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向这些父辈老人致敬!

 新用户3250tWn8 2023-06-27 发布于云南

——重阳节写给高五班同学微信群

曾以平

我们高五班同学们的家庭,

至今还有十几位健在的老人。

他们中有的老寿星已满百岁,

大部分也都是耄耋高龄。

他们没有听过辛亥革命的号角,

也没有参加爬雪山过草地的征程。

但他们听到过抗战胜利的喜讯,

更赶上四九年共和国的黎明。

他们唱过“跨过鸭绿江”的进行曲,

他们经历过清匪反霸的雷霆。

他们忍受过大跃进时期的苦雨,

他们经历过“文革十年”的风云。

他们吟唱过《东方红》的乐曲,

他们听到过“人民万岁”的呼声。

他们为国家上交过公粮、余粮,

他们为国家建设付出从不计分文。

他们为共和国的城墙搬砖送瓦,

他们靠劳动把共和国推着前进!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老农民,

但他们仍然有一颗纯朴的爱国心!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我们敬爱的父亲母亲!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

靠勤劳的双支撑着家庭!

为了省吃俭用,

他们穿的衣服补了又补;

为了养活家庭,

他们起半夜,睡五更。

多少个寒来暑往,

多少年茹苦含辛。

他们慢慢把子女抚养长大,

送儿女进高中、大学校门。

为了让孩子们去领略外面的精彩,

他们自己却一辈子未走出山村。

他们终于供养出了专家、教授,

他们养育了众多公务员、教书人。

为儿子成婚,为女儿出嫁,

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

可他们有的至今还未到过天安门!

现而今他们已经老了,走不动了,

只能在农村打发余下的光阴。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我们敬爱的父亲母亲!

我们同学的父母有的已先后离世,

目前仅有十几位老人。

他们有的得了阿尔茨海默症,

神智不清,记忆力不行!

他们有的已经瘫痪在床多年,

靠亲人陪伴,靠药物延续生命。

当然有的老人身体康健,

不吃药不打针如燕身轻。

他们有时还四处走走活动筋骨,

有的老人随子女进了县城。

同学们对老人照顾周到,

为父亲捶捶背,为母亲洗洗脚,

尽到儿女对父母的抚养责任!

虽然用不上“梦中哭竹”,

但确实是忠孝文化的历史见证。

不论是双河天池,还是长安旧城,

不管是四川泸州,或是威信县城,

庭光或者承清,李华或者曹云,

家固或者熊健,显鳌或者坤伦,

潘宗或者天群,文才或者国斌……

只要有老人还健在的同学家庭,

都有六十多岁的人亲自恃奉寿星!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我们高五班的同学们!

九九重阳节,家风得传承。

敬老不能拖,孝亲不能等!

一传一代一场景,

一撇一捺一人生。

没有父母给我们生命和家庭,

怎能有我们自立世间笑看风云?

我们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已经仙逝,

来不及等我们尽尽孝心!

由于当年我们总是说工作太忙,

没有给父母揉揉肩,谈谈心!

而今我们退休后彻底解放,

却再也听不到慈祥母亲的唠叨,

再也听不到严厉父亲的叮咛!

父母还健在的同学们,

你们真是好福气!

进家门有一声“妈,我回来了!”

出门几天就有父亲打电话问询。

好好尽孝,好好感恩!

有爸妈的家庭才是家,

有爸妈的家庭最完整。

现而今,

你们孝敬老人的事迹在邻里传送,

你们敬老爱老带来忠孝文化传承!

你们的行为深深影响着下一代,

你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尊敬!

我们祝福这些老人健康长寿,

我们祝愿这些家庭天天开心!

我们是谁?

我们就是威一中高五班的同学们!

曾以平·2020年重阳节前夕写于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