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老照片】 那年 我学拍电影

 涛儿—taoer 2023-06-28 发布于辽宁
这辈子能手持电影摄影机拍电影,真像做梦!但我的生活中确实有这如梦般的经历。

图片

我手持电影摄影机的工作照  1980
1979年2月,我偶遇机会,从军校军事教员转岗为电化教学教员。1979年秋被送到北京,参加“全军院校暨边防部队电影摄影训练队”的专业培训,内容:电影摄影。
给我们上专业课老师都是北京电影学院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大咖大师,主授者还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延安电影团的老一辈电影工作者。我现在还记忆尤深的老师,讲电影胶片和电影摄影是八一厂的流萤老师,讲镜头原理的是八一厂王璋老师,讲滤色镜和色彩的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刘国典老师,讲纪录片拍摄的是八一厂纪录片车间主任王程帆老师,讲照明的是八一厂照明车间的梁新老师......
我们的学习从电影胶片和镜头的基础理论开始,焦距、影调、色调、景深、蒙太奇,到推、拉、摇、移、跟、升、降的技巧运用,再到特技制作,电影照明造型,最后拿起16毫米电影摄影机拍摄样片。电影拍摄看似简单,实则头头道道多了去啦。
我们的实习拍摄是在河北保定进行的,每人拍摄一个16毫米的30米长度的胶片片盒,放映时间2.5分钟。完成样片拍摄后回北京八一厂冲洗,由任课老师看样片给出得分。最后经过理论考试和实习拍摄考试决定我们结业成绩。
实习拍摄中,我们把课堂上老师教得各种技法尝试了一遍,连“倒拍正放”“停机再拍”等技巧方式都在实习片中大胆尝试了。拍实习片,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做成有主题表现,拍摄技术展示充分,逻辑关系合理,还真是检验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
实习后,我们还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棚现场观摩故事片《今夜星光灿烂》《东进、东进》的拍摄,更感到电影的艺术魅力和艰辛不易!
1980年春天,我带着学习的成果结业回到我的工作单位信阳陆军学校。当时军区首长听说陆军学校电教中心有了电影摄影设备,即刻指令军区司令部要求学校组成摄制组,我任组长,完成1980年5月由军区举办的“武汉军区科技经验交流会”纪录片制作。
我当时才26岁,又是刚出北京,毕竟我们在学习中是拍样片,没有电影拍摄的实战经验,没有做过电影拷贝,好在我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在湖北电视台和湖北电影制片厂的专业保障下,我带领的摄制组终于完成了这部电影纪录片的拍摄,从拍摄、剪辑、配音、合成、拷贝,审查影片时受到军区首长和机关的好评,最后电影拷贝发行武汉军区全区部队。
我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问世了,发行了,我的电影梦在武汉首次实现!

图片

我在北京实习拍摄的第一盒16毫米电影胶片,现精心地保存在我的书房里。
图片
这是1980年我在拍摄教学片《步兵分队渡河》
我用的这摄影机是甘肃兰州光学精密仪器厂生产的红旗牌16毫米新闻电影摄影机,每次装片30米。光学部分采用三镜头(标准、广角、长焦距)转塔式,动力是靠手动发条,1979年由总参军训部器材处下发至军事院校应用于电化教学。
学拍电影的几年中,我用这架红旗电影摄影机拍摄了10多部纪录片和教学片。这架摄影机成了我得心应手的好伙伴。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