傻?

——从“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谈起”系列之二

文 / 宇保贵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阅读能力具体是什么能力?通过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能否提升?相信,这两个问题并不是人人都有明晰的认识。

我一直坚持认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即能不能看懂作者说了些啥,作者通过文字想表达什么。这两个问题是不论记叙、说明、议论,甚至实用类文本都需要搞清楚的基本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内容和主题,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写了什么”。

说到“写了什么”,就自然会联想到与之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怎么写的”,这个也是阅读中最基本的内容吗?

这个问题看怎么说。

如果是读者,我以为大可不必我看一篇文章,只需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就行,没必要去研究“怎么写的”。就如我吃鸡蛋,根本不需要追究如果下蛋的问题。

但如果是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所以,这个问题还真有研究的必要。因为有研究的必要,所以,自然就有考查的必要。但是,对“怎么考”的认识和实践,我们走过不少弯路。


我们先从“写了什么”的考查说起。

首先,对文章基本内容理解一定是最应该考的基本题型。如果连文章中“某句话是什么意思”、“某个问题作者是怎么看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些问题都含糊不清,他说自己的阅读能力还可以,你信吗?
除此而外,如果是文学作品,事件的概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作者表达的情感思考、甚至题目的含义等问题也是必须应该拿下的,所以,这些就应该是阅读考查的重点。

其次,“怎么写的”应该怎么考呢?

传统的考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文体知识,如记叙类文体中人物描写的方式方法、铺垫伏笔、叙事视角、开头结尾、语法修辞等相关语文知识,更要分析某种写作手法或写作技巧的作用。

我认为,了解这些写作手法和语言知识是应该的。不了解怎么可能在实际表达中运用呢?但是,对于表达效果,学生是否需要明确说出来呢?这可就不一定了。

阅读的目的在于完善自己的表达系统,即使我不能说出某种写法之妙,是否影响我对这种写法的运用呢?

我的理解是:未必。

我能思路清晰语言准确地表达出些种写法的妙处,是否有助于我对某种写法的运用呢?

我的理解是:未必。

所以,说出“表达效果”,说出“好在哪里”,这类考查的必要性就很值得怀疑。

特别是语言。以修辞为例,课标相关要求是“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特别注意,是“体会”,什么叫体会?我的理解就是感受与领会。

也就是俗话说的“感觉到了”。那么,人生为老师,应该如何考查学生是否感觉到呢?传统的思维当然是你说出来它到底好在哪里?

这个思维从考试的角度看,没问题。然而这种效果是否能准确地说出来呢?比如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此等令人沉醉的语言,如果她的美非要说出来,一般我们会这样说:“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天青色等烟雨中的'等’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来江南烟雨迷蒙的美景。”然而,这样一分析,真能表达出本句之美吗?未必。

为什么呢?

因为文学语言之美往往是更适合意会,而很难言传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样的语言,是无论用什么样的套路化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出其意蕴之一二的。

所以,我非常反感对语言的赏析。多少年前,我们就强烈反对对文章对语言手术式的剖析。不能不说,这种的教学思维贻害无穷,这样的教学,也真可能把孩子们越教越傻。

那么,对人物、对主题、对写法的赏析,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吗?我觉得,这些,基本还是可以的。

那么,课标对文学类作品的赏析有什么要求呢?

让我们仔细看看“学习内容”中的相关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基本能明确,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是情感、内涵、人物形象、语言等角度。不过,其中表述是有细微区别的:对于形象,要求是“说出”;对于语言,要求是“品味”。

“说出”与“品味”有什么区别?课标此处的表述之别是有意还是无意?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从总体上来说,对“写什么”和“怎么写”的理解只应该是阅读考查的一方面,我们知道,阅读的两个基本层次应该是“读懂作品”和“读者共鸣”,即通过阅读文字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跳出文字反观读者自已的内心世界。所以,读有何得?读有何思?读有何获?这些也同样应该是考查关注的内容。

在阅读考查上,山西考题尤其是去年以来的变化,值得肯定。

这种进步,突出表现在15题,第一道题终于摒弃了“同学们围绕双线结构的好处展开讨论,请你谈谈你的看法与理由”式的纠缠,回归到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

“请变换人称,以甲秀的口吻向弟弟甲成简要讲述那天晚上他走后家里发生的事”(2022年)

——考查的是对事件的概括。

“'事到如今,这一切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作者是真的觉得没有意义,还是有什么言外之意?”

——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基本理解。

而且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也力求走出“请你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达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赏析”模板式的赏析套路。

今年“细微之处有深意”“真情是人物言行的底色”“小小厨房人生百味”的三句导语,提供了不同以往的赏析角度和赏析要求,恐怕学生就不好按照以往简单模式一套了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