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五行说

 培训班背包 2023-06-29 发布于陕西

开开生命的玩笑

在易学史上,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五行说并未缺席。

有考证表明,把易学中的数同五行联系起来,始于刘歆;五行解释八卦爻位,始于京房;用五行解释大衍之数和天地之数,始于郑玄。

下面,我们就花点时间掰扯一下五行说的前世今生!

 1.

五行的概念,是在五方说和五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据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卜辞记载,殷人把商朝的领域称为「中商」,与「东土」「南土」「西土」「北土」并列,从而产生了五方观念。

图片
©三国·韦昭《国语注

在西周末年,人们从生活中归纳出土、金、木、水、火五种物质(《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提出了五材说(《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尝试从五种物质的互动关系中来把握世界,不简单!

那么,「五行」什么时候从物质概念变成哲学概念?一般认为,始于《尚书》(《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图片
©宋·杨甲《六经图考

这时,五行,不是五种特殊物质而是五种功能属性。

一般来说,木性生长、条达,火性温热、升腾,土性生化、受纳,金性肃降、收敛,水性寒凉、滋润。对此,学者的认识基本上一致。

五种功能属性一经被抽象出来了,便构成固定组合。

这样,五行作为功能属性的组合,就带有普遍性了。

普遍到能和世间一切事物相联系,比如声、色、味。

显然,这表明五行已经脱胎换骨,成为哲学概念了!

 2.

从《尚书》的五行排列来看,并无相生、相胜之序。

战国晚期,五行相生、相胜的次序基本上就固定下来了(《左传·昭公三十一年》:「火胜金,故弗克。」),并被一般学者所承认。

图片
©唐·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相生,即滋助、养长、促进的意思,比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内经·素问》:「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相胜,包含克制、压抑、约束之意,比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内经·素问》:「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相生,相胜,「万物尽然」呢。

五行相生、相胜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彼此制约。

图片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

也就是说,没有生就没有胜,没有胜也就不会有生。

两者相济,才能保持正常的理序、维持整体的平衡。

在这,要注意:生克制胜关系正常,五行循环不息;一旦生克制胜出现异常,比如出现相乘(太过)相侮(不及),循环便受到干扰。

没错,如果某一行偏亢,就会产生乘侮、危害生化。

 3.

五行说应用广泛,比如易学援引它解释筮法和象数。

图片
©宋·杨甲《六经图考

郑玄认为,大衍之数就是十个数之和,即五十有五之数(《 春秋正义》引郑玄曰:「天地之气各有五。五行之次,一曰水,天数也。二曰火,地数也。三曰木,天数也。四曰金,地数也。五曰土,天数也。此五者,阴无匹,阳无偶,故又合之。地六为天一匹也,天七为地二偶也,地八为天三匹也,天九为地四偶也,地十为天五匹也,二五阴阳各有合,然后气相得,施化行也。」)

另外,由于五行之气各相并,这样就减少了五个数,所以成为五十;不过,就揲蓍的过程说,五十个数是不能得出七、八、九、六之数的,所以五十不得不又减其一,此即「其用四十有九」(《周易正义》引郑玄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凡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四十九也。」)

图片
©宋·杨甲《六经图考

在郑玄眼里,大衍之数是五行之气生化万物的法则。

借助五行说,郑玄成功解释了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

 4.

说到这儿,不能不提一下很有意思的「五行互藏」。

五行互藏,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又都有五行可分。

有学者(陈宏如)指出,五行互藏建立在阴阳无限可分的基础上(《内经·素问》:「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和五行联系密切,阴阳是五行之理,五行是阴阳之象;阴阳是说明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五行则是说明一个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生我、我生、胜我、我胜以及自我)

图片
©宋·杨甲《六经图考

五行互藏进一步说明事物之间复杂多变的逻辑关系。

想想,五行互藏与全息定律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5.

五行说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有着极特殊的地位。

关于五行说的是与非,历代学者都作了论述。比如,大多数学者同意,五行学说是循环的,但不是发展的;是调和的,但不是斗争的;有唯物论的因素,但基本上是唯心的;有辩证法的因素,但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

当然,大家也赞同五行说是古代中国了不起的创造

从心所欲地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