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师傅不做倒地木”,什么是倒地木?又为什么不做?

 我的城和我的客 2023-06-26 发布于湖南

俗话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古人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总结,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如果必须要做,又应该怎样去做?等等这些问题。古人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

俗话说“师傅不做倒地木”,什么是倒地木?倒地木的本意是倒在地上的木材,这里的意思是死人的棺材。为什么不做?棺材匠有一个规矩,不给死去的人做棺材。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就要找棺材匠做好棺材,不要等用时才去做!

在古代,一般人都会在5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准备棺材,有的地方甚至30岁就开始张罗了。如果到了这年纪还没有准备棺材,村里的人就会说这家人的后辈不孝顺,忽视天道人伦,被人认为是大不敬,对子孙们是极其不利的。

棺材匠人是有许多讲究,其中有五种情况是不做棺材:

第一、不给死人做棺材,因为有一个说法给他们做了棺材不吉利。

第二、不为大奸大恶之人做棺材,因为人们认为,生前作恶的人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这类人不配入土为安,如果为这类人制造了棺材会折自己的寿。

第三、夭折的小孩是不能给他们制造棺材,因为夭折的小孩所带的戾气和怨气最重,往往被古人视作不祥之身;

第四、刚成亲的新人如果突遭横祸,也不适合给他们制造棺材,这类人死时必定带着不甘和遗憾,给他们制造棺材会招惹晦气。

第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棺材匠不给自己做棺材,当然在如今的年代,以前的这些规矩没有了。

传说棺材匠在为人制造棺材之前,不能一上来就拿着斧头砍木头,而是要先叩拜祖师爷,请上三炷香,这就是行业流传已久的敬棺仪式。

那如果一个人突然故去,家里穷又没有准备棺材,那怎么办?就只能去找备好棺材的人家,一个看他的身体是不是很健康,二个看他是不是想换一副好的棺材,如果这两个条件都符合,那多出一点钱他会愿意卖的,质量当然不是很好!

民间还有着“棺材不落地”的说法,意思是在出殡的过程中,棺材不可以落地!如果棺材落了地,那就在此地埋下,说明死者已经为自己挑选好了下葬的地方。一半是包含了生者对死者的尊敬,另一半更多的是关注抬棺人的安全问题。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地方一个姓会有一条抬棺材的“龙”,“龙”是由两根又大又长的木棍、八根三米长的小木棍加上四根稍大一点的木棍组成,把四根稍大的木棍邦在两根大的木棍上,16个年轻力壮的人抬八根三米长的小木棍。

抬棺材的人是每个姓氏里年轻力壮的人,所以,无论是故去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他的姓氏里有一条“龙”,就会把他抬上山,毕竟抬棺材的“龙”是他姓氏的人,而这“龙”也喊家“龙”,不抬他也是说不过去,当然外姓人例外!

抬棺材是有许多讲究,一般德高望重的死者抬的路程远一点,但无论多么遥远的路程,棺材都会用专门抬“龙”的人来抬。为了避免棺材落地,人们会准备两条木凳,当人抬不动的时候,就把棺材停在木凳上,抬棺人休息好了继续再抬。

不过最近几年,有许多人为了省事、简单,用货车来送棺材上山,一个是为了安全、省事考虑;二个是费用问题,因为现在抬“龙”的人一个要四五百元价格,抬“龙”人有16个,还有2个“龙”头,这抬“龙”的费用就要八九千了。

关于抬棺材的人数,也是有许多讲究,以前,一般穷苦人家只用2个人抬一个简单的棺木上山;后来稍有钱一点的人家,就用8个人抬或16人抬,更加有钱的可以再往上增加,但不能超过64人,皇帝去世则是最高礼遇,用128人抬。

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中意外身亡,但出殡要在紫禁城里,下葬也要在皇家陵园,于是道光命人连夜从避暑山庄将棺材抬回京城,因为路途遥远,128人根本就抬不过来,于是奉命大臣准备了8000余人,轮流抬棺才将棺材运回京城当中。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6.1.19∶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