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延安,珍贵的自然人文地理遗珠04
2023-06-28 | 阅:  转:  |  分享 
  
延安,珍贵的自然人文地理遗珠生活之美人道PRAT3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张生活名片。黄土的垂直节理极为发育,所以在竖直方向上的承压能力较强,
地理学家称这种特性为黄土的直立性。这种特性使得在其中开凿的窑洞不易崩塌,适于居住。黄河边李家山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特色窑洞民居。
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仰韶时期的黄土高原先民因地制宜,发现并利用黄土特性,以拱形结构转化过大的压力,既能减少加工建筑材料成本,
又能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这样安全性更高的窑洞给这里的居住者带来了一方安适。在窑洞民居中,芦花鸡被广泛饲养,这种家鸡品种格外适应于在丘
陵山地中自在地溜达觅食。紧凑的窑洞生活,它们也早已适应。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隐于黄土的这些窑洞里,诞生过“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
”,诞生过举世皆惊的历史周期律,诞生过旷世绝响《黄河大合唱》,也寄托过全国人民的希望。后来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了,借助粮仓南泥湾的地
利之美,延安精神的火光在山河簇拥中凝聚,一座红色延安城逐渐为世人所知。宝塔山上看延安。摄影/崔柳现在的延安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
凤凰山三山与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处,在这些大山、河水的夹缝之中,城市只能沿河谷蔓延发展,成为一个狭长的“一线”城市。在清凉山上眺望
夏日黄昏渲染下的砧状乳状降水线迹积雨云,这是延安城上空的视觉盛宴。摄影/陆伟红非遗之美人道PRAT3红色延安,红在红层地貌、红色文
化,也红在人文非遗。在延安这座非遗之城里,还汇聚着洛川蹩鼓、陕北说书、陕北秧歌等多种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最红的非遗就要数安塞剪纸了
。是的,在延安安塞区,不仅有登上课文的安塞腰鼓,安塞剪纸也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遗。 # 01 # 02 # 03 # 04陕西省工艺
美术大师韩树爱正在剪公鸡“花样子”,对韩老师来说,这些小型的题材无需打铅笔稿,而是胸有成竹,只需一气呵成。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
队安塞剪纸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并不意味着只是得了一份冷冰冰的荣誉,正相反,它是民间艺术活的传承,是一方地域精神的体现,能够表情达意
,真正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热爱和需求。剪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剪纸。抓髻娃娃是传统安塞剪纸的常见图样,除此之外还有蛇盘兔、娃娃坐
莲、艾虎、双葫芦、富贵无边云头纹、富贵纹、双万字纹等,各具吉祥寓意。这些在漫长历史中被总结和传承而来的“花样子”正是剪纸艺术的精髓
和灵魂。韩树爱老师正在端详自己刚剪好的抓髻娃娃“花样子”。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延安安塞,似乎汇聚了这里最多的非遗。它既是“腰
鼓之乡”“剪纸之乡”,也是“民间绘画之乡”“民歌之乡”和“中国曲艺之乡”,是陕西唯一拥有五张名片的县区。这里在历史上因“安定边塞”
而得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被认定为“保留、承传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信天游是安塞民歌的主要形式,安塞
也被誉为“信天游的故乡”。陕北的声音里,少不了羊倌们吼向天空的信天游,歌词中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正是他们对家山的朴素描述。歌
者头戴着的白羊肚手巾,正是对黄土高原上多风沙的特殊环境的适应。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信天游音频:00:0000:34在悠长的信
天游歌声中,我们不禁想,或许只有这样高耸崎岖的黄土大地上,才能发展出发达的早期农业和畜牧业,为孕育出这些文化珍宝打好物质基础,这何
尝不像奇特的遗鸥一样,是一颗在黄土中熠熠生辉的遗珠呢!向美出发这一路上,我们探寻着属于延安的大美自然、地理、文化、历史印记,它们建
构酿造着我们的美好的生活;共赴山河这一路上,我们与凝结着品质文化、人文气息、自然风情和美好生活的香醇美酒,探索着高原、黄河、湿地、
动物、遗址、民居、风俗、歌舞、文化,共同感悟祖国大地的地理之美、人文之美和神奇之美。?寻道中国以“茅台1935·寻道中国”科学探索
活动,寻找串联大美中国的历史逻辑,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文化象征,也寻找在融合之美,共生之美中走出的茅台之道。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