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笔者想和大家聊聊。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3-06-28 发布于江苏

坛友同道,新的一期月谈会来啦~~!

    在介绍本期主题之前,笔者想和大家聊聊。

    近来一直在思考反省,关于为何要开辟这个栏目?如何做才能达成最初的期望?六月份没有发主题帖,一方面笔者处在理论课程结束和临床实习开始的节点上,选择二级学科方向和研究生导师时,因为医改和新政策的关系遇到很多问题,同时还要顾及期末考试,各种中西医内外妇儿课程,平时不努力,期末抱佛脚,悲剧了!!!-_-#

    另外一方面呢,有时觉得挺难的,最初开始这个每月主题讨论帖,是希望有一个契机,可以把论坛里的同道前辈聚到一块儿,交流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

    可是问题来了!单就书本讨论,很容易陷入理论的无谓争执,这与经方的朴实相背离,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取的。于是最开始多以临床疾病为主题。

    然而问题又来了!这次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大半年以来,每每逛论坛浏览帖子,都是进来学习的,隔着电脑屏幕感受各位同道临证中的奕奕神采,接受各位前辈的经方思想熏陶,而作为晚辈小生的我,可以说也是主题讨论主持者的我,在发出主题帖以后,虽然会有坛友跟帖,虽然互相间会有交流,但知识面尚狭窄,临床经验更是缺乏的我也无法对此作出相同层次的回应,极大地影响了讨论的顺利进行。刚开始会自我安慰:只要浏览帖子的网友可以从中学到东西,就算只是一星半点,那这个帖子就有意义。

    可真的是这样么?

    我期望有一些改变,比如上期的药证,这是笔者一直想要自己动手做的工作。前天,@孙胜利前辈 在微信群里说,仲景书越读越有味儿,仲景方越用越有验,


但是读仲景书应该自己动手做一些工作:1、总结方证(附:类似方的方证鉴别)2、学习仲景辨证方法(附:类证鉴别)3、总结药征(附:类药鉴别)。这样学习分析下来,再参考别人对方药的认识,再看看医案,看别人临证怎么用。虽然一路的工作下来需要大量精力,但阅读现成的结论,远不如自己做的深刻。别人总结了得到的并不只是他们写出来的那么少,更多的体会是无法写出来的。整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自己经历了,才是真正自己的。前人的经验固然宝贵,但只是看前人的结论,得之甚少。

    唔,扯远了,不过说得好!!(再次反省,最近也没有在做药证的整理!不可以懈怠!!!)

    总之,我希望做出一些真正经过思考的东西,我的思考,书中作者的思考,医案医师的思考,抑或是集体的思考,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点灵感迸发,但这一点灵感也许就可以激起思想的涟漪,或是抛砖引玉,点燃众同道的头脑风暴。如此,大概才与读书、才与月谈会的初衷相符罢。

    同时,也希望做的东西是目前的我可以胜任的。这两个月,利用课余的零碎时间,终于把娄绍昆先生的《中医人生》读完了,伴着娄老朴素但直入人心的笔触,一幅幅生动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在这之中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涌动着雄健的力量”,关于那个特殊年代,关于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关于人与人说不清道不尽的深厚情感,当然独占鳌头的是关于经方的学习思辨临证,我知道论坛中很多人都已读过此书,不再详述。笔者在阅读时,认真的做了笔记,主要是其中有临床价值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证的方法思考,还有书中提到的医家医书,特整理出电子版一份,附于此,供大家参考


娄绍昆先生《中医人生》书摘.doc(67 KB)

下载次数 : 289


。笔者还很喜欢书中关于方证的哲学思考、不同文化背景对于医学体系的影响等等。尚未读过的坛友,尤其是经方初学者爱好者强烈推荐!

    提到这本书,是因为这期的主题于此有关。在回目二十六“东瀛汉方重千金”中,张丰先生谈到学习方证辨证需从日本汉方医学入手,可以预先选择几本汉方著作作为基本教材,之后再读《伤寒论》就水到渠成了。推荐了四本由浅入深的书籍:

    1、奥田谦藏《伤寒论阶梯》

    2、龙野一雄《中医临证处方入门》

    3、大冢敬节 矢数道明 清水藤一郎《中医诊疗要览》

    4、大冢敬节《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另外辅助读物有大冢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汤本求真《皇汉医学》、吉益东洞《药征》《类聚方》等。

    深以为是,其实笔者最先接触到的汉方书籍便是《临证处方入门》《诊疗要览》,但一直只当参考书用,需要时才会翻看,因为此次阅读《中医人生》感触颇深,收获也很大,现决定从《中医临证处方入门》开始,系统学习方证医学。私以为若对《伤寒论》不了解,建议先看《伤寒论阶梯》。此书从病机症状的角度将六经病中的方药有序排列,可以从中体会到疾病的发展规律,方证状态的历时变迁。唔,对背诵条文也有帮助。



    说到这,本期的读书月谈会主题已经明了。

    知识面狭窄?那就找时间一本一本细细的读,临床经验匮乏?那就找机会多用多体悟!既然选择了中医,那就是一辈子的事!

    接下来,笔者会利用实习之余的精力时间认真研读《中医临证处方入门》,然后将书中的精彩论述和自己的体会思考及时更新,期间也会发一些相关的医案。当然,笔者水平有限,与其说带着大家阅读,还不如说是烦请大家陪着笔者一起学习!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与其中!

    PS:关于月谈会本身,今后其形式内容可能也有变化,笔者会一点一点把新的想法加进去,也不会固定每月更新主题,譬如这一期,会直到读完此书,再开始下一章。不便之处,还请众坛友见谅或者提出宝贵意见!嗯,我们的口号是“不求多,但求精!”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