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搭建经营分析体系

 CDA数据分析师 2023-06-27 发布于北京

经营分析指的是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一般情况下,普通员工只会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感兴趣,公司经营情况,只有中高层管理者才会关注,所以,对应的经营分析也就显得很高大上,它在整个数据分析体系中,地位也是仅次于行业分析,稳居高位。

         

简单来说,企业经营就是:特定人群通过花钱得出结果。因此,要做好经营分析,就得把这些经营过程的信息,转化成可以用数据来表达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5个部分:

有了这5个部分,就能清晰地展示出当前经营的好坏,从而推动下一步的决策。

在这5个部分中也是有重要值的,其中目标是核心。考核什么指标,做到什么程度,这两者是组成目标缺一不可的内容,目标清晰之后,梳理现状、拆解过程都会变得非常容易。

那么经营分析体系该如何搭建呢?这里我们用一个互联网企业的例子向大家详细展示一下:

举例:某互联网企业的销售部门,其职责是销售公司的广告服务,让客户充值,进而通过选择广告产品投放达到销售充值金额的目标。销售部门有5个小组负责不同行业的客户销售,如果是新开发的客户,则需要签合约,如果是老客户,即可直接充值消耗。

假定:

  • 该部门考核两个KPI指标:新签约客户数,客户消耗广告费金额

  • 该部门年度需开发12w个新签约客户

  • 该部门年度需促成客户消耗6000w以上

  • 该部门主要为人力投入,有100个销售编制

上述目标已经很清晰,现在我们通过五步来搭建经营分析体系:

第一步:按照时间拆解KPI  

把KPI指标分解到月份,从时间角度上为过程中跟踪目标完成情况,提供判断依据(如下图)。

拆解指标有两种基本方法:

1.按照去年同期水平按照其他同级别精英们部门的同期水平,计算出每个月占全年指标的权重,之后进行拆解,这种适用于有1年以上发展历史的企业;
2.按照投入产出比拆解,提前定好每个月资源投入力度,反推产出水平,这种适用于业绩主要有营销投入产出的业务。

第二步:按照部门拆解KPI   
把KPI指标分解到部门,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让每个部门都不盲目工作(如下图)。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各部门认领目标,可能是领导直接摊牌,或者部门经理拍胸脯保证的,并不是计算的结果,但不论这个目标是怎么来的,总之得有一个目标,这一样后续才能考核进度。

第三步:监控目标  

监控整体目标完成情况,预计完成结果,从而提示问题(如下图)。

这里的实际情况与开题目标的差异值和达成率,一般都通过计划获得,用差异值来衡量有多大的坑需要填,用达成率来看趋势向好还是趋势向坏。

第四步:查找潜在问题  

用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找到5个子部门中哪个部门问题更大(如下图)。

这个过程中,部门表现稳定性与部门承担KPI的份额,是要同步考虑的,上图只展示了稳定性这一个指标。
一般会有如下情况:


这些情况,可以通过结构分析+趋势分析解读出来,从而引发更多深层次分析。

第五步:设定过程指标  

通过梳理KPI指标的产生过程,设定过程指标。利用过程指标,简单诊断:问题由何而来,该做哪个方向的改进。
在这个案例里,两个KPI指标的产生过程不太一样,因此需要分开梳理。比如新签约客户,需要销售们做陌生拜访,从海量线索里,一个个谈。但是老客户已经走完了之前的流程,因此关注其充值、投放行为即可(如下图)。


之所以要拆解过程指标,是因为过程指标能反应出具体操作中的问题,通过过程指标分析,能对具体经营动作产生影响,从而更好促成经营目标的达成。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将目标进行如下拆解:
  • 新签约用户=线索数量*联系成功率*签约转化率
  • 户消耗金额=有充值用户数*有投放行为比例*平均每单投放金额
这样细化拆解后,我们就能利用这些指标,可进一步诊断,确定是哪个环节导致目标不能达成。
有了以上五步,就建立起一个简单的经营分析体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