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华强北的转型看电子产业的自主崛起

 科技数码说 2023-06-29 发布于广东

摘要:

华强北,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中国电子产业的标志和风向标。在它野蛮生长的阶段,充满着那个年代电子行业的奋进和沉沦;在它的转折的阶段,又充满着那个年代电子行业的失落和希望。时代浩荡向前,电子行业总会有破局之处,在厂家和商户共同探索下,华强北又出现了一个标杆。

         

华强北的诞生

上个世纪80年代,在全球产业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双重作用下,粤北兵工厂迁入深圳福田上步工业区,取名华强公司,寓意中华强大。其中,华强公司修建的最宽道路就叫华强路,华强路以北被称为华强北。

由于深圳毗邻香港,能够接受香港集成线路设计的辐射影响,国家在深圳设立电子产业区。在政策倾斜下,深圳吸收和整合电子企业,形成以生产电子、通信、电器产品为主的“三来一补”的加工业。1986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吸收和整合100多家电子企业,组建了深圳赛格电子集团。

1988年,为了解决电子元器件的供应问题和市场化运营的问题,深圳人民政府设立了中国首家销售国内电子元器件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赛格电子配套市场,160多家内陆厂商和10家港商以自营自销、联营代销的方式经营,形成了华强北商圈的雏形。

华强北的野蛮生长

90年代的华强北,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前店后厂。电子(手机)厂商只承担生产制造环节,销售环节交给各级分销商处理。各电子手机厂商通常根据产能召开分销商进行订货,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基础,华强北自然成为了各手机商订货的首站,全国各地的零售商都找华强北的分销商拿货。

那时的华强北,卖场9:30一开门,全国各地的零售商随都来跑市场、看价格、看新机款式,打款,再等着手机发货。街道被围得水泄不通。同时,也造就了商家仅凭1米货柜就能产生每天几十万营业额的神话。

很快,华强北就成为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商业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拥有着IT数码、手机通信等专业市场23个,电子产品的成交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2003年,华强北迎来了新的机遇。台湾公司联发科推出了第一款集摄影、视频蓝牙音频于一体的单芯片手机解决方案,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手机的门槛,工厂只要采购到电池和手机壳就可以拼凑一部手机。

当时的手机高端市场基本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外国品牌占据,价格居高不下,而工厂的手机组装成本就只有几百块钱。很快,华强北掀起了一股手机“山寨潮”。当年的热销机型,几乎均遭复制。

赛诺出具的《2013年中国山寨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称,在山寨手机蓬勃发展的2008 年,华强北就有多达5000 家的山寨商家,每天都有新款的山寨手机诞生。其中,就有外壳一圈炫彩的跑马灯手机、印着奔驰logo的商务手机、四卡四待手机、鸭梨手机……

各商家通过改变手机外观、加装配置功能等方式燃起了一段山寨机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档口要请60个销售才忙得过来,从早上9点到凌晨2点,三班轮换制发货,生意异常火爆。

 

华强北的转折

2010 年,乔布斯发布了iPhone 4,产品的销量和消费者对其的认可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品牌智能手机的上市让山寨机的研发成本大增。

2011年,深圳政府立下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华强北的山寨手机进行为期6个月的“双打”。在“双打”中出现了这样的名场面 ——警方在打击山寨手机时,山寨手机商为了销毁物证,从1楼下扔出上千部iPhone 4和诺基亚。持续的“三打两建”让华强北的山寨品牌逐渐退出市场。

2013年,华强北商圈封街改造,客流量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网络电商势头渐大,华强北整个电子产业链销售端开始向线上靠拢,原有的分销体系开始被电商打破,那个繁华鼎盛的华强北开始萧条。

许多人都认为,曾经与深圳一起繁荣成长起来的华强北,已经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活力。“华强北已死”的说法传得纷纷扬扬。

在华强北封路日渐萧条的几年间,手机代工厂也正经历了一场生死。彼时国内手机库存量过亿,市场却不断下滑,价格底线不断被击穿,大批代工厂倒闭。2015年,手机代工工厂兆信通讯资金链断裂,董事长高民自杀。他在绝笔信最后留下一句:“兄弟们对不起了,你们一定要站起来。”

与此同时,国产智能手机也逐渐寻找破局之路。2011年,雷军在北京发布小米第一款手机M1;2012年,OPPO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2012年,余承东力主砍掉低端手机板块,启动手机自研,开始了从代工手机向发展自主品牌的艰难转型之路……国产手机厂商开始走向自主研发、品牌扩张,并通过品牌增值与经销商共享发展红利。其中,华为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厂商。

2013年,在华强北逐渐失去活力的情况下,华为携手合作伙伴,在华强北开出全球第一家华为授权体验店,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提高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复购率的方式,共同发展。

2013年 全球首家华为授权体验店在华强北正式开业

同年,华为发布第一款 Mate系列旗舰手机,主打大屏、长续航、商务定位。同年10月,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亲临华强店现场与消费者交流互动。

2014年,华为Mate7上市,搭载了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拥有指纹识别、声控拍照等黑科技创新,圈粉百万。在华强北因建设地铁封街日渐萧条的情况下,华强北华为体验店流量逆势增长,出现了排队购机,一机难求的情况。

2015年,华为Mate8首月销量就突破百万,在产品销量攀升的同时,华为和门店开始了私域运营的尝试,开始通过举办“华为学堂沙龙”的活动留住用户,提高客户粘性和复购率。

2015年 华为开展第一场学堂沙龙

2016年,华为推出第一款与徕卡联合推出的手机——P9,将国产手机拍照推向一个新高度。P9的开售在封街改造了3年已久的华强北扔出了一颗炸弹,华强北出现了往日未见的火爆。

2017年,HUAWEI Mate10 发布,打出了“引领手机下一个十年”的名号。同年,华强北封街改造完成,但华强电子世界的档口一柜难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华强电子世界已经出现了货柜空置的现象,华强北俨然已经成为品牌集合的大卖场。

同年,在华为的赋能支撑下,华强北华为授权体验店形象全新升级,门店朝着产品品类多元化、运营专业化发展。门店的升级,代表着经销商逐渐告别了山寨的年代。经销商将在厂商的赋能和品牌的加持下,通过强大的产品力和精细化管理在“华强北已死”的年代逆势增长。

2018年-2019年,华为先后发布Mate20和Mate30系列手机,产品依然火爆,华强北华为授权体验店店首销现场火爆,新华社、人民日报相继发报。

2020年,华为发布Mate40系列产品的同时提出了“1+8+N”战略,即,以手机为核心,向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向外围延展,构建产品生态的战略。

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将在华为授权体验店中体验到万物互联的场景,享受到更多的终端产品带来的便利。对于合作伙伴而言,也能够通过手机,向平板、PC、车、全屋智能等做延展,丰富产品生态,提高门店坪效和盈利能力。

2022年 华为Mate50首销市民排长队购机

2023年,华强北店升级全新形象,为消费者展现了一个万物智能的时代,一部手机就可链接 N个终端,通过终端的链接可以构建智能办公、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多种场景。消费者也在信息交互,感受万物互联的沉浸式体验。

2023年 华为授权体验店(华强北电子广场)全新升级

在山寨手机退出时代舞台,国产手机破局崛起的背景下,在电商兴起,手机渠道体系瓦解的转折中,注重用户的感知体验成为了华强北所有厂商的必答题。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授权体验店,让用户体验智能终端链接起来的智能世界,就是给的转折中的华强北的答卷。这份答卷凝结着华强北转折中,华为和合作伙伴同舟共济的六个字——在一起,有未来。

回顾华强北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电子产业从0-1,从1-N的发展,可以看到电子厂商从代工生产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可以看到电子商户从粗放经营到效益增值的转变。这一发展注定充满着奋进与沉沦、失落与希望,在厂家和商户的共同探索中,逐渐打造一个品牌增效、服务至上的门店零售标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