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针灸”的三则医话

 孙郎中 2023-06-27 发布于山西
【一】针灸作为中医药的一张“名片”,流传千年,生生不息。时至今日,仍在为守护大众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餐、针灸、功夫、中药美誉海外,可称之为“新四大国粹”!很多人咨询我关于针灸治病的原理,我认为:针灸之所以能治病,其实就是引导能量而已!“针”就是用针扎进人体,“灸”就是在人体表面用艾灸定点加热。古时候还有砭法,就是用磨制的石器从外部去刺激人体。而以上这些都是运用了同一个原理:当受外物刺激和伤害的时候,人体出于自保,能量与津血会自动往那个部位汇聚。就像人身体突然挨了一拳,那个部位就要肿起来,其目的就是气血往那个地方大量汇聚,去修复那一拳头造成的伤害。针灸是用外力的伤害和介入来人为的引导能量,以打通闭阻,也就是打通免疫力的通道。那针灸到底能不能治病?当然能治病,而且能治大病危病急病!也许在崇尚科学精神的今天,很多没接触过中医及针灸的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用药治病能想通,但针灸就是用针和灸。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面为什么几乎只讲针灸,而不讲汤液学?可见在成书当时,靠针灸就可以治好大部分病,而不像现在这样,逢病就吃药。当然,当时医家的针灸水平一定是比现在高很多!过去中医的治疗手段是“一针,二灸,三服药”,因为针灸几乎不需要花钱,就能解决好多问题,那些高明的针灸大夫可以通治百病,只要他判断准确,扎上几支针,把上下、表里调一调,这个病很快就好了!

【二】针灸是中医里特有的一种非药物疗法,包括针刺和艾灸。针灸的过程,即是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用来激发人体抗病潜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促进人体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然而,如今却有不少人对针灸有所误解,他们认为针灸是泄气的,会越针越虚。然针灸中也有补法,水平不高的医者不懂针灸补泻方法,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导致病情加重;他们还认为针灸会刺坏神经,其实,针灸针是尖而圆的,即使不小心刺中神经,也不会切割神经,因此患者大可不用担心;再者,他们认为针灸会出血,事实上,针灸学里专门有刺血方法,那是泻邪的,出血量及出血颜色也是根据患者病情而定,用毫针多不会引起出血,即使在拔针时带出来少量血,一般经过按揉很快就止血,也不会有后遗症。古人云:“药不暝眩,厥疾弗瘳”。其实,治疗疾病不管是辨证内服汤药还是外用针灸,都可能产生“瞑眩反应”。而且,通常情况下,病情越重,经络越敏感,其瞑眩反应也就越多见。医者要对治疗后的反应有正确的判断,既不要一概认为是错误的治疗,也不能全部认定是“瞑眩反应”。关键是看针灸之后病人的感觉,是神清气爽,还是萎靡;是症状大减,还是加重!如果精神状态很好,症状逐步减轻,那即使反应再多,也无需担忧! ​​​ ​

【三】现在正值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了,人体阳气亦向外升浮。我认为,夏季是一年中进行针灸的好时节,其疗效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理由何在?理由有三:其一,穴位居于体表,逢夏季人体阳气外浮,肌表阳气更宣通,亦更容易得气;其二,夏季阳气外泄,人体血易泻,气易行,最有利于排邪,尤其是刺血疗法更适合,可以治疗很多疑难病症。《内经》云:“天温曰明,则人血掉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泄,气易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三,夏季穿衣较少,更方便选取周身各处穴位。做完针灸后,只要避风避寒,效果一般都很好!另外,夏至到立秋这一段时间艾灸的好处也极多。艾灸可使阳气健旺,阳旺则气化有力,因此可以扶阳气,祛湿浊,通经络,排阴邪,祛风寒。前贤有谓,艾灸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我们可以这样说,艾灸后则人体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健康无病。虽然天气炎热,但很多人都有体会,用灸后不但不觉热,反而会觉得周身凉快,这即是阳气归根的反应!至于选用哪些穴位,当分治疗及保健两种情形!治疗时,因人而异,因症而异,需根据病患病情及体质辨证取穴;养身保健,取穴可取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中脘补中焦阳气;神阙与关元补下焦阳气;足三里可强壮脾胃,健运中焦;三阴交能从阴引阳,调理肝脾肾三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