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的村子,沉默的竖琴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6-29 发布于河南

春天的村子

村夜,春夜,

我在深深的恋爱中,春天的村子雪飘也是春天,叶飘也是春天。

【作意】

这是一首爱情诗。心中有爱,故触目皆春。

【作法】

全诗用象征手法。“春天的村子”并非客观现实的摹写,而是诗人心中的境界。第三行是关键,前两行点明时与地作为陪衬的背景,第四行重复主题,五、六行选择与春天矛盾的雪飘、叶飘,突出表现诗人恋爱之深。

【鉴赏】

这首诗写于三十年代中期,作者当时受现代派影响,用的也是现代派常用的象征手法。

“村夜,春夜,”读前两行,以为诗人是在写实。到第三行,“我在深深的恋爱中”,这是一个信号:在深深恋爱中的人,常用心中的情,来替代现实的景,给万事万物都添上美好的色彩。第四行“春天的村子”,与诗题重复,从修辞上来说是多余的,删去也可以。但从诗人感情来说又是必要的。诗人正是要构造一个经过感情改造过的“春天的村子”。在实际上,这个村子也许是荒凉的,破落的,寂寞的。然而在诗人心中,它却是美丽的春天,因为他在深深的恋爱呵。爱的力量,可以使冬天的“雪飘”成为春天,使秋天的“叶飘”成为春天,每时每刻都是春天。

这首诗写恋情,但是没有一个字写到恋爱的对象,只写心中的情感。而又不直接抒写心中的情感,只构造出一个情感的对应物:连雪飘、叶飘都是春天的村子。粗看极不合情理,细想又极合情理。这就是现代派所追求的艺术魅力:建造一个比真实世界更真实的艺术世界。

【补充说明】

中国新诗中的象征派始于李金发,李诗意象驳杂,晦涩难懂。本诗虽然也是象征诗,却简洁自然,明白如话,构成的意象又是含蓄而有内涵的。这也是三十年代一些现代派诗人的共同特色。


沉默的竖琴①

你为什么起得这样早,为什么在我的小窗下低唱着凄婉的歌;

为什么把你的小弟弟逗进我的室内?为什么

凝望着远远的天……


原谅我,

我不能给你留下什么甚至我的名姓。因为

我是一个亡命的“过客”,

像你门前的水,流过了,

永远不会折回来……

我只能以沉默的竖琴弹奏我的祝福:我愿花朵属于你,荆棘属于我……

我即将远去,

后有马蹄的追赶,前有人群的召唤……


【注释】

①竖琴:拨弦乐器。古今形制不一,今通用者四十八弦,音色柔美清澈。

【作意】

这是一首离别之歌。投桃而不能报李,诗人只能以沉默的竖琴致意。

【作法】

前两节写一位陌生少女对诗人暗示出的关怀之情。次两节写诗人只是一个即将远行的过客,对一切感情的表示只有感激而不能接受。末节暗示诗人将要前往战地,不仅说明了不能接受的原因,也提高了诗的境界。【鉴赏】

首两节用四个“为什么”写出一个少女的情意。早起、唱歌,逗引弟弟、默默凝望,一言一行,一动一静,有层次地描绘出一位纯洁少女的内心世界。

这种纯洁的感情是值得珍惜的,诗人“懂得”这一切,然而只能祈求原谅。“我不能给你留下什么,甚至我的名姓。”这说明诗人所处的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像“永远不会折回来”的流水一样,一去就不可能复返的“过客”。

于是诗人只能用“祝福”来回报。祝福什么呢?无法明说,只能用比喻:“我愿花朵属于你,荆棘属于我……”。不能也不必说得更多了。“荆棘”暗示诗人将要去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艰苦的环境。

“我即将远行”,这远行当然不是探亲访友,寻幽探胜,而是“不可折回”的远行。末两句用“马蹄”和“人群”暗示出,诗人即将奔赴抗日救国的前线,而且抱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情怀。【补充说明】

本诗作于抗日战争后期,当时作者在成都从事文化活动和民主运动,正准备秘密前往中原解放区,因而诗中有连姓名都不能留下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