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国春秋(吴越往事--吴越篇128)后蜀的灭亡

 东吴春秋 2023-06-27 发布于江苏

正当钱俶热火朝天、虔诚无比地大搞信奉佛教、佛祖保佑、扩张寺院、修建佛塔时,他的江湖老大北宋的赵匡胤也没有空闲着。

当然,赵匡胤对于信奉佛教、佛祖保佑、扩张寺院、修建佛塔兴趣并不是很大,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加速完成一统江湖的伟大计划,千万不要步柴荣的倒霉郁闷后尘,江湖没统一,人倒先挂了,王朝也完完。

在迅速摆平荆南和湖南之后,赵匡胤又将下一个瞄准了割据四川的后蜀国。

后蜀国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曾遭受过后周柴荣的攻击,常年不知兵的后蜀军队在后周军队的攻击下弱不禁风,很快便丢失了秦、凤、成、阶四州。

但后蜀的皇帝孟昶是个相当不识局势的哥们,打了败仗,一点也不低调,继续地在柴荣面前桀骜不驯,搞得柴荣很是恼火。

不过,柴荣很快因病而逝,桀骜不驯的孟昶短暂地渡过了生存危机,不过那只是暂时的,北宋的赵匡胤很快也开始惦记后蜀这块肥肉。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任命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武信军节度崔彦进为副步骑三万出凤州道;江宁军节度使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枢密承旨曹彬为副步骑二万出归州道,从北边、东边两个方向对后蜀发起大举进攻。

尽管北宋灭亡荆南、湖南的鲜活案例就摆在孟昶面前,但勇敢的孟昶还是决定依托蜀国的崇山峻岭、险要地形,尝试对北宋军队进行抵抗。

但战争的进展过程却令孟昶惊悚不已,十二月,王全斌率兵万仞、燕子二砦,下兴州,连拔石圌等二十余砦,兵峰直指成都之北方门户剑州,而刘光义和曹彬则攻占夔州、巫山,两路大军势如破竹,锐不可挡。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正月,王全斌率兵攻破后蜀重兵把守的剑州、利州,离后蜀都城成都只有一步之遥,而刘光义和曹彬则连续攻占万、施、开、忠四州,东川各州土崩瓦解。

躲在成都城内的孟昶再也无法强硬倔强了,经过人生思考,决定向王全斌投降,立国三十余年的后蜀国就此灭亡。

先是两个月平荆南、湖南,又是两个月干掉号称蜀道天险之难的后蜀国,赵匡胤的一统江湖行动简直就要赶上超音速,如果照这个速度正常发展,只要再过个一两年时间,赵匡胤便可以实现他一统江湖的宏伟目标,那么作为割据势力之一的吴越国必然也将成为北宋的囊中之物。

钱俶一直在不断关注着江湖局势的最新进展,纵观目前还幸存剩余的各位邻居们,似乎完全没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北宋的对手,赵匡胤只需稍稍发力,便可以将所有对手吹得灰飞烟灭去,钱俶愈发的感觉到巨大的生存压力。

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激发了钱俶求生的巨大动力:我不敢奢望赵匡胤和北宋王朝突然大放慈悲,放过吴越国,只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无比谦恭、绝对顺从的臣服态度,能够换来吴越国更久的国泰民安,要死也要争取排在最后一位死!

进贡次数的增加,进贡礼品价值的增加,那是必须的,除此之外,钱俶甚至还派遣自己的世子亲自担任进贡使者。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时期,各国之间的打打停停、谈谈闹闹都很正常,各国之间经常有外交的使者团相互往来,但很少有把世子当作外交使者派往他国的现象。

世子相当于是国家的太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是绝对不能随便出使他国的,万一有个状况,基本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但钱俶为了表示对赵匡胤和北宋王朝的绝对忠诚和顺从,在乾德四年(公元963年)十月,毅然派遣吴越国的世子钱惟睿携带数以万计的金银、珠器、犀象、香药进贡于北宋。

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十月,刚刚回归吴越国不久的世子钱惟睿再次被父亲派往北宋充当进贡使者。

钱俶如此忠诚、如此虔诚、如此顺从、如此谦恭的表现令赵匡胤感动不已,北宋周边的那些邻居们,如北汉、南汉之流,桀骜不驯、顽固对抗,是必须加以铲除的对象,如南唐、陈洪进等哥们,虽然表面上对北宋俯首称臣,但暗中都会搞些小动作,只有钱俶和他的吴越国,多年来,一直表里如一,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不恭之心。

 对于这样听话老实的小弟马仔,原本就心胸开阔的赵匡胤甚至不太忍心对吴越国兵戎相见,也许是该对钱俶进行些安慰和安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