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说酷睿系列从6代到10代架构都是skylake马甲版?

 金刚光 2023-06-26 发布于辽宁


本人小白一个不太明白

被浏览
65,087

11 个回答

超合金彩虹糖
电脑硬件等 2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这句话严格来说只适合放在高性能桌面级,再详细一点可以加上笔记本的标压U系列,

因为在这些系列里面,Intel六代酷睿到十代酷睿演进是

“Skylake——Kabylake——Coffeelake——Coffeelake-Refresh——Cometlake”

它们真的就只是一样的架构,换了名字而已

最简单的例子,在绝大多数benchmark里面,这些系列处理器的同频性能基本一样,只会存在误差现象。极端情况下会因为修补漏洞而产生有一点差距,但是影响不大。

六代到十代的高性能桌面级,靠加核、提频、打磨能效这些因素来进行更新的

移动端低压U有一些出入,主要是一些10nm处理器的混入

首先是八代的时候,混入了一个Cannon Lake-U,虽然内核依旧是Skylake,但是对比最初的Skylake做了一点改动,比如说新增SHA指令集、半吞吐AVX512,也就是说在新增指令集排的上用场的时候会有好于Skylake架构产品的同频性能,但是用不上的话,它就怎么跑都是那个Skylake内核了(因为内存能效差而造成的影响这里暂不考虑进来)

然后十代酷睿的时候,低压U有两条线,一条是14nm+Cometlake,另一条是10nm+Sunny Cove,后者就是彻底的新架构。

我记得当初的SPEC17提升数据是,对比Skylake架构的低压U,icelake-U在INT和FP上分别提升了18%和25%,这是Cannon Lake这种改版Skylake内核无法比拟的。

基本上也就是低压U这里新增的两个有点不一样的东西值得说一说,其他的暂时都还是Skylake架构,不管怎么改,六代到十代酷睿除了CNL-U和ICL-U其他就都是SKL

不过也很好记,因为那俩系列都是用的10nm制程,所以往简单里说六代到十代酷睿,只要是14nm的就都是Skylake架构以及它的马甲。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陈辉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简单地说,因为核心架构没有明显改进。

可以参考一下Block Diagram。

Broadwell核心


Skylake核心

前端5解码器,ROB宽度从192增加到224,二级缓存还是256KB。这套方案一直从Skylake用到Comet Lake。

Sunny Cove核心

Rocket Lake实际用的架构是Cypress Cove,Sunny Cove基于14nm的改型。这里用Ice Lake的Sunny Cove展示。

这才是全面改进。μOP缓存提高到2k,ROB增加到352,EP从8个增加到10个,AVX-512指令集支持,L1d增大,L2直接翻倍。

参考或引用
1.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roadwell_(microarchitecture)
2.https://en.wikichip.org/wiki/intel/microarchitectures/skylake_(client)
3.https://en.wikichip.org/wiki/intel/microarchitectures/sunny_cove
溜达兔
居家宅男,略懂IT
谢邀@神星

前几天看了一本介绍英特尔发展史的书,上面引述了中国区总裁杨旭的一句话——

如今我们最先进的14nm工艺处理器已经正式量产并投入市场。

我看了看书的出版日期,2015年。考虑到采访、撰稿、校对、印刷等一系列流程,杨旭说这话的时候起码要在2014年。

但是,直到2021年,英特尔好多用的还是14nm(当然有各种+++),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不过接下来英特尔可能就要翻身了,参看我之前的视频

Protoss
一个安静的狂战士 有时候也不那么安静

因为从6代开始,主要指令,imc,IPC几乎是0提升,唯一区别就是从4.2的频率提升到了5.2g,4c提升到了最大10c,而不提升imc ipc仅提高频率的表现就是性能上去了,功耗也上去了,且拆开顶盖除去保护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内部结构从6到9几乎没有区别,只有10代在imc和逻辑电门稍有提高

因为从6代开始,6~10代主流(排除少量超低电压产品)全部基于skylake架构,也就是那个2013年完成设计,2015年正式上市的架构,区别只在于为了上高频和增加规模,而不断++++++++++++++++++。

现在补充一下相同的地方:

早期8~9代i3==7代i5(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早期8~9代i3可以上100/200系主板)。

i5-10200h==i5-9300h; i5-10500h==i7-9750h(规模睿频完全一样,加上高位的i7-10875h,i7-10700h接连被背刺)。

i5-10400==8代i7(die size一模一样,而且内存支持频率也较10代中高端(i5-10600k以上)落后)。据说10代的es测试都是在1151上进行测试的,只能说intel想捞钱想疯了。

芯片组这边Z370==Z270。据说大部分B460==B360==B250,H410==H310==H110。

所以说6~10代基本都是skylake套娃(除了少量低压产品是icl,还有10nm的硅渣子i3-8121u),11代桌面是rkl,近似为icl的14nm+++++++++++++++残血版,笔记本领域是tgl(8核的tgl-h45都没上桌面,4核的tgl-h35==tgl-u的提频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