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写求爱情书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6-27 发布于河南

如何写求爱情书

求爱,是爱情乐章的前奏曲,是青年男女追求美满婚姻的起步。

古往今来,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获得真正的幸福,都希望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在这种美好愿望的促使下,一旦他们发现了理想的伴侣,都会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表达出爱慕之情。尤其是在摆脱了婚姻爱情上的封建观念的今天,他们更是大胆地去追求。或男方向女方倾诉情意,或女方向男方表露心迹。这种由于对对方萌起爱慕之情而主动地追求对方,向对方抛出求爱彩球的行为,便是求爱。为求爱所写给对方的情书,我们称为求爱情书。

引起男女一方向另一方求爱的因素,往往有这样几种:

仰慕大名。从报刊上看到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文体新星的成名记实,虽彼此不曾相识,也倾心爱慕,主动向对方求爱。例如有个大学生,在报上看到一位女服务员自学成才的报道后,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有志气的姑娘,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封求爱情书,以示倾慕。女方很快回信,接受了他的求爱。

一见钟情。某些偶然的机遇,使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有了接触,其中一方立即被对方某些长处所吸引,产生了爱慕之情。如在一次青年联欢会上,一位业余歌手的优美悦耳的歌声,使一个同样爱好音乐的姑娘深深陶醉,姑娘寻到了知音,当夜就大胆地给歌手写了一封含蓄的求爱情书,小伙子很高兴地接受了她的爱。

感情升华。由于一起学习或工作,男女双方结识已久,感情甚好。这种感情也会逐渐升华为爱情,而由某一方主动地向另一方求爱。这是当前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以书信作为工具达到求爱的目的,是一种文明的做法。它具有考虑时间充裕,避免羞怯,易于抒发情感,又便于保密等特点,因而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为青年们广泛利用。


求爱对象心理

求爱情书是向意中人发出爱的信息。写求爱情书的目的,无疑是要使求爱对象接受己方的爱情。

如设想其结果,有可能接受和可能遭到拒绝两种。当然不置可否的回答也是有的,这给了我们继续求爱的机会。但最终还是会有明确的答复的。写求爱情书的人自然希望有好的结果,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除自身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与之相应的条件外,还应该注意掌握求爱对象的心理状态。

人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男女之间便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吸引力。青年男女第一次接到异性的求爱情书时,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羞涩感。青年男女刚刚步入爱情神秘王国,感到不好意思,总有些羞涩,怕别人知道,而把对方对自己的求爱视为秘密,严格保密,有时就连父母及好友都不愿告诉。针对求爱对象具有的这种羞涩感,求爱者应把求爱情书秘密地交给对方,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递交求爱情书,也不要跑到对方家里或对方单位递交,要尽量避开他人耳目,不给求爱对象在众人中造成“她(他)在谈恋爱了”、“她(他)有对象了”的舆论的压力。

戒备感。对于一见钟情或仰慕大名而写来的求爱情书,由于求爱对象对求爱者不熟悉,不了解,而容易产生戒备感。即怀疑对方的求爱动机,误解对方的情意,甚至担心求爱者别有企图。这就需要求爱者把求爱情书写得诚恳实在,如实地介绍自己的全面情况,用自己赤诚的情感来消除对方的戒备感,架起感情上的桥梁。有位女演员,由于职业关系,对来自观众的求爱情书总是处在高度戒备状态之中。她觉得求爱者总不会是正派人,不是流氓阿飞,就是花花公子。然而有封求爱情书却打动了她的心弦。求爱者说她是个有前途、但还不成熟的演员,需要有人帮助、指导,而他愿意尽一个忠实观众的义务,使她早日成熟起来。这封求爱情书写得感情真挚,语言动人,立即冲破她心头戒备森严的防线。她终于把一颗少女的心奉献给了她的“忠实观众”。

幸福感。当求爱对象初次收到求爱情书时,只要求爱者不是自己非常讨厌的人,总会由于自己被人追求、倾慕而产生一种幸福感。所以写求爱情书必须有感情色彩,要用自己的纯真的爱去拨开求爱对象的爱情之扉,点燃对方的情爱之火。这样,只要求爱者的主要条件大体符合对方的要求,由于双方感情上的沟通、共鸣,也容易筑起爱情大厦。某单位有个漂亮的打字员,别人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她看了一眼便摇头,于是人们背地叫她“骄傲公主”。但有一个相貌平平的小伙子,斗胆地给她写了一封求爱情书。信中写道:“您的美貌固然使我倾心,但最使我爱慕的,还是您的聪颖、好学和开朗性格。美色会随时光而黯淡,感情却会在时光中闪光。”在描绘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后,小伙子又如实地介绍了自己情况:“我长相一般,收入不高,家有负担,又是个普通工人。但我好学、能吃苦,我坚信这两件'法宝’可以给您筑起幸福大厦。”这感人肺腑的字字句句打动了“骄傲公主”的心,她心中掀起轩然大波,感到无比的幸福,最后出人意料地接受了这个普通工人的求爱。

激情感。对于尚未跨进爱情王国大门的青年男女来说,求爱情书一旦呈现在自己面前,往往陷入难以控制的激情之中。不少青年男女在接到求爱情书后,常常是面颊绯红,热泪盈眶,坐立不安,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吃不好,睡不着。可见,求爱对象需要时间作感情的平衡,才能作出冷静的决策。所以求爱者要理解对方这种激情心理,不要急于要求对方复信表态,更不要把对方没有及时复信视为犹豫、考验和拒绝。曾有这样一件事:青年工人小孙暗暗地爱上了同组女工小赵,在好友的提议下,小孙给小赵写了一封求爱情书。小赵见到自己喜欢的人写来了求爱情书,陷入异常的激动中。她在度过了几个难眠之夜之后,才动笔写复信。正当她准备去邮信时,性急莽撞的小孙竟找上门来,气势汹汹地对姑娘说:“看不上姓孙的不要紧,你可以找好的。为什么不吱一声呢?"姑娘的心冷了,一怒之下撕了复信,真的不干了。

在求爱对象的行列中,有时还会遇到离婚和丧偶的人。他们在接到求爱情书时的心理反映,也应引起求爱者的重视。离婚与丧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是件痛苦悲伤的事,它往往会给人的心灵上留下创伤,容易使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幸福失去追求的勇气。因此,在向他们求爱时,要注意用真挚的感情激发对方对幸福和爱情的追求,用入情入理、体贴关怀的话语,把对方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使对方振奋,重新扬起爱的风帆。

总之,求爱者要在自己的求爱情书中,倾注满腔的热情,把自己一颗赤诚的心捧到对方面前,让求爱对象了解,选择。


写作层次

对求爱对象进行认真全面的心理分析,做好求爱的思想准备,这时就可以动笔写求爱情书。写求爱情书,大致可分以下几个层次:

称呼。前文已经说过,情书的开篇,要正确地称呼对方。那么,写求爱情书的称呼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知道,求爱前双方仅仅是同志关系(熟悉的同志或陌生的同志),求爱时,对于求爱者来说,是想把这种一般同志关系向恋爱关系转化。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至于求爱对象,还存在一个接受或拒绝这一转化的问题。因此,使求爱对象容易接受的还是同志、同学等比较庄重、友好的称呼。比如:王柏岩同志、李淑娟同志等。如果双方比较熟悉,可以只称对方的名字,如:柏岩同志、淑娟同志等。这样就比较亲切些。还可以称呼对方的姓,如:小王、小李等。但是,求爱情书不要在求爱对象名字前面冠以“亲爱的”、“心爱的”等等表示亲热的形容词,特别是向陌生人求爱时,更忌讳这种称呼,因为在双方彼此不了解的情况下,陌生人突然叫自己“亲爱的”“心爱的”,会使一些求爱对象难以接受;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稳重的姑娘,更是会对此感到厌恶,产生反感的。因为称呼使用得不恰当而使求爱不成的事,并不罕见。

赞赏对方。之所以向对方求爱,是因为对方的某些长处,如品德、才学、相貌、性格、成就等方面的闪光点,深深地吸引了自己,使自己倾心,下决心要追求。所以,写求爱情书,首先就要赞赏求爱对象的长处,指出引起自己爱慕、倾心的原因。但是,这种对求爱对象的赞赏,必须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不能把一分说成十分,更不能把对方的缺点、不足当成优点、长处来赞赏。即使说的都是实在的事,也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有些青年在写求爱情书时,为了讨好对方,取得对方的欢心,就曲意奉承,极尽夸张之能事,或写陈词滥调,如形容对方容貌时,就写什么“象朝霞一般的美丽,象花儿一般吸引人”,夸奖对方的才学时,就写“您是中国的诺贝尔”,“当代的天才”等等。其实,一个正直的有见解的青年,并不愿意听这种纯属吹捧的虚假之词,他们所要了解的,恰恰是隐藏在这些奉承背后的那颗心。

倾诉爱慕。这是求爱情书的核心。在这里,求爱者要向对方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由于求爱者文化水平的高低不一,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一部分可长可短,但必须写得富有感情,情真意切,动人心弦,能把自己的深情表达得充分,使求爱对象能看到自己这颗赤诚火热之心。有的求爱者不写自己的真实感情,为了取得对方的好感,不是从小说上抄几段华丽辞藻,就动不动搬出“您是空气、阳光,没有您我就活不下去"这样的庸俗之词,这是不可取的。青年人应该懂得,纯洁的爱情需要真实情感,任何一点虚伪感情都会给爱情之花蒙上一层灰尘。

介绍自己。求爱对象能否接受求爱者的爱情,还取决于他们对求爱者的综合评价。这样,求爱对象就需要了解求爱者各方面的情况。为此,求爱者必须在求爱情书中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对方负责的老实态度,主动如实地把自己各方面情况告诉对方。即便是自己的缺点或生理上的缺陷,也都不要向对方隐瞒。当然,有些实在难以启齿的事,如失足、失身等等,讲出来要选择好时机,不一定非要在第一封求爱信中讲得清清楚楚不可,但总的说来,真诚相见是写情书时最应该做到的。采取回避、隐瞒甚至欺骗的态度,一定尝不到爱情的甜果。

结尾。求爱情书的结尾,应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请求求爱对象不论是否接受自己的求爱,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如“盼您回音”、“恭候佳音”“望能听到您的意见”等等;二是向求爱对象致以良好的祝愿,如“祝您幸福”、“祝您进步”、“祝您愉快”、“祝您成功”等等。在求爱情书中,不可用热恋时亲昵的结尾语,如“紧紧地拥抱您”、“热烈地吻您”等,这样会使对方感到不快,甚至因此怀疑求爱者的作风不端而拒绝对方的求爱。

落款。要让求爱对象知道求爱者是谁,应在信的末尾署上求爱者的姓名,也可以去姓署名,但不要只署姓,如“小王”、“小李”等,这样容易使求爱对象弄不清求爱者到底是谁,弄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来。求爱者若是单名,为了避免和他人混淆,最好署上自己的完整姓名。

最后要署上写信日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