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都图书馆时,《沈从文《丝绣笔记》批注》

 静逸阅读 2023-06-26 发布于北京
去首都图书馆时,看到《沈从文《丝绣笔记》批注》小展,特意对《丝绣笔记》进行了一番了解。


1930年出版的《丝绣笔记》,是以织成、绵绫、刻丝、刺绣等中国传统高级丝织品为对象的研究著作。其作者朱启钤曾任北洋政府高级官员,有机会接触清内府等处收藏的珍贵丝织品文物,对丝织文物有很高的鉴赏力。另外,朱启钤个人也收藏有大量丝织品,是国内研究中国丝绸史和建筑史的倡导人之一。


沈从文自建国后转向文物研究开始,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因而对丝绣也颇有研究。《沈从文《丝绣笔记》批注》,正是对朱启钤版《丝绣笔记》进行的再研究,属于中国古代丝织史研究文献的赓续。


说起来,《沈从文《丝绣笔记》批注》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成书的。


1952年左右,原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刘观民在修沈从文的工艺美术课时,将沈从文关于丝绣研究的有关注释抄录到了自己所存的两卷《丝绣笔记》上。


后来,当刘观民得知同事王㐨作为助手协助沈从文从事中国服饰史研究时,便托王㐨将书转呈沈从文。


王㐨后来将该书批注后的转交过程做了简单记录:“此本为考古所刘观民之书,10余年前托我专呈沈从文先生为注数语以做纪念。去年偶于先生居室过道书架上得之,见天地头已注满文字,先生之于事认真如在眼前……”


此时沈从文已去世,王㐨于是将这两册书还给了刘观民。


从批注内容和沈从文身体状况分析,沈从文对该书的批注,最晚应该是在他1983年生病住院之前完成的,这个时间之后,沈从文便失去了笔书的能力。


《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展分为两大区域,第一部分为《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书展,介绍了《丝绣笔记》作者、批注者及数位经手人,包括朱启钤、沈从文、刘观民、王㐨等的生平,详细叙述了该书整理出版的过程;第二部分则为配合《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一书的中国古代相关织物、染色和织机展。


比较难得的是,首图的这个展览能够让读者近距离看到沈从文先生的遗墨,非常珍贵。

#我在岛屿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