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皇帝与龙脉之说

 刘传录说水浒 2023-06-26 发布于山东

泰山文学世相(十四)

康熙登基后,为进一步巩固满族对汉民族的统治,为满族入主中原找到地理上的合理因素,在政治上破除民族隔阂,也为实行“满汉一视”找到理论依据,康熙专作泰山龙脉论,提出“泰山山脉来自长白”一说:“朕细考形势,深究地络,迁人航海测量,知泰山实发龙于长白山也......”以此证明,泰山不仅是汉族人的神山,更是天下人的圣山。

康熙执政期间,三次致礼泰山,亲祀岳庙。不少诗人以此为素材赋诗记之,如钱陈群《恭和御制过泰山作歌元韵》云:“天孙宅东秉皇根,时巡往复典礼存。风回长养帝出震,望尊雄峻螯负坤,按图寻脉托始自长白。”吴锡麒《庙六十韵》云:“一脉回长白,千秋奠大东。”吴荣光《泰山》云:“长白山根走入海,出海还为泰岱峰。王气葱郁万万古,东方两朵芙蓉青。天门日观夜先曙,玉检金泥谁始封今代方知帝出震,中原嵩华尽朝宗。”这些诗词都直接反映了龙脉论在当时的巨大影响。

有趣的是,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却不主张封禅。二十三年(1684年)深秋,康熙第一次东巡来到泰山。他刚在山下的泰安城驻跸,侍臣便向他建议,应效法古代“受命于天”“易姓而王”的皇帝,举行泰山封禅大典,但康熙却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在他看来,历代帝王为满足自己的骄侈之心,不惜花费巨资大搞封禅典礼,结果却并未获得上帝的福佑,这种劳民伤财之举实不足取。康熙告诫百官说:" 朕向来崇尚实政,古人重金泥玉检、故此行只为巡察社会利病,省观民隐,体念黎民疾苦 ……",这段话中的 " 金泥玉检 " 指的就是泰山封禅大典。

康熙不仅亲自登临,还留有《登岱》、《百丈崖观瀑》等诗作。清康熙甲午年,康熙登泰山,到玉皇顶时,心中豁然开朗,大为感慨,认为天下第一山果然名不虚传,因而写下“果然”二字。此题刻位于玉皇顶东南,至今尚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