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名胜|海南·儋州东坡书院

 zzm1008图书馆 2023-06-28 发布于上海

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东郊的东坡书院原名载酒堂,最初是大文豪苏轼谪居儋州时讲学会友的场所,后世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坐东北向西南,由载酒亭、莲池、载酒堂、东园、西园、东西厢房、奥堂龛等建筑组成,另有钦帅泉及碑刻、东坡居士像等人文景观。

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至暮年的苏轼由广东惠州迁至海南儋州,时任琼州别驾。初至儋州的东坡生活艰辛,曾言:“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好在新任昌化军军使张中同情其境遇,将馆驿修整后供他居住,并与东坡父子相交甚欢。

据苏轼《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序文所记,“儋人黎子云兄弟,居城东南,躬农圃之劳”,东坡和张中曾一同去造访,黎家兄弟所居之地“居临大池,水木幽茂”,在座的宾客“欲为醵钱作屋”,东坡欣然许之,名其屋曰“载酒堂”。“载酒堂”的典故出自《汉书·扬雄传》,据载扬雄“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另外扬雄对古文字研究颇深,亦有不少人来问字,“载酒问字”的成语就来源于此。载酒堂作为当时琼地文客学子与东坡相谈求教的地方,其名与其典故倒也相符。

正当东坡安居交友自得之时,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有司将东坡逐出官舍,张中也因此被贬黜。东坡只得在城南结茅栖身,“儋人运甓畚土助之”,三间茅屋搭成,东坡名之“桄榔庵”。后在元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廉访佥事大都军至儋州时,在桄榔庵旧址建东坡祠,“构堂三间而像其中”,以祀苏公。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军判彭应雷寻到旧基重建载酒堂,因城南东坡祠已倾圮,遂将其迁入城东的载酒堂内。明永乐年间,知州陈敏重修载酒堂,“易茅以瓦,朔望率众僚属拜谒”。明正德壬申年(公元1512年),知州陈衮复“岁编门子一名奉祠事”,明后期不少学者在此设帐讲学,敷扬文教,弘东坡遗风,故载酒堂又有“东坡书院”之称。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东坡书院增建载酒亭、钦帅堂、钦帅泉及其碑刻。钦帅泉是东坡书院内的重要古迹,其年代众说纷纭,一说东坡先生谪居儋州时,常与当地学子相聚于载酒堂,为烹茶煮酒,特掘此井,后年久堙凅。明代,知州陈荣选重加修浚,并命名为“钦帅泉”。另一说是,该井是元代重修载酒堂时挖建,因东坡曾当过几天兵部尚书,故命名为钦帅泉。清代王时宇《海外集》则认为原来可能为“钦师泉”,为刻石之误,写成“钦帅泉”。东坡在载酒堂谈诗论文,确为琼地学子的老师,“钦师泉”一说倒也有合理之处。

东坡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岛后被称作“海滨邹鲁”。后世对载酒堂(东坡书院)多次重修,既是表达对苏公的深切怀念,也是在保护这个儋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