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高冷绝尘的「蜀山皇后」——四姑娘山 To See the Coldy Elegant Mount Siguniang Leon君 山河壮见 | 最in国家地理图鉴 我很佩服现在大学生的勇气和体力,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徒步四姑娘山,同样是几天时间,我却一直在这一座山上辗转。但我的成绩不一定输给特种兵们,因为我连续徒步三天,累计行走37公里,不间歇运动用时15小时,海拔爬升超1400米。 Ⅰ 山河之魅
四座山峰从北到南,在5公里范围内一字排开,其海拔高度按照四位姑娘的排行顺序倒过来数,分别为6250米、5355米、5276米、5025米。 说它「绝尘」,则是因为它山形峭拔,银光照人,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山」。其中身姿最高的幺妹峰,素有「蜀山皇后」之称,与「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而对于也算是亲历过不少锦绣山河的我而言,选择四姑娘山作为长途徒步旅行的第一座高山,不仅是想尝试开启人生「自我挑战」的晋级阶段,也是想提醒自己,尽管旅行十余年积攒了各种知识和经验,但在大自然的瑰怪险远面前,自己仍旧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学徒。 Ⅱ 壮见之姿 我们此行的起始地就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小金县日隆镇(现在已改名四姑娘山镇了),它是离四姑娘山景区最近的一座小镇。 早上从成都出发,驱车约4个小时,翻过一座海拔4480米的巴郎山垭口,就到镇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开进小镇之前大约七八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猫鼻梁的观景台,非常出名,因为它的视角正好可以远眺「四峰同框」的壮观景色。 ![]() 所以我们来的路上,在那里特意停留了一会儿。彼时天公作美,万里晴空,「蜀山皇后」的盛世美颜在蓝天之下一览无余。 日隆镇海拔3200米左右,刚到镇上的时候有些轻微的高反,晚上睡一觉早上起来就没事了。 ![]() ![]() 按照和登山小队向导约定好的时间,我们早上8点半「全副武装」在民宿大厅集合,简单地进行了一个出发仪式,随后全队点齐人马向四姑娘山长坪沟景区进军。 此程我们穿越四姑娘山选取的是最经典的「长穿毕」路线,即从长坪沟徒步穿越到毕棚沟,途中会翻越一座海拔4700米的叉子沟垭口。 四姑娘山的四座主峰就一字排列在长坪沟东侧,像列队的迎宾员等候着冒险者的光临。 作为四姑娘山「三沟一山」核心地段的长坪沟,全长有29公里,其中前8公里是一段森林公园式的观光路段,地势平缓,气候宜人。 ![]() 而且,七月的四姑娘山绿树丛荫,植被繁茂,都快在头顶上结成遮阳的屏障了,宛若隐秘在山谷里的「绿色长廊」。
从入口处不远的喇嘛庙开始,经过虫虫脚瀑布、唐柏古道、枯树滩、甲绒嘟瀑布等标志性景点,一直到下甘海子为止,海拔也只是从3400多米升到3500多米,一路上基本属于散着步看着树,轻轻松松,不到两个小时就走完了。 ![]() 但后面去往上甘海子、红石阵、木骡子等地的路段就开始变得迥然不同。 ![]() 栈道一走完,前路就变成了土路,土路走完就变成自己在草地、树林里蹚路。遇到溪涧得踩着倒伏的树木快速跑过,遇到沼泽则要摸着石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跳过。 ![]() 越往后走,这种荒野求生的氛围感就越浓厚,整个人置身于峡谷长天之中,除了前后相续的向导、队友和驮行李的马匹,看不到丝毫人迹,一种来自失落之地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 ![]() ![]() 也正因为如此,徒步穿越之旅的感官震撼也随之涌现,周遭的景色犹如披上了电影画面的质感。尤其是从古木参天的密林中走出来,眼前豁然开朗,海拔5413米的婆缪峰赫然矗立在前方。 ![]() 它那尖锐的峰脊直插云霄,草甸、森林、石滩和溪水在它身前层次分明地排开……这番景象堪称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任人间哪一位艺术大师都难以描画,至今仍旧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 ![]() 比如我们奋力地越过一条水流湍急、且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小河,就遇见了散落在翠绿林地中的红石阵,像极了童话王国的场景。 ![]() 穿过红石阵,再爬一两公里的草石坡,就来到了徒步之旅第一晚的露营地——木骡子。 ![]()
![]() ![]() 木骡子这里有一幢地标性的木屋,它的上方是绿色的山脊和高耸的雪峰,远远望去还真有几分「阿尔卑斯山」的神韵。 ![]() ![]() 向导把马匹安置好,又带我们扎营做饭,尽管高山上现炒的饭菜略显简陋,但队员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 ![]() 不过,要说最能犒赏一天辛劳的事情,莫过于傍晚夕阳照耀幺妹峰的视觉盛宴,这就是传说中的「日照金山」。 即便以前在新疆和西藏也见过类似景象,但这次的「金山」就在头顶上,如此近距离地观赏金光一点点勾勒雪山的轮廓还是头一回。 ![]() ![]() 午夜,我们从帐篷里爬出来,抬头就望见了深邃的夜空中繁星闪烁,那浩瀚的银河极其醒目地斜挂长天,让我们结结实实地激动了一把。因为上次看银河还要追溯到前疫情时代。 这样壮观得令人拍手叫绝的夜色真是久违了,甚至都忘却了自己正身处低至五六度的清冷寒夜。 ![]() 今天继续往长坪沟的深处走,行程和昨日类似,都是十三四公里,难度可能也差不多,但少了8公里的生态栈道,全程都要和无人山谷的蛮荒做对抗了。 ![]() 尽管沿途几乎看不到什么带名牌的景点,只有水打坝和乌龟石,但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就多了,诸如迟布峰(5450米)、将军峰(5202米)、骆驼峰(5484米)、羊满台峰(5666米)等等,可谓是一路同行。 ![]() 那种远方雪山磅礴、森林蓊郁,近处小河潺潺、绿草茵茵的经典画面,在这一程比比皆是。我们六个人、两匹马荒野远征,犹如护戒小队行走在魔戒电影壮丽的中土世界里。 玩户外的朋友常常描述的一种感受是「眼睛在天堂,双脚在地狱」,我觉得用来形容徒步长坪沟再恰当不过了。 ![]() ![]() ![]() 最终在穿过长坪沟尾的乱石滩,于夕阳落山之前,我们抵达了叉子沟尾营地,此时能清晰地看见骆驼峰高耸的双尖屹立在翠绿的山弯背后,像一面巨大的城墙横亘在沟谷尽头。 ![]() ![]() 这里的海拔已攀升至3800多米,虽然已经习惯高原缺氧的环境,但入夜后寒风呼啸还是令人难以适应,即便晚饭时吃了向导做的满满一大锅麻辣烫……所以果断早早地钻进帐篷睡袋,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最后一天的「极限挑战」。 ![]() 之所以用略显夸张的「极限」一词来形容,是因为按照计划,根本不等天亮,凌晨3点向导就带领我们出发了。 而第三天的行程也与前两天完全不是一个画风。我们不仅要摸着黑打着头灯,而且走的也不是平路,得攀登坡度大于45度的陡峭山地,于是线路就变成立体式的了,大家伙必须踩着突起的岩石,把登山杖扎进土里撑着或者手脚并用地向上爬,我都感觉有点攀岩那味儿了。 如果脚下稍有不慎没踩实的话,那很可能就直接摔下去了……跟前两天徒步的难度相比,这个线路简直像是在玩命。 ![]()
等到坡度逐渐平缓一些,天边也开始擦亮,我们抬头看到了挂在山垭上的月牙,忽然一颗绿色的飞火流星倏地划过夜空,引得众人惊呼好运!想必这就是四姑娘山对我们此番披星戴月、履危涉险的最高嘉奖吧。 ![]() 在经过一处山坳台地时,东天破晓,晨曦给群峰抹上光亮。 尽管由于云层过厚遮住了朝阳,让我们观赏雪山日出的计划泡汤了,但是这种遗憾很快被登临山头回瞰四野,一种油然而生的畅快之感所消弭。 ![]() 转头向前,叉子沟垭口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此程挑战难度系数最高的一道关卡,它海拔约4700米、平均坡度大于60度,想翻越它就如同爬过一座众生仰止的天梯。 ![]() 毫无疑问攀登垭口的过程是十分艰苦的,手脚并用已经是基操,地面还全是沙土和碎石,目测几百米的距离,足足消耗了我们半个多小时。 终于在7点半的时候,我们站上了垭口顶端,而此时几乎所有人都累得瘫倒在地。 向导招呼我们起身,欣赏一下垭口下面的绝美风光,那里就是水碧山青的毕棚沟,翠色欲滴的U型山谷如绿丝绒毯一般令人陶醉,底部还镶嵌着一颗晶莹闪烁的宝石——磐羊湖。 ![]() ![]() 这无与伦比的景致像一针强心剂再次激发了队员们的活力,大家怀着一种「会当凌绝顶」的兴奋感,将从起点携带一路的金色哈达挂在了玛尼石堆上。 晨风吹动着经幡凌空飘扬,好似把我们的信念与勇气连同「扎西德勒」的祝福播撒在了雪山之巅。 休整二十分钟后,队员们再度启程,翻过垭口下行,向「长穿毕」的终极目的地——毕棚沟发起总攻。 和爬上来的地形几乎一样,超大斜度的陡坡上布满了岩块和砂砾,唯一区别是处在向阳坡,多了些绿意。 ![]() ![]() 然而,前方依旧是无路可走,全靠向导指出一条稍微能下脚的迂回缝隙,抬眼则满是峥嵘的角峰、尖削的刃脊,像身披铠甲的巨人拱卫着垭口。 ![]() ![]() 俗话说:「下山更比上山难」,通往毕棚沟的三四公里下山路,走得那叫一个刻骨铭心、荡气回肠。 沿途全是各种粗野的乱石岗、横流的溪涧和莽密的草丛,并且好几次遇到几乎陡直的崖坡,需要背身贴着坡壁,双手交替着攀扶岩体,脚步一点一点往下挪,活脱脱一个高山越野版的「智勇大冲关」! 这要不是风景惊世绝俗足够抵消肉体上的折磨,我都有点后悔选择这条徒步路线了……但每每停驻在山崖间歇息放空之时,又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明智的,还好趁年轻脑子一热就冲过来了,不然以后年纪大腿脚不利索了,无缘穿越四姑娘山,那才是真正的后悔呢。 经过四个小时魔鬼般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到达山脚下的原始森林,四姑娘山丰富的垂直地貌类型算是一口气攒齐了。 剩下就是在遮天蔽日的丛林里穿梭,沿着溪水的流向披荆斩棘,直到前路越走越宽,走到毕棚沟宽坦的谷底,最终于正午时分抵达明媚的磐羊湖(3676米),可谓是一天跨越1000多米的海拔落差,从天堂回到人间。 ![]() ![]() 队员们陆续抵达上海子(3575米)集结点,大家都有惊无险地顺利完成全部徒穿行程,当时的激动心情完全可以比拟七年前骑单车环行青海湖凯旋的时刻。 虽然双腿、腰背、肩膀几近报废,但好在眼睛和心境进化到new level,「挑战自我」的人生list如今再下一城。 Ⅲ 人文之殊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曾对四姑娘山的名字抱有小小的疑问。毕竟坐落在川西西藏的四姑娘山是怎么会拥有一个汉语名字的?是音译还是意译过来的呢? 我在「长穿毕」的途中问过向导,他告诉我,其实答案就藏在长坪沟入口处的那座喇嘛庙里。 它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属黄教格鲁派。相传为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的高徒查柯·阿旺扎巴于公元15世纪初所建。 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今天我们见到的重建过的寺院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它在当地佛教史上曾经辉煌一时。 这座喇嘛庙的建立与世居于此的嘉绒藏族崇敬四姑娘山为神山的典故有关。 根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墨尔多的恶魔来到村寨中作恶,四位姑娘的父亲作为护寨人在战斗中不幸阵亡,美丽善良的姑娘们为了保卫寨民并给父亲报仇,最终献出了生命,化身四座高山镇压了恶魔,换来了和平。 而另一种更加古老的传说表明,嘉绒藏族的先民曾把这座山峰称为「斯古拉」,藏语意为掌管生日的值日神以及出生地的土地神。 斯古拉的名字也被后人镌刻在了喇嘛庙的牌匾上,成为这座神圣庙宇的正式名称。由于「斯古拉」与汉语的「四姑娘」谐音,随着时间流转,远古的神山斯古拉变成了如今闻名于世的四姑娘山。 Ⅳ 畅游之策
前者的自然地貌更加原始粗犷,除了近年来才修建的一部分生态栈道,它更主要的、更核心的旅程是在远旷幽静、鲜有人烟的高山深谷之中。 ![]() 简单来说,四姑娘山景区由「三沟」组成,分别是双桥沟、长坪沟和海子沟,这三条沟的旅行门槛也是依次降低的。 ![]() 双桥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完善,门票也是最贵的,票价80元,外加70元的观光车费,因为双桥沟34公里的景区可以全程坐车往返。 长坪沟全票为70元,观光车20元,但只能行驶前8公里,后面行程可以选择徒步或骑马。 海子沟门票60元,没有生态栈道也没有观光车,地形比另外两条都要野,是三条沟中海拔最高,难度系数也最大的,却是登山、攀冰、探险的好去处。 但如果你既然都来四姑娘山了,不花上个三四天时间完成一次徒步越野,是难以真正领略四姑娘山的神级风光的。 而最关键的是,夜爬叉子口垭口那段路,如果没有向导指引和队员协助,我都想象不到如何独自通关。 虽然户外小队会有常规的工具免费或租赁给你,但自备的肯定要更好用一些。 这里再强调一下衣服和背包的选择问题,因为四姑娘山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尤其是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可以轻装上阵,但要做好防晒工作,夜晚温度降至10度以下,可以穿上防风保暖的冲锋衣。 另外,尽量轻装简从,背包千万别背太大的,不然翻垭口陡坡时够你喝一壶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