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库人物 ‖ 曲艺名家吴秀荣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3-06-26 发布于辽宁



吴秀荣

吴秀荣,女,蒙古族,1946年1月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1952 年至1958年,在法库县胜利小学读书。1958年,吴秀荣正式进入法库县剧团当演员。1960年入沈阳市戏曲训练班学习,坐科评剧花旦,师从赵凤霞、虹丽霞。

1965年,任法库县剧团业务副团长。

1972年调入铁岭地区文工团任演员队队长。1978年调入铁岭地区群众艺术馆任文艺部主任。20 世纪80年代末,参加辽宁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大专班学习,1992年于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戏剧导演大专班毕业。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剧协理事、铁岭市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副研究员。

吴秀荣从艺40多年,可分为两个阶段:“文革”前在法库县剧团从事评剧舞台表演;“文革”后调入铁岭市,主要从事戏剧曲艺编导工作。在法库县剧团主演过30多出传统戏、20多出现代戏和7出东北地方戏。演出过的传统戏有《茶瓶计》(饰春红)、《花为媒》(饰五可)、《打金枝》(饰公主)、《六月雪》(饰窦娥)等;现代戏有《社长女儿》(饰小红)、《夺印》(饰淑芳)、《刘四姐》(饰四姐)、《三张彩礼单》(饰女儿)、《南海长城》(饰阿螺)等;东北地方戏有二人转《闹场院》、《彩凤还巢》、《开箱教子》,单出头《秀女放鸭》、《爱马驹的人》等。

吴秀荣在舞台表演中,成绩显著:1963年主演的评剧《夺印》,在沈阳地区文艺汇演中获个人表演奖;1965年演出的拉场戏《爱香上山》在沈阳专区汇演观摩演出时,法库剧团应邀做专场演出;出演的评剧《新媳妇》等6个剧目中,有5个剧目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和辽宁电视台录音、录像播出;二人转《开箱教子》、单出头《爱马驹的人》由中国唱片社(上海)录制成3张唱片,在全国发行,演出后受到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在观摩演出大会上,记者对吴秀荣进行专访,专访题目是(她是农民的好演员一一记法库县剧团青年女演员吴秀荣生活片断》。当时,《辽宁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戏剧报》等都有报道、专访和个人文章。会后,吴秀荣等又应邀到长春作示范演出,并受到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的接见。同期,吴秀荣曾被选为地县团的代表、妇女代表、学雷锋先进个人和省青联委员等。

1978年从舞台表演转编导工作后,吴秀荣导演和辅导的剧目参加了辽宁省和铁岭市历届相关的调演和汇演,均获得不同的奖项,并摘取了全国的“双星”——国家群星奖和星光奖。主要的有1982年在省首届小戏调演中,吴秀荣参与合导的拉场戏《摔三弦》(赵本山主演)获一等奖,该剧1986年又获全国首届戏曲电影剧“鹰像奖”,铁岭市人民政府特颁状嘉奖;1985年在铁岭市首届戏剧、曲艺调演中,导演的拉场戏《双送鸭》(赵本山主演)获导演一等奖;1987年在省首届少年儿童艺术节上,导演的儿童音乐诗剧《闪烁的星》,获导演二等奖;1990年参与导演和录制的《春节大快车》,获全国第四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省一等奖;1992年在省第二届小戏调演中,导演的拉场戏《夺标》,获二等奖;1996年在省第三届小戏调演中,合导的拉场戏(疙瘩屯》,获导演一等奖;1997 年在全国第七届“群星奖”评奖中,合导的拉场戏《崔三赶牛》,获银奖,1998年该剧获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特别荣誉奖;2000年在省戏剧曲艺调演中,导演的小品《泉水叮咚》,获导演一等奖;2002年在“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中,导演的儿童小品《甜甜的心》,获新苗奖。

为表彰吴秀荣对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铁岭市人民政府授予吴秀荣“ 振兴奖”一等奖。

吴秀荣的事迹被收入辽宁省曲艺卷《东北二人转史》和《中国文艺家传集》戏剧卷中。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