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散文:故乡的老屋

 青梅煮茶 2023-06-28 发布于江苏

文:白吉祥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昔日的老屋,曾经欢歌笑语,炊烟袅袅升起;三十多年后再回首,看不到熟悉的背影,看不到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野草丛生,破旧凄凉,只留下美好的记忆和牵肠挂肚的思念。

  老屋是就地取材砂石砌成的窑洞,看上去工艺粗糙、千苍百孔但非常结实,冬暖夏凉是几代人安居的幸福乐园,倍感无比温馨。

图片

  在我记事时,老屋是并列着的三间窑洞,属于我家的只有两间。一间算是一大家人居住的“卧室” ,另一间像似“博物馆”陈放着爷爷遗留下来的一些瓷盆破罐,生活用具。几口黑灰色瓷瓮整齐地排列成一排在地下摆放着,里面只能放些碎米碎面的;老屋的正南有几间属于集体的瓦房,看上去年代久远破烂不堪,后被农业社拆除搬迁;西南一角是我家磨面的磨房。听妈妈说,在老爷爷手上仅有一间窑洞,还是土改时政府分给的,后来爷爷咬紧牙关又在别人手里买下了隔壁的另一间。

  传说中的老屋原来是一户富裕人家的四合头大院。院里油酒醋坊、粉坊豆腐坊和皮毛加工样样齐全,生意做的很大,远销内蒙、太原等地。酿造的白酒,口感香淳气味浓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其名远扬。长工短工已有数十多人,牛羊满圈,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人家。老屋正北面精雕细刻的花儿大正房在抗战时被日本鬼子一火化为灰烬。新政权来了所剩家产全部归公,三间窑洞在土改时期分给了村子里的穷苦人。老屋何年建造?已无法考证。

  老屋,坐落在村子的中心地段,出入方便,视野开阔,抬头可望十里八里之外。清晨,太阳露出半个笑脸,窗户上像撒下一片金光,照的满窑洞通明,屋里暖烘烘的。宽敞的院子,已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村里放电影、唱戏都在这里进行。炎热的夏天,午后屋檐下乘凉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说东道西啦起家常,议国事、说笑话,你一言他一语,笑声不断。男人们“吧嗒吧嗒”不停地吸着旱烟锅,一锅接一锅,丝丝青烟悠悠飘然散发出呛人的烟丝味。娃娃们坐立不安,你追我赶瞒院子撒欢。直到队长发起下地劳动号令,人们才陆续走开。

  妈妈总是每天睡的很晚很晚,从来不把今晚做的营生推到明天。老屋那盏昏暗的油灯是我们和妈妈最忠实的伴侣,写完作业等妈妈检查后,还要和弟弟在油灯下开心一会才晚睡。有时我一觉醒来看到妈妈还在灯下缝补。到了年关,妈妈的眼睛都红肿了。

  黄土高原上的冬季时常刮着刺骨的西北风,冷的人直打哆嗦。故乡的积雪有时厚的没过膝盖,雪过天晴太阳刺的让人睁不开眼。屋顶上积雪融化的雪水凝结成一个个晶莹透亮的冰棒棒挂在屋檐下,诱惑着馋嘴的娃娃们。这时,我就寻找父母不在家的机会,偷偷地吆喝几个伙伴小心翼翼地瞄准冰棒棒用木杆猛击,然后把击落的冰棒棒用衣袖裹起来,咬一块清脆爽口,就像城里的孩子们吃冰棍甜到心底。这时,小伙伴们一个个脸蛋上露出惬意的笑容,一溜烟跑的无影无踪。

图片

  那年代,也许是穿不暖,也许是天气特别寒冷,常常冻得直跺双脚,两只手缩在袖口里半天不敢伸出,只要回家坐在妈妈烧暖的炕头上,寒冷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每年冬季农闲时,父亲总要约定几个“窑黑子”冒着生命危险钻到几百米深的煤窑里掏碳,用它换些米面贴补穷生活。每天鸡“喔喔”一叫,父亲摸着漆黑,冒着严寒手握冰冷的铁镐就下窑了。中午只吃些窝头、炒面等干粮,等到回家时太阳快落山了,浑身黑的像个“非洲人”只能看到几颗雪白的牙齿。白天,小煤场就像赶骡马集,人欢马叫热闹至极。为了抵御漫长严寒的冬季,附近村子赶着牲口驮碳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多数是拿些米面来兑换煤炭取暖做饭。出窑的煤碳你挣我抢吼叫成一片,生怕自己空手回家。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常来凑凑热闹,然后才回家。

  直到进入腊月,农历的十一月三十日这天,煤场又是放鞭炮,又是摆贡品热闹一番父亲才正式上窑收工。

  小煤窑,不知祖祖辈辈延续了多少年,又不知救过多少人的命。它是故乡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也吹醒了故乡那片沉睡的土地。束邦的手脚终于解开了,人人迈出坚定的步伐,甩开膀子大干。父母也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拓展作物种植面积,沟沟洼洼、地头地尾也要点瓜种豆。披星戴月辛勤地耕作在那几十亩地里,双手磨出了厚厚的死茧,带血的裂缝疼痛难忍,日子总算有所改变 。一年下来,隔壁属于集体多年的另一间窑通过正式交易属于我家所有。紧接着,父母决定在老屋右侧的空地上再新建一间。

  第二年春季,在众多乡亲的帮助下,崭新的窑洞终于落地而成。又是泥墙、又是粉刷装修的亮堂堂,感觉无比的温馨全家人心里乐呵呵的。

  从此,一个完整的院落属于自家所有,终于圆了父母多年来的夙愿。

  西南角的磨坊,也改制成了牛棚和放草料、耕犁锄头等农用工具的“杂货店”。

后来,妈妈在院子里种了几棵杏子树。春天,粉红色的杏花香随风飘散,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秋天,绿叶里裹着黄橙橙的杏子那么诱人喜爱,整个院子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十分优雅。

  这,就是老屋!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逐步长大,后来我参加了工作看到老屋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老屋见证了我们兄弟姐妹们的成长,见证了历史。详实记录了我们童年时期最青涩的那一部分。老屋是情,老屋是根,老屋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老屋给了我们心灵归宿,老屋给了我们真正的宁静和安详,老屋传承给我们更多的精神食量。我们全家人住在老屋,心酸苦楚在老屋,欢歌笑语在老屋,永不磨灭的记忆仍然在老屋。

  遗憾的是,老屋在近年移民拆迁的大朝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幸好在那年的清明节回到故乡拍下了这张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那次,竟是和老屋最后的告别。

  故乡的老屋已不在有,老屋的灵魂还在伴随着我们,老屋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老屋,思念远去的亲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