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探寻“文学之都”千年文脉

 新用户54146142 2023-06-27 发布于江苏

四月南京,满目苍翠,鸡笼山郁郁葱葱。北极阁下,鸡鸣寺旁,一座清幽庭院随央视镜头传遍世界。

这里就是南京文学空间网络建设的枢纽节点——“世界文学客厅”。

4·23世界读书日,央视一套、央视频、抖音等平台,面向全国推出文化专题节目《品读中国·南京》。节目以“世界文学客厅”为起点,梳理呈现了南京这座古都的千年文脉。

1500多年前的南朝,此处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所在地。如今,原址上重整建立起来的“世界文学客厅”,既是人们在此倾听千年历史回响的空间,也是探寻“文学之都”古今文脉的起点。

以文读城,构筑幽思怀古共鸣空间

“文学,是心灵与现实的碰撞。站在南朝文学馆原址细品金陵文脉,更容易触景生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站在由他们团队打造的文学客厅院内娓娓道来。

约公元439年,南朝宋文帝命司徒参军谢元,在此建立了中国首个文学馆,召集学生授课研学,开启了世界文学分科教育之先河。此后,明末篆刻出版家胡正言寄居于此,因院内有竹十余株,故居室名为十竹斋,其用拱花等技法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等,迄今仍是收藏珍品。

融古通今,既是“世界文学客厅”地址的本色,也是建造设计者的初心。“世界文学客厅”主楼展馆高达11米,分上下两层,分设文·脉、文·码、文·枢三个主题展区,配合院落内文·房、文·创共五个展项,体现古都文韵传承与创新空间的设计寓意。

“也是设计者的初心。”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会副秘书长、南京创意中心董事长王文溪介绍,在设计时就围绕起、承、转、合的框架进行了布局,力争将南京千年文脉的“文学源起、传承创新、文城转换、生活融合”四个理念,嵌入到院落的建筑空间,让人们更近距离 、更多元角度感受古都文韵。

根植千年文学厚土,再育“文学之都”绿萌,在2019年10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学之都”后,南京市随即启动了“文学赋能计划”、南京“文学之都”场所网络建设,以“1+N+X”战略框架,建设众多具有城市特色文学空间。

其中的“1”就是“世界文学客厅”。

为筑牢这一支柱,以“融合开放、虚实结合、面向世界、全面可持续”为原则,历时1年多重整建设完成。后期将按照人民性、生长性、连接性、艺术性理念,再创一些如面向文学爱好者的“鸡笼山下大师课”、面向青少年的“鸡笼山下文学课”等系列品牌课程,实现城市文学客厅、文学空间枢纽、文学数据中心、文学梦想殿堂的目标定位。

以文为媒,链接南京千余文学地标

千年南京,文脉连绵有续。在这方面,“世界文学客厅”亦有自己的隐喻表达。

主馆厅近10米高的通顶上,吊装有由南京艺术学院张明教授设计的DNA双螺旋设计艺术构件。构件上,金陵、秣陵、建康、建业……从古至今,南京的称呼,顺序排列;从“结绳”到“0101二进制”文码符号,穿插期间,画面首尾相接,展示的是“南京文脉传承的基因密码”,体现着的是南京文脉生生不息。

从公元280年至今,先有魏晋长赋《三都赋》,描写了吴都建业繁华盛景;再有世人争相传抄的六朝骈文代表作孔稚珪·《北山称文》摘遗;更有中国最早识字启蒙教材周兴嗣·《千字文》、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刘禹锡·《金陵五题》名句……2019年,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实至名归。

近现代,“南京文都”学自成一派,诞生了一批文都作家、文都阅读、文都翻译、文都刊物、文都教育、文都名著、文都名句。文都作家中的作家,均为现当代以来一群优秀的文学创作者;文都阅读,从多个角度展现这座被书香浸润的城市阅读氛围;文都名句,则是从近千条南京文学相关作品中精选出名篇名句……在这里,文脉似涓流,曲水流觞。

在南京,“文学地标”版图越扩越大,在南京文都代言人“宁好”上,“探秘文都”APP上线试运行期间,就发动了一大批文学专家、文化编辑以及文学爱好者,挖掘分布全市各地的611个文学坐标点位,添加了200个历史文化名人、近1000个文学作品和文学典故,汇编成为“南京文学坐标地图”。

以“世界文学客厅”中悬挂的电子地图为例,来访者手动点击放大,就能查寻到上述点位,便于历史追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寻找下一个目的地。

以文兴城,挖掘文脉解锁古都新玩法

郑和带你带游海丝、李白追月之旅、李香君戏游秦淮、王安石金陵置业路线图、凤辣子买买买攻略、千年男神昭明太子建康寻踪记……最近,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南京,除了常态旅游线路外,新增的文化旅游线路也很诱人。

在南京,包括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集团也纷纷加入“发现南京文脉”中来,并依此开发了一系列文脉旅游新路线,解锁诸多新玩法,为城市更新了百余条幽古怀思的文脉地标。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忧思,南京浦口火车站也正在围绕《背影》进行城市更新改造,1.3万平方米的历史文化区将于年内揭开面纱。

在南京,以文学打开视野,以文脉探寻古都的风潮正劲,一个接一个“昔日埋没街巷间”的文脉点位,正 “飞入”文旅部门、历史追寻者、文学爱好者的视野与案头。

而这,也是南京市重整“世界文学客厅”的初心。

根据《南京“文学之都”建设规划纲要(2020-2023)》要求,“世界文学客厅”将承担起南京“文学空间”城市空间建设引领性的作用,链接全市文学空间与地标,建立数据共享系统,促进文学互动展示体验与文学创作创新。

客厅已经筑成,文韵渐次氤氲。南京凭借千年文脉,串珠成面,迈向了传承创新的时代新征程。(刘军 傅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