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重钢”成“中国宝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藏一座城的铸铁记忆

 细雨青衫 2023-06-27 发布于江苏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9日11时讯(记者 李成 殷睿)车子驶过马桑溪大桥,再穿过因重庆钢铁集团坐落于此而命名的钢铁路,便到了由重钢集团档案馆和重庆工业博物馆组成的“百年重钢”,4月28日,“她”被授予了“中国宝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6月28日,“中国宝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在此挂牌,为庆祝这一盛事,重钢职工将山城的铸铁记忆排成了舞台剧和歌曲,向观众娓娓道来。

“百年重钢”馆藏的山城铸铁奋斗史。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百年重钢”馆藏的山城铸铁奋斗史。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特殊的“博物馆” 藏着特殊的历史

火车头、蒸汽机车、铸铁沟壑……走进“百年重钢”,这些便印入眼帘。跟随着讲解员,看着大量珍贵档案史料,一幅展现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历经艰辛、波澜壮阔的恢宏画卷便已浮现。

“中国宝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百年重钢”正式挂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中国宝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百年重钢”正式挂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重钢集团档案馆成立于1986年,是国家档案局批准登记的全国首批企业档案馆。重钢档案馆馆藏有文书、科技、照片、实物等各类档案30余万卷(件),图书文献8万余册。重钢集团档案馆藏品中,汉阳铁厂藏书楼古籍是洋务运动时期存世不多的文化遗产,被鉴定为国家级文物。汉阳铁厂科技图纸,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档案、钢轨、印章等实物对研究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展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世纪60年代重钢所用电炉炉壳、特钢所用平整机等 。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20世纪60年代重钢所用电炉炉壳、特钢所用平整机等 。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重庆工业博物馆作为重庆市四大博物馆之一,担负着“记载重庆工业历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光荣使命。依托百年重钢部分工业遗存进行活化利用,打造具有创新创意、互动体验、主题场景式的泛博物馆体系,由“百年风华”馆、“钢魂”馆、工业遗址公园工业展品专题展览及装置式陈列共同构成。

8000(HP)马力蒸汽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8000(HP)马力蒸汽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重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百年重钢”以“中国宝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身份亮相,向社会公众述说和展示这座城市、这片热土的工业风华和传奇故事,这令他们倍受鼓舞、倍感荣光,更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重钢职工讲述山城铸铁奋斗史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重钢职工讲述山城铸铁奋斗史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山城的铸铁奋斗史 重钢职工讲给你听

“工友们,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工厂,就像保护我们的生命一样!”舞台上一段振奋人心的台词,勾起了重钢人遥远的记忆。

中国宝武相关负责人参观“百年重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中国宝武相关负责人参观“百年重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翻开百年重钢的历史,从前身中国民族钢铁工业的摇篮——汉阳铁厂起,重钢的发展就深深融入到了党和国家命运中。重钢不仅是抗战时期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经历了早期中国的工人运动,也为新中国建设和国家钢铁工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以这些历史故事为基础,重钢职工演绎了 《十八勇士舍身护厂》和《新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讲述了全国劳模黄荣昌的先进事迹。慷慨激昂的表演和讲述,瞬间将大家拉回了那个奋斗的年代。

重钢职工深情演绎了《十八勇士舍身护厂》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重钢职工深情演绎了《十八勇士舍身护厂》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殷睿  摄

重钢档案馆和重庆工业博物馆,两个展馆同宗同源、各有特色,可以说完整反映了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展历史,具有丰富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和物质载体。希望重钢集团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为契机,使之成为中国宝武在渝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培根铸魂、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引擎,成为中国宝武由“老大”变“强大”新征程上的一面鲜红旗帜,中国宝武相关负责人在参观“百年重钢”时感慨万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