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加索悲歌——切尔克斯人

 猫条山 2023-06-26 发布于北京

1915年的春天,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街上出现了一队古装的骑兵。他们身披锁子甲,头上戴着简易的头盔,拿着剑和盾行走大街上仿佛从中世纪穿越过来。

他们来到总督面前,要求参加刚刚爆发的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他们声称是十字军的后裔志愿对抗土耳其人。但其实这只是一场政治秀而已,他们根本不是十字军的后裔而是十字军对手的后裔。

在这里感叹一下俄土战争,从康熙年间一直打到民国初年,将近300年打了12次。我们平时看不起的土耳其用装备火炮火枪的近代陆军和帝俄扭打了整整一个清代,把帝俄大部分的兵力和注意力都吸引在高加索地区,帝俄的名将基本都参加过俄土战争。如果没有土耳其拖住帝俄,东边的大清国恐怕会被祸害得更凶些。

下图是1839帝俄征服高加索的战争,这里是土耳其和帝俄的角力场。

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呢?他们是大名鼎鼎的马穆鲁克的重要兵源之一-切尔克斯人,也就是说十字军的对手里倒是有不少他们的祖先。切尔克斯人的故乡在格鲁吉亚北部,在大部分时间这里是波斯帝国的地盘,波斯的铠甲也影响着切尔克斯人的铠甲。

下图是19世纪高加索切尔克斯人,他的头盔还是波斯图兰盔的样子,不过已经做了简化和缩小。

切尔克斯人的头盔用了库拉考特的盔的钵形盔体但是省略了护鼻顶刺,而且盔体变得很浅,大部分的保护靠锁子甲来完成。

下图是17世纪切尔克斯骑兵的装扮,锁甲和臂铠都是波斯式的,头盔是简化版的库拉考特盔。

切尔克斯人生活在格鲁吉亚北部黑海岸边,属于波斯的地盘,和拜占庭帝国相邻。历史上被波斯、奥斯曼土耳其和帝俄等占领过,属于四战之地。

下图绿色就是切尔克斯的领地。

切尔克斯人长得白皙高挑,从东罗马帝国时代起他们的儿童就经常被贩为奴隶。男孩子一般被作为奴隶士兵训练,女孩子被苏丹和皇帝们的后宫购买。

下图是现代的切尔克斯人的民族服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颜值。

被买成奴隶士兵的切尔克斯人最后成了马穆鲁克奴隶士兵,混到出人头地后经常托人往老家捎钱捎物。他们的传奇的从奴隶到贵人的故事吸引着无数切尔克斯男孩离开贫瘠的山地去往战争频繁的中东讨生活,马穆鲁克里面很大一部分士兵都是切尔克斯族。渐渐去当马穆鲁克士兵成了切尔克斯人的主要谋生手段。

下图是13世纪的马穆鲁克重骑兵,他们很多是切尔克斯人,他们也把波斯形制的库拉考特盔带到了中东和埃及。

从1250年到1517年,大约从南宋到明代的267年时间里,埃及由马穆鲁克王朝统治,王朝的统治阶级就是翻身做主人的马穆鲁克奴隶兵。王朝的苏丹里有一半是出身切尔克斯族的马穆鲁克贵族。一代又一代的切尔克斯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埃及和土耳其谋求鲤鱼跳龙门的梦想。

下图是马穆鲁克弓箭骑兵,他戴的头盔是图兰盔向库拉考特盔过度的产物。

在故乡的切尔克斯人也以尚武好战著称,他们的铠甲由于地方手工业的限制往往比较简单。他们的库拉考特盔也就简化为一个浅浅的盔顶,护鼻和翎管都被省略。

某些贵族依然戴从波斯购买的正统的库拉考特钵形盔,但是为适应格鲁吉亚的山地,他们披挂得是轻便的锁子甲,板链甲和四镜甲并没有在切尔克斯出现。

装备弓箭和火枪的轻骑兵是切尔克斯人的主力,他们都是头戴简略的切尔克斯式库拉考特盔。

法国人笔下的切尔克斯骑兵是典型的山地轻骑兵的打扮,原型浅碗盔刚刚罩住头顶。

在16世纪,切尔克斯人和沙皇俄国联合对抗克里米亚汗国,他们派遣使臣去到莫斯科觐见了沙皇伊凡雷帝。伊凡雷帝甚至迎娶了一位切尔克斯公主为皇后以笼络善战的切尔克斯人。

下图是当时的切尔克斯人的打扮,此时的切尔克斯人因为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显赫背景名声响亮,格鲁吉亚的切尔克斯人也是俄罗斯和土耳其竭力拉拢的对象。他们还是戴了本地化的轻型库拉考特浅盔。

切尔克斯的贵族军官,他的库拉考特盔要复杂一些,多了护鼻,但是依然是较浅的轻便头盔式样,此时已经是17世纪,火枪的威力越来越大,沉重的铠甲成为累赘。

到了18世纪,日益强大的沙俄开始征服蚕食高加索地区,切尔克斯人也不能幸免。为了抵抗沙俄他们向南方的强大邻国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靠拢争取支援,为此切尔克斯人皈依了伊斯兰教,从此成为穆斯林。

下图是18世纪的切尔克斯人的形象,其中的披锁子甲的武士的头盔已经头顶上的一小片盔顶,相当于戴了个锁子甲面罩。此时库拉考特盔在他的故乡波斯已经离开战场被火枪淘汰,在相对落后的切尔克斯也尽量轻便化。

在1812年打跑拿破仑后,帝俄开始了征服高加索的进程,持续半个世纪的战争里切尔克斯逐渐被帝俄蚕食。

下图是俄罗斯帝国征服切尔克斯地区时的油画,切尔克斯武士还是戴了传统的轻型库拉考特盔,此时无论再骁勇的武士也抵挡不了近代的步兵操典和线型战术了。

在征服高加索的过程中,哥萨克是帝俄的打手,他们参与了绝大多数高加索战争的战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哥萨克的兵器和民族服饰其实来自切尔克斯人。

下图是哥萨克人和切尔克斯人的战斗,最终哥萨克人战胜,夺取了切尔克斯人的土地武器和民族服装。

19世纪的切尔克斯人的铠甲更加轻型化,只挂一件像围裙一样的锁子甲,臂铠也省去不用。弓箭被燧发枪替代,腰上是他们传统武器库玛短剑和恰西克刀。他们的胸口的两排小筒布兜用来放火药包,为拿取火药方便锁子甲上衣胸口部分空出来。

他们的头盔更加偷工减料,浅碗形的盔体变成了小碟子一样的盔顶,所有护鼻翎管缨饰统统省略,变成锁子甲头套的附件。这种简易头盔只能防护割砍,他们防御的对象就是高加索的传统兵器库玛短剑和恰西克刀。

在19世纪50年代,摄影术的发明使切尔克斯人的形象更加直观得留下来。照片中他们的锁甲袖子也省略掉了,锁子甲头套上是个碟子样的盔顶。武器是火枪和库玛短剑还有恰西克长刀,而他们的对手哥萨克也使用同样的武器。

下图是张摆拍照,几个年轻的切尔克斯人的盔式样比较古老,甚至还有一顶波斯的库拉考特盔。他们的锁子甲也是古老的式样,没有露出胸口装火药的小兜来。

在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那年,切尔克斯人也遇到了灭顶之灾。在沙俄扶持的哥萨克殖民村庄不停侵占下,他们的土地越来越少,他们的反抗也都被击败。

下图是1847年被驱赶的切尔克斯人在反抗哥萨克人,绿色旗帜是切尔克斯人的旗帜。

最终在哥萨克和俄军的逼迫下,绝大多数切尔克斯人被驱逐出境离开自己祖辈生长的土地。他们被迫坐船跨过黑海避难到土耳其,下图就是被驱赶的切尔克斯人离开家乡的场景。

在土耳其的切尔克斯人重操旧业,继续当佣兵为土耳其对抗帝俄出力。在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中,切尔克斯人也充当了打手。亚美尼亚人和切尔克斯人这两个高加索民族都在土耳其和帝俄的争斗中扮演了悲剧角色。

下图是19世纪末的切尔克斯人,此时锁子甲和头盔已经摒弃不用了,羊羔皮帽,两排子弹袋的长袍成为作战常服。恰西克和库玛则是每个切尔克斯男人的标配,他们的长袍分为三种颜色:酋长穿白色、贵族穿红色而普通人穿黑色。

零星的切尔克斯山民留在了格鲁吉亚,锁子甲和简易头盔也都不再使用。他们成为牧民在山里放牧羊群,头上戴得羊毛帽。这种帽子他们一年四季带在头上,长长的羊毛垂在眼前夏天可以遮挡阳光,冬天可以防止雪盲。

现代的切尔克斯人在俄罗斯有一个小自治共和国,大约有11万人。

下图是阿迪格共和国的女孩们,她们拿的就是切尔克斯人的传统绿色旗帜。

切尔克斯人的民族服饰比较修身挺拔,现在的切尔克斯人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居多,经营养鸡场和放牧还有葡萄园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切尔克斯人非常热情好客,经营山地旅游也是他们的特色。由于过去尚武的遗风,此地盛产举重运动员,从苏联时代到俄罗斯时代,很多举重冠军都是切尔克斯人。

全世界的切尔克斯人现在大约只有两百多万人,其中150万在土耳其。他们每年的5月21日都要举行纪念活动,纪念高加索战争中被迫害的同胞。

从高加索到埃及,马穆鲁克的荣耀已经不再。曾经盛产战士和美女的切尔克斯现在是盛产葡萄酒的地方,过去的血泪荣耀皆归于尘土,只有照片上的铠甲告诉人们,他们曾经是骁勇的战士。

写到这里,库拉考特盔的故事总算写完了。一切的器物都和人有关,一切器物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我们跟着小馒头盔从波斯到印度又到埃及,最后到高加索,小馒头盔的故事就是西亚北非南亚大历史的一个侧影。冷冰冰的钢铁和金银后面的荣耀和屈辱,鲜血和眼泪才是这些小馒头盔鲜活的背影。

甲胄铿锵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篇疫情中的连载小馒头盔故事码了16000余字,是我头一次写这么长的文字,如有纰漏请一定指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