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纪事:盘点吉林市船营、昌邑主城区现存初中的学校沿革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6-27 发布于吉林

从今天开始,吉林市的初中毕业生开始连续三天的中考,九年义务教育就此临近尾声,孩子们将在懵懂中迎接人生中第一次命运选择。在一份资料中看到,目前吉林市主城区不算私立学校,只有23所普通公办初中,这与八十年代我上初中时的情况很是不同。据记载,1985年时,仅昌邑区就有25所普通中学(含高中,包括厂办中学)。

自新世纪以来,由于大量厂办中学划归地方管理,吉林市的教育资源开启了快速整合优化。期间,许多学校被裁撤归并,学校数量陆续减少。另外,个别学校数次更名,也使得许多市民本来很熟悉的学校沿革变得模糊不清。于是在此盘点2022年尚在招生的市区普通公办初中,并简述其沿革,力求大致理清各学校的发展脉络。

一、船营区的初中

在吉林市的船营区,分布有六所初中,分别是五中、七、二十三、三十、三十一

吉林市第五中学位于船营区敦化胡同,该校追溯历史有清代农业学堂之说,也有追溯1923年成立的省立第五中学之说。但从历史脉络上看,目前学校使用的番号起步于1956年,其使用的校舍原本为朝族中学和朝族小学使用。

吉林市第七中学位于解放大路,该校始建于1948年,时称吉林省吉林市两级中学,学校位于东北电影院附近。1949年该校搬迁到吉铁一中校址,1950年又搬迁到永吉县政府(即现址,民间俗称西大院),校名一度为吉林市市立第一中学。1956年暑期后改用七中的番号。

吉林市第八中学俗称新八中,用以区别改称实验中学的老八中。该校1986年由三十四中和四十七中合并而成,校址位于勤劳胡同,此处民国时期为吉林六大兵营之一的陆军训练处大营。

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位于黄旗街,学校成立于1963年。成立初期,学校为初中,1969年改为完全中学,直到新世纪学校尚设有高中部,现为初中学校。

吉林市第三十中学原址位于吉林市长春路北侧,1965年,船营区第十五小学在此建校,1973年小学升级为中学。1980年之前,三十中也是完全中学,后来取消了高中部,改为普通初中。2022年,校舍改造,学校暂时迁往青岛街原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市第三十一中学位于北极街东侧,始建于1964年(由于该校建并了老十五中,因此目前校史提前到1948年),该校成立之初,名为吉林市第一职业学校,校址在现在八中的位置(当时的公安街北端,解放大路拓宽后,公安街北端向南退至解放大路),1965年迁至北极街新建校舍,1967年改为现名,1981年取消高中部,成为普通初中。该校曾有东、西两个校区。

二、昌邑区的初中

昌邑区目前有九中、十、十一、十三中、十五中、三十二中通潭实验学校等七所中学。

吉林市第九中学原本位于船营区的北山脚下,1990年与吉林一中互换校舍,迁至吉林大街现址。这所学校始建于1955年,当时,吉林省实验中学随省政府迁至长春,其旧址上新建了一所市属完全中学,当时校名为“吉林市中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吉林市第九中学。1964年高考,九中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后来学校取消了高中部,改为普通初中。

吉林市第十中学位于四川路。学校始建于1973年,当时为吉铁三中。学校划归地方管理后,曾改名吉林市博达中学,后又改为现在的番号。在吉林市的历史上,十中本来是桥头女中曾使用过的番号,改为现在的校名后,许多校友戏称“由刚猛变得柔媚”了。

吉林市第十一中学位于通江路东端。学校始建于1978年,当时为吉林市铁合金厂一中。学校2004年划归地方管理,改名为吉林市汇文中学。2020年学校改为现名。其实十一中的番号对应的原本是吉林大街上的一所学校,那所学校周边的许多小地名甚至以这所学校代称。在十一中番号被汇文中学启用后,吉林大街上的日杂批发市场已渐渐在口语中舍弃了“十一中日杂”的俗称。

吉林市第十三中学位于吉林市江湾路东端。学校现在的校史追溯至1948年成立的吉林市师资培训学校,稍早一些的史料则以1958年为十三中成立的起点。该校在历史上为完全中学,1996年改为初中,后来又兼并了老三中(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和职高,现在仍为完全中学。这所学校的校舍为民国时期吉林六大兵营中的卫队大营,可惜旧景已不复存在。

吉林市第十五中学位于哈达湾新宏街。该校成立于1975年,为炭素厂子弟一中。2005年,炭素厂厂办中小学移交地方,学校改称吉林市逸文中学。2020年,学校改称现名。吉林市十五中的番号也曾被其他学校(该校位于今实验中学校址)使用过。

吉林市第三十二中学位于哈达湾街西段。学校成立于1964年,曾使用过昌邑区第一实验中学的名称。

吉林市通潭实验学校位于解放北路。是一所初、小合一的九年制学校。其校史沿革不甚了解,欢迎了解情况的朋友在文末留言补充。

就在整理船营和昌邑的初中学校沿革变迁时,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一直不大理解为什么2020年,19所昌邑区中小学要重新启用番号命名。由于不是教育界的从业者,我不清楚这种改名会对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多少促进作用,不过总感觉其对文化传承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由于启用了一些被废弃的学校番号,无论是对原番号使用者还是现番号使用者,难免造成文化错位,甚至在无形中对番号本身积淀的凝聚力产生分散瓦解作用。有形的旧校园已被更新改建,无形的校名又被错位使用,为数众多的毕业生们重返校园时,又该去哪里找寻归属感呢?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