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与情书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6-28 发布于河南

名人与情书

马克思--燃着挚爱火焰的情书

卡尔与燕妮很早就相识了,随着彼此日益深入的了解,互相间的信任和渴慕也愈益强烈。当卡尔十七岁中学毕业时,二十一岁的燕妮郑重地对他说:“我愿意做您多方面永远可以信任的忠实的朋友,我愿意看到您成为伟人。”卡尔上了一年大学以后,终于向燕妮表白了爱情。曾经坚决拒绝了很多人求爱的燕妮,羞涩地接受了他的情意。他们终于订了终身。

在这以后,他们经过了长达七年的痛苦的别离,也遭到了来自双方家庭和社会的种种责难。马克思在这期间写了三本爱情诗集。即:《爱之书》(第一集)、《爱之书》(第二集)、《诗歌之书》。这三本诗集都是写给未婚妻的情书,思想深刻,诗味醇厚,艺术感染力极强,诗中燃烧着挚爱的火焰,表现了革命导师青年时代对待爱情的忠贞不渝的道德情操。

燕妮!我可以大胆肯定,我们相爱着,心换了心,炽热的心呵在一块跳动,它们的浪潮奔腾汹涌。


我的每句话都是火焰和行动,我的心胸有如造物主的怀抱。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终于举行了婚礼,而这三本爱情诗集,就成了献给这个最美好的日子的珍贵礼物。


列宁--牢中牛奶写情书

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相识后,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每逢星期日,列宁总要去看望克鲁普斯卡娅。他们无所不谈,列宁教她如何愚弄暗探、用药水写密信、作暗号以及使用密码、绰号等等。最后,克鲁普斯卡娅被列宁指定为秘密工作中的“继承者”一一旦列宁遭到不测,便由克鲁普斯卡娅与组织保持一切联系。

1895年12月的一天,列宁被捕了。他在狱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用牛奶当作密写药水写了无数信件,同狱中同志们通信,用乐观精神去鼓舞大家的斗志。列宁还用牛奶给克鲁普斯卡娅写情书,向她表白自己真诚热烈的爱情。他非常希望见到自己的意中人。当他放风的时候,有一瞬间可以从铁窗的缝隙里窥见狱外街道边的一小块地方,于是,列宁在情书中要求恋人邀请女伴在规定放风的时刻,站到那里去,好让他看她一眼。

克鲁普斯卡娅如约去了,一天又一天地去了。她每次都在指定的地点伫立很久、很久。她的女伴没有去,只有她一个人,然而她知道,在围墙那边的许多人中间,一定会有一对热情而深邃的眼睛注视着她。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啊!


恽代英--写给亡妻的情书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在爱情上表现出令人钦佩的高尚情操。

恽代英和爱人沈葆秀结婚后,相亲相爱,情深似海。1918年沈葆秀因难产突然死去,恽代英几乎气绝。他历来鄙视那些只把女人当作生育工具的人,他对妻子是真正的尊敬和诚挚的爱恋。为了表示对亡妻的怀念和尊敬,他向岳父母下跪痛哭,并于3月1日、3月28日接连给亡妻写了两封情书,寄托自己的哀思。在第二封情书末尾,他说他将从这时起改号为“永鳏痴郎”,他说:“我亦痴,汝亦痴,既痴于前矣,安容不遂终身痴乎!汝以吾言为然否?”

自号“永鳏痴郎”的恽代英在这两封情书中表达了他对亡妻的忠贞不渝的爱情。


瞿秋白-一就义前的情书

瞿秋白和杨之华之间的爱情,是在共同事业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杨之华感受到瞿秋白深藏在心底的热情,诗人的诚恳,不计名利甘愿从事平凡而又具体的革命工作的优秀品德。瞿秋白发现杨之华是一个有着革命理想、既温柔又体贴人的女性。于是,在1924年冬天,他俩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瞿秋白同志服从组织安排,留在苏区工作。次年2月,在从苏区转移的途中,不幸被国民党军队逮捕。

在狱中,他时刻思念自己的亲人,深情地写下许多旧体诗。其中《忆内》一诗,就是专为爱妻而作的情诗:

夜思千重恋旧游,

他生未卜此生休。行人莫问当年事,海燕飞时独倚楼。

短短的四句诗,蕴含着多少对妻子的挚爱的深情啊!他还在狱中写道:“我留恋什么?我最亲爱的人,我曾经依傍着她度过了这十年的生命。……我一直依傍着我的亲人,我唯一的亲人!我如何不留恋?……我还留恋什么?这美丽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我替他们祝福。”倾述对妻与子的怀念和深爱之情。如果那时候允许和家人通信的话,瞿秋白同志不知要给妻子写多少封情书。但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他那样做,只能把内心炽热的爱用“多余的话”写在纸上。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同志饮弹喋血,从容就义。时年三十六岁。他在牺牲前写道:“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 有香如故。”这首诗,既是他那广阔胸怀、崇高情操的表现,也体现出他与杨之华之间纯真美好爱情的生动写照。

彭雪枫--不嫌长的情书

革命前辈彭雪枫于1925年加入共团,9月入党,从事过较长时间的工运、农运、学运、兵运工作。1935年5月,他被调到苏区,历任红军大队政委、支队长、师长、纵队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转战四方,战绩卓著。1944年9月11日,他在战场上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七岁。

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象彭雪枫这样的叱咤风云的英雄将领,同样具有炽烈深沉的感情。由于斗争的需要,彭雪枫结婚后,与妻子林颖长期分居,不能见面,只得靠情书来传递思恋之情。从1941年9月至1944年7月,他曾给妻子写过八十多封情书。这些情书,既反映了他与爱妻并肩战斗、艰危与共的斗争生活,又渗透着他俩互相关怀、心心相印的深情。

他在戎马倥偬中,常常“盼着”爱人的来信,而且“信是越长越不嫌长”。如果几天接不到爱人的信,就象缺少了什么,连吃饭、睡觉都不香。有时在深夜他还拿起笔,“觉得必须”给爱人写信。他曾满腔热情地在信里对爱人提出希望:希望她加强自己思想意识上的锻炼;希望她留心政治;希望她在待人接物上更谦虚,更诚恳,更大方;希望她工作更深入下层;希望她努力学习写作。同时,他又写长信谈自己的整个经历、思想变化过程。他对爱人说:“我有这个义务帮助你进步,你对我也同样。"在信中,他还经常对妻子表达生活上的关怀,抒发自己感情上的思恋之情。


吉鸿昌--夫妻一室写情书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有一位贤淑的妻子,名叫胡红霞。由于志同道合,1926年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吉鸿昌因年幼失学,文化程度很低,妻子便主动成了丈夫的文化教员。有一次,她看到吉鸿昌苦学苦读的情景,故意开玩笑说:“此孺子可教也!”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为了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字技巧,夫妻俩同住一室,足不出户,可是来往信件却非常频繁。这些在一间房子里写成的情书,不仅表达了双方的爱情,也交流了爱国思想,使夫妻俩都受到很大的鼓舞。


熊瑾玎--用诗写成的情书

熊瑾玎和朱端绶都是湖南长沙人。1928年,他俩同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朝夕相处,了解愈深,不知不觉地相爱了。有一天,瑾玎问端绶:“你理想中的爱人,当是怎样的人?”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几句话说:她不羡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欣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瑾玎当即赠诗一首:

少小朱家子,超然思不群。操劳孟慎德,俊丽卓文君。一见情如故,相亲意更殷。同心今缔结,艺度百年春。


不久他们结婚了。1933年4月8日,瑾玎不幸被捕。端绶为营救丈夫,四处奔走,后也遭拘留。瑾玎深感不安,作诗以示鼓励:


我已在缧绁,君胡入网罗?艰难应共任,患难喜同过。躯壳原无用,精神自不磨。愿持坚定性,战胜恶妖魔。

年仅二十五岁的端绶,意志坚定,也写诗道:


铁窗深处锁囚头,夜静更残百感愁。臭虱恼人眠不得,捉它干净不停留。

瑾玎和诗更为乐观:

年将百岁老颅头,只识欢娱不识愁。胜利终当归我等,何妨今日小拘留。

端绶出狱后,写信给丈夫,说她决不离开上海,一定要等他出狱,并继续同他一道工作。瑾玎得信后十分激动,便挥笔作诗,倾述衷情:


万苦丛中兴转高,拈毫为汝写情操。斤斤志与秋霜洁,皎皎心同朗月昭。八载琴弦虽歇奏,百年鸾凤足逍遥。一朝之患何须计,共破难关我自豪。


这对夫妇自1928年结合,直到1973年熊老辞世,两人共同度过四十五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征程万里,历尽风险,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经常互赠情诗,使爱情之花始终鲜艳如新。且看熊老七十岁时,夫妇合写的一诗:

五十婆婆七十翁,老来情比少时浓。

(端绶句)

诚哉并坐尤嫌远,常在欢腾拥抱中。

(瑾玎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