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葡萄一根藤,满张大网一个眼。你不抓住藤子、网眼,这中医就没法学好。 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种草药,消结节是绝活。叶子有点儿像薄荷,植株一般不会超过30厘米高。花期4-6月,果期7-9月。它喜暖喜湿,还能耐寒,不分南北,在水沟旁、山坡上、田野间都能看到夏枯草的身影。 夏枯草开花后,进入结果期时,它的花穗变成棕褐色的,像枯萎了一般。但是植株并没有枯萎,它的茎叶依然是绿色的,一直到秋天。 不管是脖子上的瘰疬,(多发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又称老鼠疮,患者常可在颈部皮肉间触及互相串连大小不等的核块,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 乳房上的脓肿(相当于西医说的前表性脓肿,或者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还是眼睛胀痛,以及周身的结节,只要是肝郁化火的都可以看成是肝气郁结的产物。 中医就是这样认识疾病的,要看到疾病的因,就能够治疾病的果。 《本草从新》说,夏枯草治瘰疬、鼠瘘、瘿瘤、癥坚、乳痈、乳岩。好像从头到脚的包块肿结它都能管? 夏枯草,你只需要把握住它性苦微寒的特点,虽然它作用很多,但总离不开热郁肝经这四个字。 夏枯草是冬至以后出生,到夏至就枯萎掉了,也是因为夏枯草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和炎热的夏天这两个极端的温度所以也才造就了夏枯草的灵气。 外部温度越是寒冷,内部温度越是要温热。所以一直到夏至,夏枯草内部的热能也就消耗完毕,所以才是一到夏至就枯萎,故有夏枯草之名。 夏枯草禀纯阳之气,它就带有辛散之力。凡各类肿结包块,得辛则散,也就是说夏枯草能够以它温和之气,消散坚凝,疏通郁滞。 郁滞可以疏通,可这些局部的瘀化火当如何解散呢? 夏枯草长于三春,得水木之气最全,因木当火令,这个木正好在夏天当火令,结果夏天就枯萎掉了,所以夏枯草可以退肝胆经的火。 这就是夏枯草最大的特点,是其他清热泄火药所不能及的。它在散结消肿的同时,还能够清热败毒,能够降泄郁结之火。 这样一方面打散郁结之气,一方面降泄郁结之火,此夏枯草所以能够缓解各类郁火包块肿结的道理。 夏枯草是脾气大的人的良药,而且它口感还不错哦,不会特别苦。你看一个人生气了,就跟绳子一样,绳子它一扭了一打结,那周围就会有结节过不去。 人生气的经脉就会打结,打结过不去了,久了那就是包块。 所以不管是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节、乳腺结节,(夏枯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或者单用夏枯草熬成膏内服,剩下的膏药外涂在患处,它可以拔毒) 只要是肝气郁结,这些痰火都会在局部打结,成为包块、炎肿,都可以通过一味夏枯草来疏散降泄,使结者得散,火者得降。 因为这些都是肝气郁结的产物,虽然病变部位、形态各不相同,但肝气郁结化火的实质却是一致的。夏枯草辛能够散结,苦微寒可以解热,故能愈一切热郁肝经的肿结包块。 有的人眼睛总是红红的,眼睛里头有红血丝,又胀又痛,一般是因为肝火旺,肝脏里头起火了,火是往上烧的,肝火最容易烧到哪里?烧到眼睛,因为肝开窍于目。 取夏枯草、桑叶、菊花各10克煮水喝,或者直接买中成药夏桑菊颗粒。 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头晕。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钩藤15克、决明子15克,煮水喝,方子虽然简单,但也是师出名门,出自《中华本草》 肺结核:夏枯草300克,青蒿30克,鳌甲15克。夏枯草、青蒿煎水去渣,浓缩成膏,晒干,再将鳌甲研细末,混合拌匀,分成20份,每日早晚各报1份,开水送服。 夜盲:夏枯草果球7个,猪瘦肉120克。用法:加水炖烂,食肉喝汤,每日1剂。 青光眼初期:夏枯草30克,白菊花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结膜炎:夏枯草15克,香附30克。用法:将香附炒焦,共研末,每服3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慢性膀胱炎。药方组成:夏枯草50克。用法:水煎去渣代茶饮。 胸膜炎:夏枯草30克,车前子15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 骨刺:夏枯草50克,醋1000毫升,夏枯草放入醋中浸泡2~4个小时,加热煮沸后再煮15分钟。每日1~3次,每次熏洗患处20分钟,每剂可用2日。 耳鸣、耳聋;夏枯草50克切碎,与一个鸡蛋、盐一起搅拌均匀,加少许水再拌匀,锅中加芝麻油烧热,放加蛋糊炒熟。用法:每日1剂 注意;夏枯草性味苦寒,易伤脾胃,所以脾胃气虚、食少便溏的患者慎用; 苦寒的药物易于化燥伤阴,所以热证伤阴、阴虚患者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的证候,禁用夏枯草; 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