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心!虾塘白便“凶手”或是它

 水产前沿 2023-06-27 发布于广东
对虾白便池塘水质与超微藻
  • 文/ 宁波华大海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技术总监 丁茂昌

摘要:超微藻普遍存在于对虾养殖水环境中,当超微藻密度达到107cells/ml以上时,并成为绝对优势种,池塘水质浓绿、高氧高pH、低氨氮低亚盐,对虾开始出现白便。该超微藻呈蓝绿色,400倍镜检点状或短杆状,直径约0.5um左右,猜测很可能是聚球藻(Synechococcus)或者是海洋原绿球藻(Pr0chlorococcus marinus)。水产超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是大势所趋。

对虾白便池塘的水质理化特征

1、池塘爆发白便与季节温度有关,在夏季高温季节普遍,尤其是水温26℃以上,北方在7-8月份爆发流行,华南5-9月份爆发流行。

2、池塘爆发白便与养殖历史有关,养虾多年的老养殖区域容易爆发,新开发的养虾区域较少出现。

3、池塘爆发白便与养殖模式有关,精养虾塘容易发生,混养轮养池塘较少爆发白便。

4、池塘爆发白便时,水质检测下午溶解氧10.0mg/L以上、下午pH值8.8以上,白便池塘水质表现为双高:高氧、高pH特征。

5、池塘爆发白便时,水质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很低,甚至没有,表现为双低:低氨氮、低亚盐。

对虾白便池塘的水质生物学特征

1、池塘水色浓,呈现为老绿水色,上下风水华均匀,透明度10-20cm。

2、池塘浮游植物优势种是超微藻,根据多度法检测标准,一般情况下密度

>2000万个cell/ml。如果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几乎没有其他藻类,偶尔下风处水面上有些漂浮大型蓝藻。

3、白便池塘的超微藻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一般点状、短棒状,个体约0.5um左右。不同池塘环境个体有一定差距,但是都是在1um以下,通过一次1500倍显微镜取样观察,个体0.2-0.5um,类似于蓝藻。

4、白便池塘的浮游动物生物量很低,与正常养虾中后期未发生白便的肥水池塘比较,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等很少。

5、白便池塘水体取样进行细菌优势种的鉴定,经过细菌专家检测发现,主要包括三大类: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未发现弧菌等有害菌是优势种群。

超微藻的特征

超微藻普遍存在于水产养殖水环境中,由于受研究方法、技术水平和观察仪器限制,还无法详细描述超微藻的外部形态特征、细胞结构与生理特征等具体参数。超微藻已经引起了对虾白便病害,水产养殖超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是今后发展方向。

1、超微藻个体大小

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个体呈现绿色,点状或是短棒状,在中科院海洋所用1500倍显微镜下观察,超微藻个体0.2-0.5um,具有蓝藻特征,属于原核生物。一般的普通生物学显微镜是看不见的。在2016年以前以为是菌类,2018年后发现不是菌,应该是是一种不认识的藻类。

1)如果是菌不应该是绿色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都不是绿色的,只有藻类可能是绿色的。

2)白便池塘水质是高氧高pH值,间接证明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类应该是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如果是菌类应该是耗氧,降低溶解氧和pH值。

3)白便池塘水质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很低,也表明是藻类吸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4)白便池塘的细菌优势种是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这些都是有益菌,不应该造成对虾发生白便病害(正常养虾池塘水环境中,也是这三大类细菌为优势种)。

2、超微藻不具饵料价值(在养虾池塘)

采用轮虫为指示生物,了解其营养与毒性。取同样透明度的小球藻水与超微藻水对比,投放海水轮虫培养试验48小时,轮虫培养对比试验结果:用小球藻水培养的轮虫饱满度好,带卵量多,水色由浓绿变为澄清;用超微藻水培养的轮虫,体型瘦小,没有带卵的,水色还是浓绿,藻类密度没有变化。试验表明超微藻对于轮虫没有饵料价值。对虾是本来喜食藻类的,但是在超微藻爆发的情况下,出现白便死亡,表明对虾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超微藻,并出现中毒性脱肠反应。

3、超微藻是适宜高温的藻类

池塘爆发白便与季节温度正相关,在夏季高温季节,尤其是水温28℃以上,北方在7-8月份爆发流行,江浙7-8月份爆发流行,华南5-9月份爆发流行。当水温达到30℃时,极易爆发超微藻,而在低温期,较少大规模爆发白便。

4、超微藻导致池塘水环境生地化循环障碍

池塘生地化循环是指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反复循环过程。

超微藻为什么能在养虾池塘中累积达到5000万cells/ml以上,因为超微藻没有进入生态系统食物链,在超微藻为优势种的池塘水环境不能正常进行物质能量循环。不能被消化利用的超微藻,在虾塘水环境中逐渐被对虾摄食提纯成为优势种。另外,随着高温天气,大量有益藻类死亡了,剩下的良好藻类又被食物转化利用了,只有超微藻留下了,而且高温环境下超微藻优势越来越明显。超微藻疯狂生长的最终结果就是大量死亡,导致养虾池塘水环境生物地化循环障碍,无机与有机两界物质能量交互循环停止。

也许是该超微藻有毒素,或者是死亡后分解产生毒素,导致对虾中毒出现白便,通过排肠道、排粪便,排除体内毒素。

超微藻的鉴定

1、超微藻的鉴定难度

常规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浮游生物的研究都是在“网采浮游生物学”的框架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都在2um以上,普通生物学显微镜可以看得到,但是因为超微藻个体在1um以下,400倍下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看到一个小点。只能依靠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才能进行定量鉴定分析。

2、超微藻可能是聚球藻(Synechococcus)或者是海洋原绿球藻(Pr0chlorococcus marinus)

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建立了“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学科,为研究对虾白便池塘超微藻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比海洋超微生物的主要种类,主要包括:聚球藻、原绿球藻、细菌、古菌、病毒,从个体大小和生态习性角度对比,对虾白便池塘中的超微藻与其中两类相似度较高,一是海洋原绿球藻;二是聚球藻。

聚球藻(Synechococcus)是海洋蓝细菌的主要代表性类群之一,发现于1979年,是一类超微型光合自养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海洋。海洋原绿球藻最早于1979年被Johnson和Siburth用电镜观察到,1988年Chisholm等确定是一个未发现的新种,1992年才被正式命名的超微型产氧原核光能自养生物。

据报道:“聚球藻细胞为球状和短棒状,体积小于1um3,最适宜生长温度20-26℃,有些种类能适应40℃高温。聚球藻在我国海区普遍存在,在近岸水体可达105cells/ml。”

据报道:“原绿球藻细胞近球状,分裂前的细胞呈棒状。海洋原绿球藻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小的产氧原核光能自养生物。在分级过滤中,通常可以通过1um的滤膜,但可以被0.2um滤膜截留,平均直径0.6um,而聚球藻平均直径0.9um。原绿球藻在自然海区分布的数量极大(达105cells/ml),是迄今发现的丰度最高的光合自养生物。原绿球藻要求最苛刻的生态因子是温度,自然分布的最低温度是10℃,其温度上限高达30℃。

关于对虾白便池塘中的超微藻,究竟是聚球藻还是原绿球藻?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期待能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同研究这个课题,水产超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是大势所趋。

(关于白便池塘超微藻的控制方法与对虾白便病害的防治未完待续。)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