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的我,再读《平凡的世界》

 新用户7886Q1bi 2023-06-27 发布于天津
   

      初读《平凡的世界》,那时年少,尚且不知何为经典?

      再一次读完《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是在十分钟之前……

      这距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已经过去好多年了……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还是个不知何为经典的少年……犹记得,粗读一遍,只知孙少平的励志向上,孙少安命运曲折,感慨田润叶爱情的辛酸,心疼田晓霞的结局。最讨厌的人莫过于王满银,他懒惰,随性,无赖,是父母口中常说的坏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当然知道,每一个村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大龄单身青年,他们不在意村里人的眼光,我行我素。那时的王满银,在脑海里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年少的时候,黑与白,正与邪的界限是那么的清晰,孙少平和孙少安理所当然的就是我们励志要成为的那一类人,甚至在某个时刻感动着我们。而王满银,不出意外的成为反派人物,我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不成为像王满银那样的“二流子”。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岁月不仅将成长的痕迹刻在脸上,更让我们对很多事物有了新的认知。

       如今已为人妻,已为人母的我,再读《平凡的世界》我最大的收获是:理解

      就好比”反转“最大的,那个我曾经在心里厌恶了无数次的王满银的形象。现在才能读懂,他活成了当下多少年轻人想要却不得的人生啊。活成自己讨厌的人,是一种无奈,但穷其一生,也没能拥有自己讨厌的那一种人的那种勇气,是不是也是一种悲哀?

       作为少安和少平的姐夫,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就像正派理应胜于反派一样,这两个小舅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可以肆无忌惮的看不起他,甚至敢打他,而他作为世人眼中的反派,只能默默的认错。

  可是,他又做错了什么呢?

  是因为贩卖老鼠药,被怀疑走资本主义道路被抓去劳教,在当时来说,这确实是孙家不能接受的耻辱。可作为一个不会干农活的男人,他只能靠这些来挣些钱,维持自己丈夫和父亲的形象。

  虽说少安求人将他从劳教中放了出来,但他从来都懂,少安是因为兰花才帮的他。孤身一人,从来就不该对温情有所期盼。这时的王满银,内心是冷的,即使对于孙兰花,也没有太多的留恋心若是没有栖息的地方,在哪里都是流离,受尽人情冷暖的他,选择了流浪。他穿梭在每一个城市,即使落魄,也享受着在外的自由,他可以在这个城市买袜子,然后去另一个城市贩卖,他的这份勇气,是很多人没有的。虽然没挣到钱,但他依旧会在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给兰花和孩子带上礼物,看着父子三口在一起打闹的场景,孙兰花的心里常常会觉得幸福。是啊,即使这个人再不堪,他也是三个人的顶梁柱,更是孙兰花的天,但是对他自己来说,在外的苦,并不足为人道。他也会为妹妹孙兰香考上大学而骄傲,在外谋生的时候,也会去兰香所在的大学去看她,送给她自己珍视的计算器。

  读原著的时候,这一段情节让人莫名的心酸,那个被人看不起的王满银,他内心也有着对亲情的渴望,只是他的关心,都显得那样寒酸。这个男人,在外漂泊了多年,突然就回家了。那张镜子,它不仅照出了他的嘴脸、他的衰老,而且也照出了他前半生荒唐而愚蠢的生活。王满银的结局,是完美的,因为会一些写写算算,在少安的厂里帮忙,带着老婆和子女,幸福快乐。对于少安和少平来说,只要他在家待着,给姐姐兰花最好的陪伴,其他的都不重要。对于兰花来说,王满银的存在,就是她最大的幸福。而对王满银自己来说,流浪一生,看清人情冷暖之后,最终尘埃落定,这一生,也值了。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王满银,那不是无错,而是无憾。      

      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获取到的不是热情,不是昂扬斗志,不是不屈的意志,只是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怎么说呢?之前读的时候只觉得孙少平:有追求上进,不怕困难,脚踏实地,非常真实。而后晓霞和他之间的爱情,那样志同道合,惺惺相惜,至死方休。少平做的每件事都那样让人打心底里敬仰,羡慕,想成为他那样的有目标、果决的人,充满正气的人。这一切都是这么的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但现在读起来,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在想孙少平你屈服了吧?你是想过着平凡的生活了吧?要不然你妹妹邀请你去省城,你为什么不离开呢?是晓霞的离开,让你没有了目标吧……果晓霞还活着,你肯继续的奋进成为像晓霞那样的人,在飞机场里谈论国际上的形势,谈论着英国的对外政策……可是因为晓霞不在了,你满足于现状了吧?没有了晓霞的他,也没有了自己的目标,或者没有高尚的目标,他愿意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平平凡凡的活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着,组建自己的家庭生活,没有了期待,只有眼前的安稳,幸福和给他的感动。这是他再没有了晓震以后所能想到的好的生活。

      但你能说他堕落了吗?不能。因为他有了新的家庭,他爱那个不太理解他却愿意陪着他的女人。他和晓霞已经天人永隔,他只想珍惜当下。试想,让一个热血沸腾的人,心怀理想的人,在知道理想可以实现,但没爱人和自己一道,或者自己的爱人不太理解的时候,他选择珍惜自己的爱人,愿意向已有的幸福稍稍缩减自己的梦想。不平凡的人屈于平凡,他的屈服也是一种勇气,一种成长,仍是值得欣赏。 

        再读这本书,我才知道什么是”经典“。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我先来回答另一个问题

你们90 后,能看得懂吗?”或者说,

“原著写的是'文革解冻、人性复杂’是特定时代的治愈系与励志文,而今天这个时代是'物质过剩、屌丝认命’这样的题材还能激发人的共鸣吗?”

      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这本书很容易读懂。无论是文字还是故事结构,很容易读懂。90后在追偶像剧的同时也会喜欢《平凡的世界》。因为人心中都有某种对自我价值、人生尊严的理想。要想让自己的这种寄托得到释放需要通道,过去能够提供的通道是去找高富帅,但是《平凡的世界》打开了另一种通道。它会让一部分年轻人意识到,当一个人的物质条件没有得到基本满足,人是没有尊严的,但那不是唯一。正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润叶、秀莲等,当她们在为尊严改变苦难的时候,苦难就带有某种悲壮感。这其实就是经典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某种激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