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真的是想让苏联解体吗?跌宕起伏的往事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6-26 发布于北京

《大国的崩溃》

《大国的崩溃》这本书是挑战传统观念的。传统的观念讲苏联的解体是美国梦寐以求的事情,是美国的胜利。二战以后,世界分成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很多故事是带有悲剧色彩。不管是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六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以及双方的核武器竞赛,甚至随时可能爆发的核战争。但是美国真的是想让苏联解体吗?

读这本书知道,并不完全是这样。虽然苏联解体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电视直播间向美国人发表演讲,庆祝美国人民的价值观赢得了胜利,他连续用了三次“胜利”这个词,而且说,从此世界上只有美国称得上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美国人说的和实际的行动还是有差别的。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他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他懂得很多国家的语言,所以他能够看到很多的原文文件,有些资料来自布什总统图书馆中解密的资料,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以及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加密的通话内容记录。这些文件清楚地表明了,布什以及白宫的顾问们做了很多事情,来延长苏联的寿命。为什么?其实他们在下一盘大棋。他们担心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崛起,也担心苏联的其他共和国领导人推行独立运动。一旦苏联解体,他们希望俄罗斯成为苏联核武器的唯一继承人,并且在后苏联地区,尤其在中亚各共和国中保 持其影响力。实际上,是白宫试图保住戈尔巴乔夫。因为他已经被白宫视作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要的伙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准备容许共产党和苏联的继续存在,因为冷战事实上已经结束了,所以白宫关心的不是美国在冷战中的胜利,而是苏联可能爆发的内战。因为苏联掌握了大量的核武器,这样的国家发生内战是非常可怕的。

1991年,苏联八一九政变期间,在红场附近的莫斯科河大桥上的坦克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很重要的原因是苏联自身发生了很多的改变。这种变化当然也是双方作用的结果。其实,两国关系一度处于非常紧张的关头。1983年的9月1号,苏联军队在库页岛附近击落了一架载有269名乘客的韩国客机,其中包括了一名美国国会议员,这是闯了大祸。他们等待着来自美国的报复。就在这个月底,莫斯科附近的苏联防空部队司令部空军中校彼得罗夫在雷达屏幕上发现目标,显示有一枚导弹正在向苏联飞来,随即他发现同一方向好像还有四枚导弹,他怀疑是电脑故障,因此没有上报长官。如果他报告了,那么两个大国间的核战争也许就会成为现实。事实上,确实是苏联的预警系统出了小故障。彼得罗夫随后被捧为了英雄,因为是他拯救世界免于核战争。其实不是他不相信美国人会首先发动攻击,而是他认为美国人进攻是会让成百上千枚导弹同时袭来而不是只有一枚或者四枚导弹。但是最后美国人的报复没有来,也算是克制的。

在一年以后,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反而有些软化,谈到了美苏人民对于和平共处的渴望。老布什接过美国总统的接力棒之前,先当了副总统,这期间,他不断地去苏联,不是什么好事,是去奔丧。不过,坏事也能变好事。勃列日涅夫1982年11月逝世,他的继任者安德罗波夫1984年2月逝世,安德罗波夫的接班人契尔年科1985年3月逝世,老布什作为美国的代表,不断出席苏联领导人的葬礼,因此在二十世纪80年代,他成了莫斯科的常客。在美国他有一句话广为人知,他说,你死了,我就飞来。不断地造访莫斯科终于在1985年3月的契尔年科葬礼上有了收获,这一次老布什第一次遇见并且问候了苏联新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终于见到了一个不会马上死去的苏联领导人,因为戈尔巴乔夫还很年轻。

我认为,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老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就成了比较好的朋友。他很欣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他曾经说过说,在那几年,在美国每个人至少都认识两个俄语词汇,“公开性”、“新思维”。而在苏联,人人喜欢一个英语词,“民主”。重要的是,戈尔巴乔夫不仅是一个难得的倾听者,而且是一个行动者,这是老布什欣赏的人。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弱化苏共对计划经济的控制,同时引进了一些市场要素,还启动了开放政策。开放,这是苏联反对派的说辞。他弱化了苏共对媒体的控制,为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在外交方面,戈尔巴乔夫重新采用了勃列日涅夫的亲善政策,重视和美国搞好关系,里根和老布什终于找到了一位可以交流而且不会死在他们面前的苏联领导人,他们准备就削减核武器进行磋商。事实上,戈尔巴乔夫就任后不满一个月,就终止了在东欧地区部署苏联的重型导弹,几个月以后,他邀请美国一起,讨论将双方战略核武器削减一半。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1991年的七月末到1991年的12月末这五个月中作出的重要决策。七月末,老布什到访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削减武器条约,而在这之前,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迅速崛起的领导人叶利钦签署了一项关于苏联改革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协议。当然,签订这种协议的本身,也说明了苏联中央集权统治的弱化。这本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作者重点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聚焦苏联最后五个月中发生的故事,正是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当然,仅仅五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之前要有很多年的积淀和各种准备。体制的、理论的、舆论的和人事的。跌宕起伏的往事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这是很厚的书,不可能在几分钟里面面俱到,建议大家有机会看看这本书,看看苏联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是怎样轰然倒塌的,同时也看看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以及他们内部的变化对这种博弈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