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一课:走近中医 01

 淡然o10r4sxd6d 2023-06-27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
恒宁乐园 |恒宁浅释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为了利益众生,要广学多闻,不停地在各个方面拓展自己的智慧。而医学知识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亲人、爱人、好朋友……所有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累世以来(无量劫以来),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亲人、爱人、好朋友。适当地学一些医学知识,我们用起来很方便,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所有众生的身心健康。

那么,在座的各位可能都跟我个人一样,都是零基础的,属于非常菜的小菜鸟了。但是我们对于医学还是感兴趣的。我们在网上找了一本教材:

图片

就是这本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零基础学中医》。这本教材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在表达上清楚明了、简洁、生动;再一个在排版上非常精美、人性化,总是给我们一些惊喜;还有就是插图非常地活泼可爱,甚至很萌、很卡哇伊。综合来讲,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了一本最适合我们的教材,也感谢这本教材的主编者——马可迅博士。
很久没有坐在一起学习了,刚才在朋友圈刷到一文同学还在她的这本教材上写了自己的名字「一文」,我看着那两个字突然好感动,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我们先看一下序言当中的重点: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不断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且不断丰富发展的一门科学——它是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现在中医药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了,成为我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了。近些年,国家也是在大力倡导。

图片

记得去年(也就是2021年),浙江有一些小学在五年级就开设了中医的课程,家长们都拍手叫好,甚至说学中医比学英语还要实用。当然英语它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可以方便大家的沟通——也很重要。但是中医因为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人的一生当中,这个「生」——怎么样健康地生,这个也是头等大事。
再看序言二: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绵延了数千年,时至今日,很多老百姓对于中医的认识却越来越浅,但是需求却越来越高。因为虽然物质文明在大发展,但是人们的身心健康却不一定就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现在的病患也是越来越多,而且亚健康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多。
再看一下序言三的要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黄帝内经》里光耀千古的至理名言。意思是:最佳的治病时机是在疾病未曾发作之前,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及时地干预,让还没有来得及发作的疾病不再发生,这样的医生才是上等的医生,又称上工。
最后再看一下马可迅博士他的自序要点:现在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我们提出了站在专业立场讲述「通俗中医」的理念,然后这本《零基础学中医》(现在已经是第二版)应运而生,希望能够提供给大家一本无有阅读障碍的读物。也就是说,这本书读起来没有阅读上、理解上的障碍,很容易消化吸收。

图片

图片

我们再来看一下目录——这是这本书的理论框架。
这本书主要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共三篇。上篇的主题是「中医并不神秘」,中篇的主题是「人为什么会生病」,下篇的主题是「寻找治病的良方」。从「因」到「果」都有。
我们来看一下上篇的第一课——「走进中医」。
首先,「中医」到底是什么呢?
一提到中医,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中医是什么呢?
是鲁迅笔下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还是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中医是什么?
书本里是这样介绍的:中医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还有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
(有书在手中的好朋友可以画一下一些要点: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还有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
然后主编还非常贴心地告诉我们,什么叫「摄生」?摄生,就是人们所说的养生。指通过顺应自然、修养形神、保精护肾、调养脾胃,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也就是说,中医研究的是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养生以及康复,研究的是这些……所以很显然中医非常地实用。
但是主编也强调:大家经常提到的中医,其实是狭义的中医,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中医内科。其实真正的中医,它是充满整体观和辩证论的。也可以说,是充满整体观,常以辩证论治(也叫辩证施治)。所以这是一个要点,学习中医可以帮我们建立整体观。就是说,身体内部互相之间的关联性,甚至说人体是个小宇宙,宇宙就类似个大人体,就好像现在流行的全息理论一样。
图片
学习中医,首先有几个框架要了解:一个是「五行」,一个是「四气」,一个是「五味」。这个是需要我们背下来的。
「五行」:金、木、水、火、土或者木、火、土、金、水都可以;「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
然后这里就讲一个问题,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吗?很多人都讲,说西医或者西药(它)治标不治本,真的是这样吗?怎么样算是治标?怎么样才算治本呢?
对于疾病来说,它所体现出的这个征状(或者叫症状),它是表象,失调是本质。就是因为失调了,才会表现出一些病状,失调久了又会产生新的症结,有了症结就更不容易治好病了。
以癌症来做比,说几厘米大的肿块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的,也不是飞来横祸,是身体长期失调的结果。
那么进行手术把这个肿块给切了,算不算治本呢?算,但是又不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打开身体,用手术刀切除掉病变的部分,虽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残留下的癌细胞还是会继续生长,形成新的肿块……这样的治疗能说是治本吗?显然不能。可是如果切除了肿块之后,再清扫干净淋巴结里残留的癌细胞,或者说再配合服用一些化疗的药物,使得癌细胞没有能力生长扩散了,这就是西医的「治本」了。
所以,不要提起西医就贬低人家说「那个治标不治本」,也不一定,看具体的操作方法。操作对了,西医也是「治本」的。
所以,我们能够发现这本教材并没有自赞毁他,贬低西医,只推崇中医,没有这样,讲得非常地客观,非常理性。
然后又讲,中医(它)是怎么治本的呢?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说明白了,说要驱赶房间里的苍蝇,用熏香或者杀虫剂是不够的,要清扫掉房间里臭气熏天的垃圾,这里没有东西吸引苍蝇了,苍蝇就不进来了,这才是根本。
中医就是这样的思维,要打扫干净「内」环境,不给疾病滋生的条件,这是中医的「治本」。
那么在座的各位很多也都学了一些佛法。我们看到这句话,感觉好像好眼熟,打扫干净内环境,不给疾病滋生的条件——「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所以,中医的治本,它就是从「内」下功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图片

大家看一下这个配图,非常地可爱,也非常形象。
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学多了记不住,学少了方便复习。
今天所学的内容,要点部分大家最好是标记一下,或者单独找个小本子记一下,经常地复习。
现在可能我们才上幼儿园,慢慢地可能幼儿园大班……当我们成为幼儿园大班的学生的时候,还是可以帮到幼儿园小班的,乃至还没上幼儿园的人,是吧?所以学一点真的是没坏处。
今天我们先学到这里。

谢谢大家!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